分享

中医要想快速、准确看病人要抓哪四证?第二...

 仕仕霖霖 2020-05-08
中医要想快速、准确看病人要抓哪四证?第二证:人证

要知道,中医和西医看病的主体,最终还是要落实到“人”身上。因为,疾病是发生在具体的某个“人”身上的。
人不同,具体对策也会不同。这也是中医和西医最大的不同。


对治疗不同对象的人的称呼,是不同的。治疗牲畜疾病的人,称之为“兽医”。而治疗人的疾病的人,则泛称之为医生。

因为病是得在人的身上,所以,理应在看病之前,要先看人。

对于这个显而易见的问题,在中医和西医两大阵营,还是有很大的不同的。

西医从最初单单解除身体疾病的痛苦,到后来的心身的照顾,再到后来的现代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虽然进步了很多,但还是没有一个完整的理论提出到人的本身上来。

中医对于这个问题,从历代的医学书籍中,己有对于疾病客体——人的描述,但也只是只言片语,没有形成系统。


对于这个问题系统的提出,就我所知,还是黄煌老师。

黄煌老师从经方运用的角度,提出了方—病—人三位一体的诊疗模式。提出了“方人”、“药人”的概念,并实践到经方的临床运用上。

所谓方人,即是某个经方运用有效、而且适合长期服用此方的体质类型。可以说,方人是体质与疾病的结合体。

药人是方人的基础,方人是药人的整合。

黄老师对于方人的总结,是植根于中医经典著作《伤寒论》中有关患者体貌特征的描述的,如“强人”、“失精家”、“酒客”等。这些病人的个体特征,是医圣处方用药的重要参考依据。

方人是体质与疾病的结合体。
体质性定方选药在临床上运用十分广泛。
在某些时候,当选方有困难时,人的因素就很重要的。

因为,虽然疾病的症状表现一致,但用方不同。

为什么?

人不同而己。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