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四川渠县发现汉代大墓,出土15枚竹简,专家:上面记载《仓颉篇》

 千冰室 2020-05-08

众所周知,《仓颉篇》是我国一部启蒙识字课本,最初是由三篇文字构成,分别是李斯《藏颉篇》、赵高《爱历篇》和胡毋敬的《博学篇》,共计20章,是为“秦三苍”。晋代的张轨将秦本《苍颉篇》作为上篇,以扬雄所续《训纂篇》34章为中篇,以班、贾二人所续《滂喜篇》34章为下篇,合称《三苍》,称为“汉三苍”。至此,《苍颉篇》由初最的识字课本发展演变为一部包含123章共计7380字的大型工具书,相当于现在的新华字典。但是令人遗憾的是自北宋灭亡后,最后一部完整版《仓颉篇》毁于战火,今天要跟大家讲的就是四川城坝遗址中出土的一部分《仓颉篇》。

城坝遗址又名宕渠城遗址,位于四川省渠县土溪镇城坝村,距离县城大约26公里,总面积1820亩,遗址北、西、南三面渠江环绕,东西接佛尔岩,造成依山傍水之势。解放以来,这里曾出土巴蜀青铜兵器、酒器、生活器10余件,出土发现最多的是两汉时期的文物古迹,除汉砖遍布,还发现房屋地基、窖址、水井、墓葬,出土大量的铜、铁生产工具、生活用器、兵器、钱币等,以及各式陶俑、陶家禽等。根据《华阳国志》载:“长老言,宕渠为故宗国,今有宗城”,而《太平寰宇记》记载:“故宗国,城在流江(县)东北七十四里,古宗国都也”,其中所指方位可能与城坝有密切关系。

专家查阅史料记载发现,城坝遗址在商周时期是巴人分支賨(cóng)人的都城,是达川地区尚存的唯一历史最早、历时最长的古城遗址。根据《华阳国志》记载:秦灭巴蜀后就于此建宕渠县,东汉车骑将军冯绲增修,俗名车骑城。到了东晋末年,此地为“蛮獠”所侵而廨,遂以荒废,而在《太平寰宇记》中记载:其城兴废长达700余年,其间屡为州、郡、县治。而城坝每次进行大的基础建设,都会发现文物遗迹。

2005年3月至6月,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对城坝遗址进行发掘时,发现有木椁墓、土坑竖穴墓、灰沟、灰坑等遗迹,同时出土有大量的铜器、漆器、铁器、陶器等。这次发掘和调查,首次揭露出遗址内存在着连续性清晰的文化层叠压关系,同时也证实了城坝遗址在汉代及更早时期存在过大型城址的史料记载是可信的。为进一步研究城坝遗址和巴人文化提供了新的考古学资料。2006年渠县文物管理所在该遗址清理的双石棺砖室墓,在四川东北地区首次发现,填补了四川东北地区以前无出土棺椁墓和汉代漆器空白,极大地丰富了城坝遗址的内涵,为研究渠江流域及古代賨人的政治、经济、文化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

在出土的众多文物中,有15枚竹简让专家们十分兴奋,原来这些历经千年的简牍中有近200字,这些汉代竹简在四川地区十分罕见,是继青川战国木渎、老官山汉墓医简,第三次发现竹简文字记载,极大地填补了地方史料的缺失,具有巨大的学术价值。考古专家经过对竹简上文字的研究发现,这是最早的用于识字的课本《仓颉篇》,虽然这只是其中的一部分,但是其考古价值不可估量。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