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熨斗张氏祖墓拜谒追思记

 zsw77792 2023-04-05 发布于陕西

  2022年清明回熨斗,扫墓祭祖。熨斗张氏祖墓在今天石泉县熨斗镇先联村(松树沟),幕碑虽经历近200多年,但入目字迹依然清楚可见。铭文为:皇清例授武德郞 朝凤公 景鹏公之三子乾隆戊午年十二月初十酉时生長四川顺庆南充县圆坝子十九冬月二十二日戌时寿终陝西石泉熨斗坝松树沟享寿六十七岁安葬松树沟与母曾氏合墓同向在左妣刘氏自乾隆庚申年五月初五日生长四川渠县严家沟至嘉庆十六年六月。

祖墓为三层三进,雕花刻字,十分讲究。中间是“张氏佳城”4 个楷书大字 ,旁边是两对联。分别是“ 崇对马鬃藏灵妥,卜吉牛眠发福长,横额:威凤祥灵“,另一幅为 ”青山永作屏,绿水常为带,横额:明山秀水“。

据族谱记载,此祖墓修建筹划较早,据今已经快三百年了。张氏一族从四川迁到松树沟定居后,因祖父母年岁已高,多次请风水先生多处择地,嘉庆年间选址于熨斗松树沟。嘉庆十六年(1811年)母亲刘氏 去世后,历经10年,耗费巨资,道光元年(1821年),张廷佐携兄弟为父母及祖母修造的合墓。

此时据张氏从福建迁到四川86年,据张氏从四川渠县搬迁到熨斗56年。和熨斗的大多数姓氏(如吕氏)一样,熨斗张姓家族也是客家人,熨斗本地先著民很少,客家人占十之八九。熨斗张氏是在清初“湖广填四川”的热潮中,雍正7年(1729年)从福建省上杭县小吴地迁到四川顺庆府蓬州三莹坝、南充园坝子、石门坝等地,后定居绥定府渠县清河坝油榨嘴,但由于这时的四川已经人多地少,加上逢上乾隆三十四年(1765年)至三十六年 河水连续泛滥,贻患三载。

在四川过了49年后,张氏的祖母曾氏,在听到清朝廷对陕南有“垦荒令”(陕南经过明末农民战争,清朝统一战争,土地荒芜,人烟稀少,康熙为了发展生产,扩大税源,于1683年颁布““垦荒令”鼓励开荒免课)的移民优惠政策后,乾隆四十三年(1778年)毅然责成儿子到陕南置业,曾氏有四子张朝福、张朝天、张朝凤、张朝万,三儿子张朝凤(排行老三“又称老三房”)积极响应,派长子张廷芳、次子张廷荣,到陕南置业 。乾隆四十八年(1783年)在陕西石泉县熨斗坝松树沟置地五年后,迎母曾氏及朝万公到熨斗坝松树沟。自此张氏以熨斗为家乡,繁衍240年。三子张朝凤他有7个儿子(又称:少七房,老大张廷芳、 老二张廷荣、老三张廷望、老四张廷兴、老五张廷英、老六张廷桂、老七张廷佐(有四个儿子,即:长子张仕政、次子张仕寿、张仕俊、张仕铨),此墓为合墓,主人就是曾氏老祖母(熨斗张氏一族大多是她的后裔),此墓为刘氏嘉庆十六年(1811年) 去世后10年后,张廷佐携兄弟为父母及祖母修造的合墓。中间为祖母曾氏,左为父亲张朝凤,右为母亲刘氏。

左边为张朝风老大人,由于武举人出身,墓碑中间为:皇清例赠武德郎显考忌讳朝风号义周老大人之墓“,皇清例赠是朝庭循例赠予的散官。

清明时节,站在张氏祖墓前,不禁感慨万千。我们身处洪尘凡世,既要饮水思源、奉先思孝,我们更不能数典忘宗、忘了来时的路。面对张氏祖先200年前留下的精美碑文,有思考、有感慨,也有愧疚。熨斗张氏二百前创下的业绩,是不忘初心、团结拼搏、众志成诚的结果,这种精神是支撑熨斗张氏一族从福建到四川,从四川渠县到熨斗松树沟,不断繁衍壮大的精神支柱,值得我们每个人学习和借鉴!(张守卫)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