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有时间跟大家一起学习黄源御《四圣心源》天人解中的篇章-五味根源。大家都知道无味是五种味道,那就是酸苦甘辛咸,日常的生活中大家口中也能品尝到这几种味道,那属于食物当中的味,那么中医理论中的五味,它的理论基础和根源是什么呢?接下来来看一下黄源御《四圣心源》里什么怎么说的。 下文: 木日曲直,曲直作酸。火日炎上,炎上作苦。金日从革,从革作辛。水日润下,润下作成。土爱稼穑,稼穑作甘。 火性炎上,上炎则作苦。水性润下,下润则作咸。 木性升发,直则升而曲则不升,郁而不升,是以作酸。 金性降敛,从则降而革则不降,滞而不降,是以作辛。使坎离交垢,龙虎回环,则火下炎而不苦,水上润而不咸,木直升而不酸,金从降而不辛。 金木者,水火所由以升降也。木直则肾水随木而左升,金从则心火随金而右降。木曲而不直,故肾水下润;金革而不从,故心火上炎。而交济水火,升降金木之权,总在于土。土者,水火金木之中气,左旋则化木火,右转则化金水,实四象之父母也。不苦、不成、不酸、不辛,是以味甘。己土不升,则水木下陷,而作酸咸,戊土不降,则火金上逆,而作苦辛。缘土主五味,四象之酸苦辛咸,皆土气之中郁也。 四象之内,各含土气,土郁则传于四藏,而作诸味。 调和五藏之原,职在中宫也 以上就是原文,通过原文我们理解了五味的根源,那就是炎上,从革,润下,稼穑。这也更加丰富了一气周流内涵。 以上就是今天分享的内容,感兴趣的朋友可以添加关注,相互学习探讨。我们下期再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