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资产评估 文献综述 初稿

 童年书海 2020-05-08

文献综述

论文题目

我国上市公司资产评估偏差的实证研究

学生姓名

学号

专业

论文类型

年级

指导老师

签字

指导教师

职称

一、国内研究现状

陆德民(1997)的博士论文利用 1992 年至 1996 262 家公司为样本(沪深两市)进行研究,发现:资产评估增值率受“公司资产结构”、“证券承销方式”和“所在行业”等因素影响。

肖时庆(2001)基于对部分于1993 年至 1998 年上市公司资产评估结果的实证分析,通过研究资产评估结果和经营性收益(公司未来一定时期)之间的关系,对资产评估准确性做出判断(公司上市前),认为就这部分公司而言,资产未被整体上高估(或低估)。

孙如喜(2004)以 2001 年至 2003 年《中国证券报》上披露的 403 份资产评估报告书摘要为数据来源,构建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对资产评估偏差进行实证研究,发现:流动资产增值率、固定资产增值率和流动资产比重对企业资产评估增值率具有比较大的解释力。

邓跃辉(2002)发现:很多上市公司 主要通过关联方交易完成资产评估的操纵,而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是其重点操纵对象。

周勤业、夏立军和李莫愁(2003[21]发现:在上市公司与大股东交易且接受资产的情况下,资产评估增值率显著提高。

原红旗和杨静(2005[22,23]发现:由大股东控制的绝对控股(无制衡)的上市公司,置入资产的评估增值率(非正常)显著高于置出资产的评估增值率(非正常),说明大股东很可能从上市公司进行利益的输出

二、国外研究现状

夏普和沃尔克选择澳大利亚 1960 年至 1970 年部分上市公司作为样本(被选中样本公司的资产评估结果都有较大程度偏差),研究时将资产评估当做一种会计方法的变更。研究发现:资产评估增减值和股票价格变化有相关性。

斯坦蒂西和斯威文选择英国 1964 年至 1973 232 家英国公司作为研究样本,在夏普和沃尔克的研究方法和理论模型的基础之上,研究固定资产评估与股票价格的相关性。斯坦蒂西和斯威文发现:总体上看,当公布固定资产评估的增值信息后,能够产生一种非期望到的收益(正的)。

三、研究现状述评

英美两国资产评估行业起步于 19 世纪中后期。英国于 1974 年成立评估和估价准则委员会,主要进行评估行业组织和标准方面的构建,并使相关标准的适用性扩大到整个世界,1989 年美国通过专门立法建立起资产评估管理体系。资产评估的职业原则(独立、客观和公正)己在许多国家推行,并取得良好效果,目前国际评估准则理事会制定的《国际评估准则》(IVS)是最有影响力的国际性评估准则。

国外资产评估研究主要集中于欧洲、美国和澳大利亚等资产评估行业相对比较发达的国家,资产评估理论以新古典政治经济学和金融学原理为基础,研究中将资产评估作为一种会计方法的变更,分析公司选择资产评估的动因和资产评估的经济后果(即资产评估与公司价值、股票价格和未来盈利的关系)。20 世纪 70 年代以后,西方评估界围绕资产评估结果进行规范的实证研究,其中对资产评估偏差的研究有深远影响的代表性

我国资产评估行业和发达国家相比,是一个非常年轻的行业,随着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完善,资产评估业务不断增多,服务领域不断拓展,资产评估过程中各种纠纷越来越多,目前研究资产评估偏差的文献主要集中于对资产评估偏差产生的危害,以及如何才能有效控制偏差等资产评估相关问题的定性研究,对资产评估偏差影响因素的定量分析相对比较少。

国内资产评估相关文献主要是进行规范研究(评估结果合理性标准、资产评估价值类型、不同评估方法差异和评估结果失真原因及对策等),相对于证券市场上的其他热点问题,资产评估方面的实证研究还比较缺乏,总的来说,资产评估偏差的实证研究分为两类:第一类主要是从公司改制上市角度进行研究,第二类主要是从关联交易角度进行研究。

夏普和沃尔克研究发现:资产评估增减值和股票价格变化有相关性,例如,当资产评估结果公布以后,股票价格持续变动,在资产评估结果公布的当月末(完成账面调整后),市场能及时消化新资产评估结果信息。

斯坦蒂西和斯威文发现:总体上看,当公布固定资产评估的增值信息后,能够产生一种非期望到的收益(正的)。

从公司改制上市角度进行研究,陆德民(1997)发现:资产评估增值率受“公司资产结构”、“证券承销方式”和“所在行业”等因素影响。肖时庆(2001)通过研究资产评估结果和经营性收益(公司未来一定时期)之间的关系,对资产评估准确性做出判断(公司上市前),认为就这部分公司而言,资产未被整体上高估(或低估)。孙如喜(2004)构建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对资产评估偏差进行实证研究发现:流动资产增值率、固定资产增值率和流动资产比重对企业资产评估增值率具有比较大的解释力。

从关联交易角度进行研究的文献发现,大股东可以通过资金占用、关联交易、现金股利和并购等方法从公司输出利润。邓跃辉(2002)发现:很多上市公司 主要通过关联方交易完成资产评估的操纵,而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是其重点操纵对象。周勤业、夏立军和李莫愁(2003)发现:在上市公司与大股东交易且接受资产的情况下,资产评估增值率显著提高。原红旗和杨静(2005)发现:由大股东控制的绝对控股(无制衡)的上市公司,置入资产的评估增值率(非正常)显著高于置出资产的评估增值率(非正常),说明大股东很可能从上市公司进行利益的输出。

四、主要参考文献

[1]Sharpe, I. G.. Asset  Revaluation and Stock Market Prices [J]. Journal of Accounting Research, 1975, 13(2): 293-310.

[2]Walker, R.G. The SEC’s Ban on Upward Asset Revaluation and the Disclosure of Current Values.[J].Abacus.1992,28(1):3-35.

[3]RG Walker. Take over Bids and Financial Disclosure [J].Accountancy Research Foundation, 1993,(2):19-20.

[4]Standish,P.E.M. Corporate Signaling, Asset Revaluations and the Stock Prices of British Companies [J].The Accounting Review. 1982, 57( 4) :701-715.

[5]Aboody, D. , M.Barth ,etc. Revaluations of Fixed Assets and Future Firm Performance: Evidence from the U.K. [J]. Working Paper,1999, 26(1–3):149–178. 

[6]Sharpe, W. F. Risk, Market Sensitivity and Diversification.[J]. Financial Analysts Journal,1972,28(1): 74-79.

[7]陆德民.上市改组过程中的资产评估:一项实证研究[J].会计研究,1998,(5):9.

[8]肖时庆.证券市场资产评估问题研究[D].厦门:厦门大学,2001.5.

[9]孙如喜.资产评估偏差的实证研究-上市公司资产评估偏差趋势、成因与对策[D].河北:河北农业大学,2004,6.

[10]邓跃辉.资产评估与会计操纵-来自上海股市的经验数据[J].证券市场导报,2002,3.

[11]周勤业.大股东侵害与上市公司资产评估偏差[J].统计研究,2003,(10):39-44.

[12]原红旗.大股东配股行为及其经济后果[J].中国会计与财务研究,2004,2.

[13]原红旗,杨静.资产置换的动机及其经济后果[J].上海财经大学工作论坛,2005.

[14]赵邦宏.企业价值评估方法研究-问题、对策与准则[M].北京:中国物价出版社,2001.17.

[15]张天阳.我国资产评估业现状及发展前景[J].经济师,2003,(7):49-50.

[16]王诚军.论资产评估中的市场价值[J].中国资产评估,2002,(1):16.

[17]全国注册资产评估师考试辅导教材编写组.资产评估[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18]王恒君,孙晓娜.复合价值论[M].西安: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1999,108. 

[19]严绍兵,王玉红.市场细分与企业价值水平模型[J].中国资产评估,2002,(6):27-28.

[20]董建华.资产评估价值诌议[J].审计理论与实践,2003,(5):70-71.

[21]刘玉平.对资产评估价值的思考[J].中国资产评估,1996,(2):13-16.

说明:1.参考文献不少于20篇,其中外文文献不少于4篇。请尽量参考经典、主流和近五年的文献。2.国内外研究现状请按研究内容要点分别进行综述,不是文献罗列。3.研究现状述评要有文献观点总结、研究不足及发展趋势。4.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述评不低于2000字。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