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关中麦客记忆:除了割麦,“扒火车”也是基本技能…

 汉茂油桃 2020-05-09

用不了个把月,关中的麦子就熟了。

老人们自己的时间表里,很快就会出现一个特殊的节点,当杜鹃鸟叫起来,满田头都是“算黄算割”的余音时,那群像候鸟一样的人就又要来了。这就是麦客。

关中麦客记忆:除了割麦,“扒火车”也是基本技能…

1

麦客 是什么客

在关中地区,有很多以“客”称呼的职业:刀客,瓜客,拳客,知客,货客,而最直接与土地进行交换产出的,就是麦客了。

他们专门来收割麦子,在辛苦劳作的最后一回合把汗洒在陌生土地,管饱吃着主家给的馍馍和面,一天就能收割一两亩地,搁在过去的年代,是以双手挑战机械的存在。

关中麦客记忆:除了割麦,“扒火车”也是基本技能…

或许别处的人根本想不通——这么多麦子,种都种了,难道因为懒才雇人收割?这最后的喜悦不应该自己享受吗?

实在是关中的麦子们调皮。“蚕老一时,麦熟一晌”,有时候真是一转头的功夫,肥沃原野上的麦穗就垂头了,熟得要炸开,赶上烈日光顾还罢了,遇上暴雨,或被打落在水里,或是成了芽麦子,磨成的面有了甜味儿,但什么都做不成,烙饼不成整张,擀面发酥不成条。收割不及时,收成大打折扣。

关中麦客记忆:除了割麦,“扒火车”也是基本技能…

所以麦客这一职业应运而生。“看见垂杨柳,回头麦又黄,蝉声犹未断,孤雁已成行”。在八十年代的夏天,一群外乡人在一夜之间就会卷着被褥肩扛镰刀,将东起潼关、西至宝鸡、北到黄土高原南缘、南靠渭水流域的地区填满。

沿着小麦由东向西变黄成熟的轨迹,他们如同汇集成一片随风移动的雨云一样,将大地所赐的饱足和希望一镰刀一镰刀收获。

2

一场关于丰收的战斗

“客”不是“客人”,而是“过客”的意思。麦客们是丰收时期的过客。他们多是从麦子成熟晚的甘肃陇东、宁夏西海固来,当家乡的麦子正在返青抽穗,麦客们就告别家乡的妻儿老小,走出沟壑梁峁,走出黄土高原的腹地,赶场去了。

外出受雇,叫做赶场,易地待雇,叫做转场。陕南麦客先赶西安地区的场,而陕西西北各县的麦客则往来于咸阳地区。至于甘肃和宁夏的老乡,则贯穿关中和泾渭流域,如同耙子一样从西搂向东,再由东向西回到家乡的麦田。

关中麦客记忆:除了割麦,“扒火车”也是基本技能…

如同候鸟一样,麦客们首先瞄准的是广种薄收的渭北高塬北边的向阳坡一线。这里的麦子干黄易熟,黄一块收一块,镰价一般不大,一两天以后大战局才起,在西起陇县至岐山南坡再过富平、合阳至黄河畔拉开大幕,如同用兵一般,二三十万麦客倾巢而出,在全关中几十个县同时开镰。到了这样白热化的程度,镰价也高了三五倍。

这种使力欢庆的时候过三五天,割麦大战基本告一段落,大队人马折身北上或西进,一边收兵一边各人自割门前麦,割到家门前就回家,结束这一年短则十几天、长则四十天的战斗。

关中麦客记忆:除了割麦,“扒火车”也是基本技能…

乡亲、兄妹、夫妻、父子相携同行,除了走路,还要练就扒火车技能,围绕整个关中的每一条大小不等的路线,几乎都会有麦客聚集。从天水甚至兰州一带来的麦客,几乎全搭陇海线向东的列车,先助跑,再一跃扒上去,不管客车货车总是挂满了人。这样到关中的人少说三五万,多则有十万。

铁道部门尽力疏导,毕竟赶不过麦客“东征”的传统,便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甚至为了安全专门发几趟闷罐车,拉麦客到宝鸡,车费象征性地收几毛钱或者干脆不收。

关中麦客记忆:除了割麦,“扒火车”也是基本技能…

就这样,麦客们或浩浩荡荡,或三三两两,突然有一天就挤满了关中的车站和集镇。他们栖身于房檐下,树下,或坐或躺,等着主家来雇。

关中麦客记忆:除了割麦,“扒火车”也是基本技能…

关中麦客记忆:除了割麦,“扒火车”也是基本技能…

关于麦客的描写,关中曾留下这样的民谣:背头麻鞋毛褡裢,槐木肘肘刃片片,麦客子走州过县,掌柜的馍馍加面。

麦客都是下苦人。为了干活方便,穿着的衣服都以方便干活为主。一顶大草帽,一个蛇皮袋包袱卷,一柄精光锃亮的大镰刀,再加上家里带的晒干的馍和炒面,基本上就是他们的全副装备了。

关中麦客记忆:除了割麦,“扒火车”也是基本技能…

3

收获的使命

割起麦子来,麦客如同他们的打扮一样实在。夏日天亮得早,四点多钟麦客们就从主家的院墙外、屋檐下甚至是房顶上起身,在微弱的光影中开始一天的劳作,等到日上正中,已经有一大片麦地只剩麦茬,而干透收割好的麦穗,则已经成群结队捆扎好,立在地头。

不停地收割,捆扎,扬麦,碾场,依据工序的多少,换来期盼一年的收入。而麦秸一层层一堆堆如同小山一样留在地里,那是人和自然给彼此留下的答案。

关中麦客记忆:除了割麦,“扒火车”也是基本技能…

这个过程,麦客以每天耗费四五斤粮食的代价换来发挥到极限的体力和耐力,和即将到来的雨云争分夺秒。因此善待麦客也成了农人们不成文的规矩。除工钱外,馍馍面条能吃多少给多少,甚至还管抽烟。

虽然主家待麦客宽厚,但是算工钱的时候一定不影响各自的精打细算。麦客们几乎都练就了以脚量地的本领,在按亩算钱的时候,便只有和气生财,来年夏收时还好再见。

关中麦客记忆:除了割麦,“扒火车”也是基本技能…

主人家的麦收完了,麦客们的工作却还依旧没有停。当关中平原梳理出一片丰收饱足的景象时,麦客还要回到家里,那里除了妻儿老小的期盼,同样也还有收获的使命等着他们。

4

时代里消逝的绝响

上世纪90年代,河南的高速公路上,大车拉着数百台联合收割机浩浩荡荡列队向四方出发,“铁麦客”出现了。农人们不再等着去车站集镇雇人,而是手里攥着钱,在路口拦收割机。属于“麦客”的时间和地方越来越少。

关中麦客记忆:除了割麦,“扒火车”也是基本技能…

只有黄土塬的坡坡台台,泾渭滩的地叉边角,一家一户这几行那几畦条块割据的“责任田”,仍是收割机挪转不开而麦客们挥洒自如的用武之地。

剩余不多的麦客们,如同曾经摸着夏天的脉搏一样,摸着市场的脉搏东进,越了“不出潼关”的界限,“赶”向河南省巩义,荥阳,甚至更远。

关中麦客记忆:除了割麦,“扒火车”也是基本技能…

麦客这个职业

渐渐成了时代的绝响

只是还有多少人

怀念先辈们高超的割麦技术

怀念地里又短又平的麦茬呢——

毕竟也有老人们说

收割机割过的麦田

总像让猪拱了一样

#西安头条#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