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1921—1954年乌克兰领土的变迁

 袁承志dtau70na 2020-05-09

一、一战末期,乌克兰独立后发生内战

一战末期,俄罗斯、奥匈、德意志三大帝国濒临崩溃,处于三大帝国奴役下的各东、中欧民族,掀起了民族解放的大潮,乌克兰民族也不例外。

1917年,俄罗斯帝国爆发了2月革命,短短8天时期,强大的沙皇俄国不复存在。

1917年3月17日,乌克兰民族主义者在基辅建立了中央“拉达(通称乌克兰拉达,全乌克兰国民大会)”,选举格鲁舍夫斯基为首的主席团和执行委员会(小拉达)。6月10日宣布乌克兰自治,成立总秘书处(政府)。

1917年11月20日发表声明,宣布成立仍属俄罗斯的自治的“乌克兰人民共和国”。1918年1月24日,宣布“乌克兰人民共和国”独立。

1921—1954年乌克兰领土的变迁

乌克兰人民共和国国旗

1917年12月24日,工农兵代表在哈尔科夫召开了第一次全乌克兰苏维埃代表大会,宣布成立乌克兰苏维埃共和国。

1918年2月30日,在俄罗斯苏维埃共和国红军兵分三路进攻基辅,并在城内组织武装暴动的形势下,中央拉达政权逃往沃伦。乌克兰苏维埃政权由哈尔科夫迁至基辅,并将基辅定为首都。

二、德、奥军队入侵,斯科罗帕茨基独裁傀儡政权时期

1918年2月,应中央拉达的请求,德国6个军、奥匈4个军及2个独立骑兵师的兵力攻入乌克兰,乌克兰大部分地区被德军占领,中央拉达也返回基辅。

1918年4月,德国占领军武力解散了中央拉达,并扶持起了以斯科罗帕茨基(为18世纪哥萨克盖特曼的后代,前沙俄将军)为首的傀儡政权。

a、俄罗斯、乌克兰边界的形成

1918年5月,在拉科夫斯基率领下,苏俄代表团抵达基辅,乌克兰国代表团则由谢·舍卢欣率领。正式边界谈判于5月23日开始。

乌克兰方面提出按民族原则确定领土归属,提出将切尔尼戈夫省的北部各县、库尔斯克省和沃罗涅日省的西部与西南部各县以及包括塔甘罗格在内的顿涅茨克产煤区划归乌克兰。

苏俄代表团表示同意按民族原则确定领土归属,但同时提出对切尔尼戈夫省四个县、库尔斯克与沃罗涅日省所有南部各县,甚至对哈尔科夫省和叶卡捷琳诺斯拉夫省的部分都提出了领土要求。在顿巴斯地区苏俄划出的分界线超过民族分界线向西深入125至200俄里。苏俄代表团的立场很明确,乌克兰国的领土只能是已被德国人实际占领的那个部分。

最后,双方同意以民族原则为划界的基础,某些有争议地区可以采取由当地居民公决的办法。

1921—1954年乌克兰领土的变迁

斯科罗帕茨基统治下的乌克兰

b、克里米亚问题

在随德、奥军队回到乌克兰后,中央拉达政府的扎波罗热师推进到克里米亚的辛菲罗波尔附近。但是德军却命令乌克兰军停止军事行动并撤离克里木半岛。就这样,落入斯科罗帕茨基政府控制下的只有塔夫里亚省(克里米亚)的北部。

德军当局把政权交给了前沙俄将军苏利凯维奇,由他于6月17日组成地区政府。斯科罗帕茨基政府于8月中旬宣布对克里木实施禁运。很快半岛的经济生活便陷入瘫痪。一个月后苏利凯维奇政权便屈服了。关于克里木半岛与乌克兰合并的正式谈判于1918年秋在基辅开始。但乌克兰内战的烽火又重新燃起,这个问题也就搁置了起来。

1918年秋,德意志、奥匈二大帝国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战败投降。其占领军撤出乌克兰。

三、乌克兰与西乌克兰合并

1918年11月14日,乌克兰民族同盟在文尼察组建的温尼琴科为首的执政内阁,于发表了《告人民书》,宣布斯科罗帕茨基政府乃是非法、反动、反对乌克兰人民的政权,号召民族起义。最后,斯科罗帕茨基化妆出逃。1918年12月19日,执政内阁迁往基辅,重新恢复了乌克兰人民共和国。

1921—1954年乌克兰领土的变迁

乌克兰政府在巴黎和会上要求的国界

1921—1954年乌克兰领土的变迁

重新恢复的乌克兰人民共和国形势

1918年11月1日,在奥匈帝国军队中服兵役的乌克兰裔官兵发动兵变,攻占了奥匈帝国加利西亚首府利沃夫,宣布成立“西乌克兰共和国”,随即遭到波兰国防军的进攻。1919年1月22日,西乌克兰人民共和国和乌克兰人民共和国合并。

1921—1954年乌克兰领土的变迁

西乌克兰共和国疆域

1921—1954年乌克兰领土的变迁

西乌克兰共和国国徽

四、苏波战争后,西沃伦和东加利西亚划归波兰

1919年1月29日,乌克兰临时工农政府被改组成为乌克兰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人民委员会。

1919年,外国武装干涉者在南俄和乌克兰建立以邓尼金为首的军事独裁政权。邓尼金占领了基辅及几乎乌克兰全境。1920年3月,邓尼金被俄罗斯苏维埃共和国红军打垮。

1919年11月22日,波兰人将西乌克兰政府赶出利沃夫。此冲突,酿成乌克兰人民共和国和波兰的全面战争。

1919年2月开始,波兰军就打进乌克兰西部,先后夺取利沃夫、捷尔诺波尔等重镇。恰在此时,俄罗斯苏维埃共和国也发动摧枯拉朽的攻势,由名将伏罗希洛夫、布琼尼指挥的俄罗斯苏维埃共和国红军和乌克兰军在东北部展开决战,最后俄罗斯苏维埃共和国红军长驱直入,占领基辅。乌克兰苏维埃共和国红军也向南发起攻势,夺取了敖德萨港。

1920年4月,乌克兰人民共和国流亡的彼得.流拉政权为了换取波兰承认其为乌克兰“最高政权”,与波兰签订了协定:放弃西沃伦和东加利西亚。

1920年3月,东进的波兰军队与西进的俄罗斯苏维埃共和国红军发生冲突,并发展为苏波战争。

1920年8月,俄罗斯苏维埃共和国红军在华沙城下战败。1921年3月,为尽快结束战争,在有乌克兰代表参加的情况下,俄罗斯苏维埃共和国同波兰签订了有利于波兰的《里加和约》,和约规定,西乌克兰(西沃伦和东加利西亚)划归波兰。

五、乌克兰苏维埃社会主义加盟共和国区划

1922年12月30日,乌克兰与俄罗斯、白俄罗斯和南高加索联邦共同成立了苏联。

1934年,乌克兰苏维埃加盟共和国首都由哈尔科夫迁往基辅。

1921—1954年乌克兰领土的变迁

六、1940—1954年乌克兰领土的变迁

1940年6月,苏联政府以比萨拉比亚原属俄罗斯,而北布哥维纳的居民主要是乌克兰人为由,以武力迫使罗马尼亚将这两个地区交给了乌克兰。

十月革命后,摩尔多瓦于1918年1月宣布独立,3月与罗马尼亚合并,但德涅斯特河东岸地区留在了乌克兰境内,成立了摩尔达维亚自治共和国。

1940年6月,斯大林借口建立东方战线,再次占领摩尔多瓦,成立摩尔达维亚苏维埃社会主义加盟共和国,德涅斯特河东岸地区脱离乌克兰,并入摩尔达维亚苏维埃社会主义加盟共和国。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期,1944年10月,苏军解放了被匈牙利占领的外喀尔巴阡乌克兰。1945年6月29日,苏联与捷克斯洛伐克共和国签订了外喀尔巴阡乌克兰条约,将外喀尔巴阡乌克兰划归乌克兰。

1945年8月16日,苏联又与波兰签订了关于波兰—乌克兰边界的条约,西沃伦和东加利西亚重新划回乌克兰。

1954年2月19日,在庆祝乌克兰与俄罗斯重新统一300周年时,由赫鲁晓夫提议,苏联将从前在俄土(土耳其)战争中夺取的克里米亚地区从俄罗斯手中划赠给乌克兰。

1921—1954年乌克兰领土的变迁

1921—1954年乌克兰领土的变迁

1952—乌克兰国旗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