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储蓄型重疾险和消费型重疾险哪个更好?​

 潼潼粑粑 2020-05-09

其实我是你,我现在也觉得消费型产品非常划算。我现在30岁,我很年轻,一年1000多的保费被消费掉了,我觉得没问题啊,便宜保额又高。当然很好,真的挺不错的。

但是我也会想,到了我60岁的时候,我会面临着退出劳动市场,收入能力下降,但是疾病风险倒是不降反升。到那个时候我会发现60岁的保费要5000多了,买嘛,会有压力哦,不买嘛,感觉保障没有了,万一有什么事,可不好拖累亲人儿女啊!他们才刚刚出社会,本来压力就大,总不能让他们把储蓄全花在我们身上吧。

所以,我觉得我们还是趁自己年轻,趁自己有能力,给自己做一个长远一点的打算,不好吗?我们买保险,就是为了买个万一。但是有一个东西最伤人,万一我们没有在我们买保险的年龄发生风险,而是在我们没有停止购买之后再发生呢?

谁知道风险什么时候来呀?

“所以,我建议先买个终身的,在这个基础上,再加一份消费型的,把短期的保额拉高。比如说买个30万终身产品,叠加一个30-50万的消费型产品。起码在60岁之后,我们还有一些最基本的保障嘛。

不要小看这30万哦,可能起到不少作用的。比如说现在找个好专家,要花钱吧,一个专家号一两千呢!比如托人加个床位要花钱吧,杭州知名的三甲医院一个床位第三方服务机构明码标价要9800哦,更不要说一些营养品,这都要钱的吧~”

而终身型的重疾险有的公司是有这种增值服务的,很多聪明的客户都知道先成为保险公司的客户,就可以享受它的增值服务了。每个品牌的增资服务不一样,说白了选择公司就是选择购买公司背后的资源。

一些大公司终身重疾险客户才会有的增值服务比如24小时的在线私人医生,它是非常好的一个服务,比如说您家里有小孩,晚上万一有个磕磕碰碰或者头疼脑热,你很着急,这玩意到底去不去医院?比如像现在这个疫情我万一真的有点问题,我去不去医院,我不敢去医院怎么办?他们的客户就很幸福,拿出他的 APP,然后直接上线问他的私人医生,他的私人医生会根据他的情况做专业的解答,告诉他这个时候他必须要去医院,还是可以在家里自己处理,对吧?这个就是提供了一个非常好的服务,哪怕有小孩的客户,晚上也就不用那么着急了,对吧?可以心里有个底。这是他们给客户提供的线上的医疗资源。
除了线上医疗资源以外,现在看病很难,比如挂号很难,然后安排就医很难,特别得了一些大病以后还要排队,他们给客户提供了360度的这种绿色通道,可以帮助他们的客户挂号,然后找医生,然后安排手术、病床,甚至最后的复查,这些都是他们可以帮客户做到的。这些只有大公司才可以提供的全国性的医疗资源。
刚才讲的是线上和线下,除此之外他们还有海外的医疗资源服务,比如说癌症,男性的前列腺癌在国内的治愈率大概是60%多,5年生存率,在50%左右。然后在美国安德森癌症中心,前列腺癌的5年生存率99%,去的人基本上都能治愈。很多客户他没有海外的医疗资源,但是有些大的品牌就有这种增值服务,为客户提供这种常见重大疾病的海外医疗资源,可以安排全球的医院,你可以去美国、可以去日本、新加坡、全球这种好的医院、好的地方去看病。
然后他们还给客户600万的保额,对吧?看病可以直接结算,所以有些外资公司经常说自己可以全球理赔,我跟他讲,大病险哪家公司都可以全球理赔,哪家公司不能全球理赔呀?我说他们全国理赔都做不好,比如湖北现在发生了疫情了,有些外资公司湖北都没有网点,他怎么做理赔?他们谁进行调研?对吧?他根本就没有人进去调研,他怎么理赔,所以说他连全国理赔都做不好。
大品牌除了全国都有网点以外,他们还有国外的这些医疗资源匹配,他们的客户,得了一些重疾,比如说癌症、心脑血管疾病,这些严重的疾病的时候,他们可以去国外看病,而且他们不光是全球理赔,他们是全球直接结算,拿着医疗卡,从你的机票开始,他们就管,马上帮你买机票,帮你订酒店,这些都管,包括医疗翻译,包括我们去看病,看完病直接走人,然后我们直接跟他结算,然后你回来还可以带30万的治疗药品。
每年600万的额度,这都是大品牌比如(平安)给客户提供的一些服务。所以作为平安的客户你很幸福,你不光拥有了线上到线下的医疗资源,你还拥有了国内到国外的医疗资源,全球的医疗资源,随时为你待命。包括这次我们就用SOS在海外救了一个新冠肺炎的病人。这都是平安提供的一些服务,这是增值服务。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