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金银比创5000年来最高 其中暗含怎样的机会?

 华尔街见闻APP 2020-12-18
导读:判断“金银比”何时回归,需要三个条件。

01
金银比5000年来最高

在上月黄金白银价格暴跌时,金银比创下了5000年以来的最高值1:120,即便稍后有所回落,目前仍在1:115的历史高位运行。

这是人类在可追溯的历史上,从来没有出现过的超高比例

在古巴比伦遗留下来的“交易记录”中,5“锡克尔”重的白银等于0.5“锡克尔”重的黄金,金银比大约是1:10。此后直到20世纪中叶,金银比都在1:10到1:20之间的稳定区间波动。

20世纪中叶后,金银比大多数时间都在1:40到1:80之间波动。

图:自1968年以来金银比的变化情况(金色线:右轴)

02

金银比创新高的“科学道理”

这一次“见证历史”大集合中,金银比为什么创出了5000年的新高?这背后有一定的基本面原理。

与黄金金融和消费需求占主导不同,现代白银需求的主导是工业。

图:世界白银协会统计的白银需求(金色柱部分是工业需求)

所以在新冠冲击下,停工停产,需求的突然垮塌,让白银价格迅速回落,并创下了史所未见的高位:1:120

图:见证历史时刻之金银比

另外,不断创出新高的白银库存,也让白银的价格“雪上加霜”。

图:主导全球白银定价的COMEX库存在过去10年不断积累(紫色线)

同时,我国作为白银最大需求国,上海期货交易所的白银库存也出现了快速积累。

图:上期所白银库存变化情况

同时,因为全球多数的白银产出都是伴生矿——全球只有约25%新开采白银是来自白银主矿,其余大多数来自铅银(约20%)和铜银(约40%)等的伴生矿。

所以,即便白银价格跌破矿山总生产成本,矿山还是会选择继续生产,因为矿山初期投入很高,不生产企业将面临更大损失。

图:白银生产成本分布


所以,低银价也不会在短中期内直接导致白银供给减少。这一点与新采黄金多数来自于黄金主矿,且黄金主矿有较白银更加“坚实”的成本底线不同,其也是金银比在特殊情况下,创出历史新高的影响因素之一。

03
判断金银比“回归”的三个条件

实际上,金银比不断扩大,偏离所谓的历史均值,并不是这个月才发生的事情。

早在2019年金银比攀升至1:90,创下26年新高的时候,就有人动了“历史均值回归”交易的想法,结果等来的是连创新高的“见证历史”。

这一点有点像玩“金油比”历史均值回归交易的人:卖空黄金,买入原油……

单单看到比值创下历史新高,然后直接进场做反方向,其决策依据是严重不足的。

所以下注金银比“回归”,首先要问的问题是:在什么情况下,金银比会出现“均值回归”?

要回答这一问题,首先要看一下历史上金银比回归的“规律”。

近40年来,金银比共出现过六次修复周期

图:财信证券统计的六次修复周期

首先,从表面上来看,六次修复中五次都是黄金和白银价格同时上涨,金银比的修复来自于白银价格更高幅度的上涨;只有一次是金银价格反向运动造成的金银比“修复”。

而这唯一的一次是发生在极其特殊的历史背景之中:当时90年代末的电子信息技术革命,加大了对白银的需求(白银的工业需求很多来自于电子产品制造),将白银库存快速降低,导致白银暂时摆脱了“黄金的阴影”,与之走出相反的行情。

图:白银的工业需求分布所以大体来讲,金银比的修复基本上是以黄金价格上涨为前提的,白银5000年以来都是“黄金的影子”,这一点并没有变化。

第二个条件是弱势美元。

图:六次金银比修复的库存变化与美元周期

从金银比修复周期与美元周期的关系上来看,除了上面提到的极其特殊的金银价格反向运动的那次修复外,其余五次基本都是处在弱势美元的情景之中。

最后,从库存上来看,除了上面提到的极其特殊的金银价格反向运动的那次修复外,其余五次修复白银库存尽管下降幅度看起来不大,但中间库存都是经过了一个上升过程,然后在修复的“终点”最后显示出略微下降。

换言之,库存的下降实际反映出的,是经济复苏回暖的过程。从金银比修复的时间段上来看,修复也确实都发生在经济复苏回暖的过程当中。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