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人生哪有轻而易举的成功

 王者风范755 2020-05-09
我们室验室之前有一个从华中科技大学过来的联合培养研究生,硕士毕业后又去西湖大学继续攻读博士学位。西湖大学是一个什么样的学校?它到底有多牛?我们可以看看它的创办者是谁:施一公、陈十一、潘建伟、饶毅、钱颖一……随便其中哪个人都可以说得上绝对硬核!绝对重量级!绝对大咖!能够去西湖大学读博士,那简直太幸福了,可以称得上人生赢家了。所以,最开始我们提到这位大神时,都是满脸的羡慕。

几天以前,听老师讲到这位大神在西湖大学读博士的近况,我突然意识到大神之所以成为大神,是有很深刻的原因的。大神这段时间每天做实验到凌晨四点钟才能休息。原来,其用功的程度也是大神级别的。我一直简单地以为去西湖大学读博士很幸福,但现在发现只有等价的付出才配得上西湖大学这样优质的软硬件配置。那种幸福是享受人生爬坡的幸福,是不断满足自己好奇心的幸福,是需要足够努力才可能拥有的幸福。所以,现在我们说到这位大神时,都是满脸的敬佩。

我们不禁在想,读书的过程是如此辛苦,等到毕业了,等到当了教授当了导师,是不是可能轻松很多?答案是并不会!老师有很多同门师兄弟现在就在清华大学、北京大学这些高校工作,他们现在并没有感到比读书期间更轻松,相反,压力更大了!但这是他们自己的选择!也是他们内心的真实选择!在清华大学2019级本科生开学典礼上,有一位教师代表(北京市教学名师奖获得者、电机系教授于歆杰)说过这样一番话:“你会发现,在清华,大多数学生学习比中学更辛苦;你会发现,研究生们经常说自己累成了一条狗;你会发现,青年教师们时不时会感慨自己过的是狗都不如的日子;你甚至会发现,不少白发苍苍的老教授每天工作10个小时以上。为什么清华大学里这帮高智商的人都在“自虐”呢?因为作为清华人,我们都逐渐地把“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校训刻在了骨髓里。只要你想变得更强,只要你想为祖国发展和人类进步作出贡献,你就需要持续地爬坡,就需要付出更多失败的代价,任何人都是如此。也就是说,遭遇失败,是因为你在追求进步;屡次遭遇失败,是因为你一直在追求进步。”

所以,我们看到那些优秀的人,他们从来没有停止进步。

20191122日,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2019年新当选院士结果公布。这事本来跟我没有什么关系,但这天XX通过微信给我转发了一条新闻,还配上文字说,这个新晋院士是我同学的亲弟弟。XX所说的这个院士是谁呢?是中科院物理所所长、研究员、博士生导师方忠。1981年汉川城关二小毕业,考入汉川一中就读初中,1984年考入汉川一中就读高中。但后来,他的人生就开挂了,1987年以优异成绩保送华中理工大学(现华中科技大学)1991年在华中科技大学物理系获得学士学位,1996年在华中科技大学激光国家重点实验室获得博士学位。1996年至2003年的7年间,先后访问日本、美国等国的多个高等研究机构。201911月,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我说,能够评为院士非常不容易。XX又补发了一条,说他们家里人都特别聪明,读书很厉害,不是保送,就是出国,先天优势非常明显。我说,这些外在条件非常重要,但不可否认的是,他们还非常努力,仅靠聪明才智还很难取得这样瞩目的成绩。

何谓成功?

晋升为两院院士,才叫成功吗?

获得诺贝尔奖、菲尔兹奖、图灵奖,才叫成功吗?

……

并没有一个标准答案。每个人都持有不同观点。

但无论是怎样的选择,无论是一个很大的目标还是很小的目标,无论是一个很大的梦想还是很小的梦想,每一种成功的获得都不可能那样轻轻松松。没有足够的投入,没有足够的时间,目标永远都只是目标,梦想也永远停留在梦想。

我以为,读研究生了,有几件重要的事情需要想得明白。越早明白越好。

第一,需要想明白,别人取得的成功是非常不易的,不要总以为别人都是靠运气,而忽视别人背后的努力。

第二,需要想明白,我想要做成什么样的事情。这正是老师常说的idea,没有好的idea,就谈不上创新,没有创新也就很难谈得上突破。

第三,需要想明白,我怎么做成这一件事情。这也就是要解决方法学的问题。有了好的想法,却没有方法将它变成现实,这个想法实际上是没有太大价值的。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