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汉以前的医书,《本草经》但说什么药主治什...

 仁和堂老军医 2020-05-10
汉以前的医书,《本草经》但说什么药主治什么病证,比较的觉得直捷了当些。但是说的功效,往往不甚准确。又有许多药,可以“久服轻身不老”,那是道家方士的学说,不是医家的学说,所以《本草》可取的地方也不多。《内经》除却几句零金碎玉,有极精妙的地方,往往说到天道、地道,其大无外。就算世界上真有什么天道、地道,但是医学不过人道中的一小部份。若是张开悬河之口,高谈天道,那就是庄子所说的“大而无当”,只好置之“无何有之乡”。《难经》虽解释《内经》,与《内经》矛盾的地方也很多。这三部书,本来各说各的话,不相连属,名为医书,其实于应用医药上并没有多大贡献。只有仲景派医书,切切实实用药治病,把那些《本草》药性,《内经》空谈,一概置之不问(仲景派医书亦有引经立论者,然与药方不生关系,且其意重药方,不重空论),这才是真正应用医学。无如金元以后的医家,凡是仲景不能说明的理由,偏要千方百计去说明。若能说出实际理由来呢,当然是医学上的大进步,值得受后人崇拜。无如他们所说的理由,无非把《内经》上五行运气的话头,七拼八凑乱讲,愈说得荒远无稽,愈见得学问高深。疾病的真际只有一个,像肚皮的理由,十个人可以十样。于是分立门户,著书立说,各人把自己的肚皮经当作真际。


一种病的全经过中,可以有许多证候;数种病的全经过中,也可以有同一的证候。中医用药的标准,只问证候,不问病名。因而一种病,可以先后用几个药方,一个药方也可以适用于好多种病。最奇妙不过的,只把证候去除,害的病也同时好了。若问是什么缘故,仲景书中也没有说出所以然来。好像是留待后人解释的意思。我们生当科学昌明的时世,对于这一点,就应当用科学方法去解释他。第一步要研究这个证候,是身上起了何种特异机转;第二步要研究这个药方,为什么能去除这个证候;第三步要研究这个症候去除了,为什么害的病会全体好。这三步研究皆有了准确的答案,就成了一种有根据的学理。学理积得多了,从已知道的部分,推究到未知道的部分,于是乎仲景不会医的病也会医,古人没有的药方也会造出药方来。这才是医学上真正进步。

以上是近百年前某位中医前辈说的,他当时的年纪与如今的我相仿,我在静默思考中。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