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我们如何生,我们如何死:谈谈我们如何活着及希望如何死去的事

 林泽清tpdp4egv 2020-05-10

《我们如何生,我们如何死》一书的原著名是Things That Matter:Stories of Life & Death,真正重要的事——关于生与死的故事。在这样一个疫情全球蔓延的时刻,生与死比以往任何一个时刻都更靠近每一个人的生活、牵动每一个人的神经,并且是以一种集体影响的方式。这本书的作者大卫·加勒(David Galler)是新西兰一家医院的重症监护主任,他在重症监护行业已经有三十多年的临床经验,针对本次疫情,他在自己的专栏中写道:

(疫情)让我们在熟悉的过去与不确定的未来之间之间经历一次奇怪的转换,一些人仍在期望能够尽快回归到自己所熟悉的正常生活中,但随着每一天的到来,我们都更加清晰地意识到,回到过去那种正常的生活是不可能也不应该发生的事。

In this weird transition between a familiar past and an uncertain future, some still expect a quick return to the normality we have known, but with each new day it is becoming increasingly clear, even to them, that cannot and should not be the case.)

详见链接:https:///society/11-04-2020/david-galler-life-on-the-other-side-of-a-health-crisis/)

那么,不妨让我们抽出一点时间,一起听这位医学专家讲讲那些他经历过的生死瞬间,一起谈谈我们应该如何活着以及希望如何死去的故事吧。

我们如何生,我们如何死:谈谈我们如何活着及希望如何死去的事

刚拿到这本书的时候,我被书的封面触动了。不知是编辑有意设计,还是印刷时出现了一点小小的偏差,封面上“我们如何生”这一部分的字有明显的重影,而“我们如何死”这部分字非常踏实且确定,仿佛在暗示着:生充满了无数的可能性与不确定性,而死,却是每个人终将面对的必然。

当想到死亡的必然性时,很多人会本能地回避,但很多研究发现我们的身体很诚实,即使我们不愿意讨论生命的脆弱,但我们的大脑中却发生着很强的变化,潜意识里意识到生命有限,也许会让我们勇气大增想要去挑战不敢尝试的冒险,也许会更加信任和依靠自己身边的人,也许会更愿意为他人做一些贡献……

正如作者所建议的:

讨论那些对我们重要的事情,那些我们如何活着及希望如何死去的事情,并不需要为此恐惧、悲伤,相反,它们涉及更多的是生存,而非死亡。最重要的是,它们应该帮助我们所有人从这个礼物中获得最大的益处:我们只有一次的宝贵生命。

在《我们如何生,我们如何死》一书中,作者先从心脏、肾脏、呼吸系统、免疫系统等切入,讲解了他所认为的最笨的器官——心脏和最聪明的器官——肾脏以及其他的身体器官是如何共同维持我们的生命。不同于冷冰冰的医学书和血淋淋的救治现场,作者以风趣幽默的笔触穿插了大量案例、比喻和随想,让读者在会心一笑中又不禁感慨世事无常。

此外,作者花了较多篇幅从更高的层面上讨论作为医药改革者和政策制定者,应该如何看待预防与救治之间的关系,例如以肥胖为例,提高新药研发或医疗技术来救治越来越多的肥胖并发症与制定类似于“禁止吸烟与酒后驾车”这样的政策来预防肥胖发生的可能性,哪个是更现实的?

而这本书最令读者动容的是,作者抛开医生的身份,从患者家属的角度剖析了每个普通人面对生死时的焦虑、困惑与抉择。全书从父亲的去世起笔,最终落笔于母亲的病逝。在这过程中,我们可以看到作者父亲对医生乃至整个医疗系统的不信任,也可以看到作者母亲在最后的日子里如何尽力享受仅余的生命。而这也让作者思考医生应该如何与病人及家属沟通和构建关系来提高治疗效果、慢性病是否要积极治疗等一系列的问题。

读罢全书,于我而言,作为一个被医生救治的普通人,有以下三点感悟:我们的身体是非常脆弱的;日常保护好自己的身体比寄希望于医学奇迹重要得多,而很重要的一条是远离肥胖;医患关系影响深远,医生与患者及家属之间建立和谐与信任的关系是治愈的基础。这些也许是再平常不过的感悟,但对于改变我们的基本观念以适应新的正常生活而言,却是无比重要的。

我们如何生,我们如何死:谈谈我们如何活着及希望如何死去的事

图源为日剧《紧急救命3》

一、我们的身体里排列着多米诺骨牌,脆弱到一碰即倒。

在中文里,关于“心”的成语非常多,高兴的时候“心满意足”,生气的时候“怒火攻心”,担心的时候“忧心如焚”,害怕的时候“心惊胆战”,夸一个人可以说“心灵手巧”,一见钟情时会“怦然心动”……然而在生理上,这些情感与心脏并没有什么关系,它只是一台没有感情的泵机,所以作者在第一章里就愤愤地说“心脏是人体里最笨的器官”。

而心脏之“笨”,除了让古人误以为七情六欲皆出于心之外,还因为心脏只有一个,它是生命的必需品,一旦两个心房和两个心室之间的配合出现一丝的不协调,全身的血液循环都会受到影响。

而我想,比心脏更笨的可能是大脑。只要缺氧2-3分钟,大脑就会受到损伤,严重的可能是不可逆、持久性的损伤,甚至危及生命。所以心脏骤停影响的不仅仅是心脏,我们的身体生活在同一个系统里。

我们学习生物的时候会知道,人体里充满了生物化学变化,体液之间需要维持内稳态,这是一个“牵一发而动全身”的系统,正如作者所比喻的,我们的身体是一副多米诺骨牌,细菌或病毒或其他因素引发疾病的时候,多米诺骨牌就从某个位点被推倒了,并且周围越来越多的牌会接连被推倒。看过《血疫》的人恐怕永远不会忘记作者关于埃博拉病毒如何攻击人体细胞及各脏器的描写,当病毒突入到一个细胞的时候,已经意味着我们的整个身体都暴露在其攻击范围中,多米诺骨牌会快速连续倒下,即使医生使用一些治疗手段制止了多米诺骨牌的继续翻倒,身体仍需要很长的时候去扶起那些已经倒下的牌。

一念及此便可知道,我们的生命远比想象中更为脆弱。

我们如何生,我们如何死:谈谈我们如何活着及希望如何死去的事

书中的手绘插图非常精美

二、预防可预防的疾病,远离肥胖,努力脱贫。

当了解到躯体的脆弱性时,我们一定会寄希望于强大且先进的医学以及看起来无所不能的医生们。但作者作为一位从业多年的重症监护医生,非常坦诚地告诉我们:现代医学终将承认自己无法回答所有的问题,也永远无做到这一点。

当躯体的脆弱性与医学的有限性同时摆在我们面前时,我们不禁要问这是否是无解的问题。这在书中以肥胖为例,详述了医学政策该向何处去。

肥胖的危害不仅仅是影响个人的外在形象,更危险的在于肥胖会引发一系列的病症,例如晚上睡觉打呼噜,只能平躺睡眠,容易引发睡眠呼吸暂停、肺动脉高压,可能会加快心脏衰竭等,很多肥胖者会并发高血压、糖尿病,一旦出现身体某些部位的病症会更难治愈,最终可能会死于肾衰竭、心脏病发或中风等一系列并发症状。

作者在书中特别提到,肥胖已经成为紧急公共卫生事件,“在世界范围内,肥胖致死的人数比饥饿或营养不良的死亡人数还要多。”而且,肥胖这种危机,比起营养不良来,更难解决,我们要付出的代价也更高。如上述提及的肥胖引发的一系列病症,如果真的成为人群中的普遍现象,将极大挤兑有限的医疗资源。翻看作者的很多公开发声会发现,作者一直致力于呼吁政府制定降低肥胖率的政策。他提到了吸烟和交通事故这两个典型案例,实际上的确可以通过某些方式来降低威胁公共健康的危险源和危害程度。

我们如何生,我们如何死:谈谈我们如何活着及希望如何死去的事

图源为美剧《我们这一天》

另外一点是关于贫困。

也许你看到小标题里的“脱贫”时会觉得有点诧异,但实际上的确脱贫是保持健康的重要途径。

作者在书中举了一个带有讽刺意味的例子,他提到,1999年英国首席医疗官曾经向国民提出十条健康建议:

1. 不要吸烟。如果能,戒除;如果不能,减量。

2.平衡饮食,摄入足够水果和蔬菜。

3.坚持锻炼。

4.调节压力,比如畅谈、抽时间放松。

5.若饮酒,需适度。

6.遮阳,防止儿童晒伤。

7.安全性行为。

8.接受癌症筛查。

9.遵守交通法规,保证行路安全。

10.学习急救三要点:气道、呼吸、循环。

而哈佛公共卫生学院的河内一郎教授则提出了如下5条建议:

1. 不要处于贫困状态。如果能,脱贫;如果不能,尝试不要长期贫困。

2.不要有贫穷的双亲。

3.不要住在贫穷的社区中。

4.拥有汽车。

5.不要失去工作,不要失业。

他想要表达的关键点在于,健康不仅是行为习惯的问题,更是一个社会的结构性问题。当我们脱离整个大环境来单纯看某个问题的时候,很难从根源上解决问题。

美国之前有位女作家芭芭拉·艾伦瑞克,为体验底层人民的生活特地“卧底”,经历服务员、清洁工、售货员等不同的工作,她将自己的经历写成了《我在底层的生活:当专栏作家化身女服务生》。她通过亲身经历发现,贫穷让她的身心健康都陷入困境,微薄的时薪让她买不起健康的食品,朝不保夕的生活阻止了她为自己做更长远的策划。

贫穷会成为恶性循环的开始,直到我们能够打破它。

我们如何生,我们如何死:谈谈我们如何活着及希望如何死去的事

三、医生与患者及家属间坦诚交流,开放式问题会浮现答案。

如果患者家属问我是否能将补充药物带进ICU,只要我认为那不会对病人造成伤害,通常会同意,因为我对“有益”这个概念的定义相当宽泛。对于大多数这种补充治疗,尽管几乎没有证据表明其有改善作用,但如果这能让家属感觉到他们在为自己所爱的人的治疗而积极努力,同时提高他们对我及我的团队的治疗工作的信任感,那么,我能看到使用这些药物的益处。

刚看到这段话的时候,我有点震惊,我不知道如果我是医生,是否会作出同样的决定。后来,随着对作者越来越深入的了解,会发现这恰恰体现出作者的不同之处。

在我们有限的与医生交流的机会中,总感觉医生是非常高冷的存在,他们行色匆匆、时间紧张,给予我们的指导总是惜字如金。尤其是重症监护这种天天面对挣扎在生死线上病人的医生们,更加是严肃认真、不苟言笑的。

但作者却完全不是这样。他非常喜欢跟患者的家属沟通,甚至与很多病人保持长时间的友谊,将这种情谊延伸到医院之外、人生之中。他自己提到,他认为应该要努力与家属建立紧密的和谐关系,尤其是要“倾听患者及家人的心声,对病人本身而不只是病情表现出真正的兴趣”。他会询问家属他们如何理解病人的状况、他们认为病人会希望怎样的生存方式等问题,而这个过程实际上也正是建立良好医患关系的过程,可以有效建立患者及家属对医生的信任感,也可以让医生了解到病人及家属的期待和问题所在。

诚然,我们无法要求每一位医生都如作者这般对待每一位患者及家属,毕竟时间、精力有限,也总有患者及家属充满了不理性。但我想在实际中,医生是否真的关心病人,是病人能够真心体会到的,而这才是最重要的。

这让我想起另外一本书《与病对话:全科医生手记》里提到的一位退休老大夫,他退休后仍然会每周回医院坐诊,病人总是排长队,但大家毫无怨言,甚至老大夫的效率还飞快得很。后来发现,这位老大夫已经将毕生所学都整理成了一份份材料和印章,分门别类地装在他的文件袋中,针对不同的患者,老大夫会回答最有用的信息,但同时会提供一份“锦囊妙计”供患者仔细阅读。虽然坐诊的时间仍然不长,但患者们都觉得自己受到了最好的诊治。

于每个普通人而言,医学是门高深的学问,医生的真挚能让他们感受到最好的治疗。

我们如何生,我们如何死:谈谈我们如何活着及希望如何死去的事

图源为日剧《产科医鸿鸟》

四、有趣的灵魂和外向的性格让作者这位医生与众不同。

最后让我们说回作者本人。作者大卫·加勒在新西兰颇有名气,他曾任新西兰医疗保健专家协会主席、新西兰卫生部部长和总干事的首席医学顾问。想象中,这种急重症监护服务的主任应该是颇为威严,但看到他的照片会发现“文如其人”,作者本人充满了乐观、风趣和积极向上的正能量。

作者在书中毫不讳言地介绍了自己的年少时代,他本来并没有就读医学院,在大学毕业后,“那时我还不清楚自己的未来,和其他迷茫却有趣的灵魂一道,我在惠灵顿找了份公交车司机的工作”,“大家在彼此的陪伴中耗费时间,解决世界上的问题,举办舞会欢度时光。那是一种奢侈和投资”。后来由于偶然的机会,他听说另一位公交车司机决定重新申请医学院的时候,于是决定自己也要申请,从此,开始了治病救人的职业生涯。即使已经成为医生之后,作者也坦言自己并不是那种学霸型,他“对这个世界充满兴趣,总是朝着外部眺望”,他的朋友里不乏艺术家、诗人、文学家,和许多与他一样乐于在适度中寻找有点过度的人。

但也正是作者的这种性格,让我们有幸通过文字了解到重症监护大夫眼中的生与死、医疗与救治、坚韧与无奈。

我们如何生,我们如何死:谈谈我们如何活着及希望如何死去的事

作者David Galler

合上《我们如何生,我们如何死》,我在想我对自己的身体了解多少、又有多爱惜呢?假如自己有一天命悬一线会希望家人为我做出怎样的医疗决定?未来面对父母的疾病与衰老,我又会如何抉择?大卫·加勒医生在三十多年的从业经历后,冷静、风趣又不失高度地为我们分享了他对生命的见解,在无数的病人中,他选择了几位让他终身难忘的案例,让我们见识到医学的边界、生命的脆弱、生死的偶然,也让我们看到医生的拼命、生命力的顽强、我们可以作出的更多的努力。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