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古建筑——西安小雁塔

 东海若水斋 2020-05-10

小雁塔

小雁塔属于唐代方形十五级密檐式空心砖塔,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小雁塔又称荐福寺塔,位于唐长安城安仁坊荐福寺内(今陕西省西安市碑林区友谊西路西安博物院内),是中国早期密檐式塔的代表作,与大雁塔同为唐长安城保留至今的重要标志。寺始建于唐睿宗文明元年(684年),名大献福寺,以高宗李治驾崩百日,皇族贵戚为其“献福”而修,故名;武则天天授元年(690年)易名大荐福寺。神龙二年(706年),义净在寺内译出佛经56部,计230卷,并著成《大唐西域求法高僧传》一书。景龙年间(707年—710年)在寺南安仁坊另辟塔院,建造荐福寺塔(即小雁塔)。唐末,寺院毁于兵燹,唯塔存;宋时,塔院名圣荣院;明清时,以塔院为荐福寺沿袭至今。

现寺内建筑除小雁塔外,均为明清及近代所建,殿宇集中在山门直对小雁塔的中轴线上,大体保存着明正统年间(1436年—1449年)重修时的布局。寺内主体建筑有慈氏阁(二层)三间、大雄宝殿五间、藏经楼(二层)三间、小雁塔1座、白衣阁(二层)三间,两侧有钟楼、鼓楼、配殿、碑亭和新建长廊等。现存北宋政和六年(1116年)《大荐福寺修塔碑》、金明昌三年(1192年)铁钟、明正统十四年(1449年)青石线刻荐福寺殿堂图、清康熙二十九年(1690年)《补修荐福寺宝塔碑》、雍正十二年(1734年)《荐福寺来源碑》等。其中,金代铁钟高3.5米,口径2.5米,重10余吨,以其音质洪亮,被誉为“雁塔晨钟”,列为“关中八景”之一。

塔身局部

小雁塔始建于唐中宗景龙元年(707年),北宋政和六年修葺。明洪武年间(1368年—1398年)、宣德七年(1432年)和正统十四年(1449年)相继维修。明成化二十三年(1487年)和嘉靖三十四年十二月(1556年1月)关中大地震使塔顶坠毁,塔身中裂。民国十五年(1926年),刘镇华统领镇嵩军围困西安城达8个月之久,其间发生的城南制高点“小雁塔争夺战”即是西安南郊的主要战事。战事争夺中,镇嵩军先后集中重兵攻占小雁塔2次,均经守军组织反攻克复。幸运的是,小雁塔未被战火所戕,可见交兵双方都对这座唐代精美的建筑杰作保持了某种敬重和克制。

现塔残存十三级,实测残高43.395米,底层每边长11.38米。塔基座为甃砖方台,底边长23.38米,高3.2米。基座下为砖砌地宫,由前室、甬道和后室组成。塔身底层较高,南北向辟券门,以上各层均南北向辟券窗。二层以上高度逐层递减,越上越紧促,整体轮廓呈自然缓和的梭形曲线。层间以砖叠涩出檐,砌一排至两排菱角牙子。其中,第五至十一层南券窗两侧饰有方形小塔各一(现存有须弥座)。第十四层以上早年已毁。塔身结构为单壁中空,内设木构楼层及砖阶梯供登临。底层青石门楣、框上线刻有天人供养图案及牡丹、蔓草、祥云纹饰,各层塔壁有唐至清代题刻多处。据明正统十四年荐福寺殿堂线刻石,原塔刹由圆形刹座、两层相轮和宝珠刹尖组成。

小雁塔(历史照片)

1964年—1965年,对小雁塔进行了修整加固,并发掘了塔基。维修时,保持了500年来无十四层以上的旧状。1989年11月采用“三角高程”测量法测定一至十四层的层间高度,并据此推算原塔总高(含塔刹)为50—55米。

1961年3月,国务院公布“小雁塔”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992年4月,陕西省人民政府公布小雁塔保护范围。重点保护区为塔与塔基;一般保护区为寺院围墙内,南北长450米,东西宽270米;建设控制地带以塔基东至长安路约420米,西至朱雀大街270米,南至夏家庄约450米,北至友谊西路约200米。

1963年,成立西安市小雁塔保管所。

2007年,西安博物院(主体建筑)落成,正式对外开放,小雁塔隶属西安博物院管辖。

2012年,确立小雁塔为丝绸之路中国段22个申遗项目之一。2014年6月,在“第38 届世界遗产大会”上,以中哈吉三国跨国联合申报“丝绸之路:长安—天山廊道路网”而入选《世界遗产名录》。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