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黄帝内经》学习笔记129

 药膳食疗方注释 2020-05-10
《素问.评热病论》(风厥的病因、病机与治法)

   下面讲第二个病,178页,论风厥病的病因病机与治法。
【原文】
帝曰:有病身热,汗出烦满,烦满不为汗解,此为何病?
岐伯曰:汗出而身热者,风也;汗出而烦满不解者,厥也。病名风厥。
帝曰:愿卒闻之。
岐伯曰:巨阳主气,故先受邪,少阴与其为表里也,得热则上从之,从之则厥也。
帝曰:治之奈何?
岐伯曰:表里刺之,饮之服汤。
---------------------------------------------------------
   看178页,风厥的问题。
“有病身热,汗出烦满,烦满不为汗解,此为何病?”- 有病身热,汗出,同时有烦闷,烦闷还不为汗解。
   如果烦闷出了汗,烦闷就好了,这也没问题。
“烦闷不为汗解”,这也是一种不好的现象。总之是汗出之后,症状应当缓解才对。他这汗出仍然烦闷,这是什么病呢?

“汗出而身热者,风也;”- 歧伯回答说:汗出而身热者,风也。
   当然这个跟阴阳交不同,阴阳交热势很盛,除了汗出发热之外,还有脉躁疾,狂言不能食,还有很多的危重症状。
   这个呢?
   是汗出烦闷。虽然身热,汗出烦闷。汗出身热,这是由于风邪,风为阳邪,所以容易使人出汗,邪气不解,也可以引起发热,又出汗又发热,这是风邪所致。

“汗出而烦满不解者,厥也。病名风厥。”-  汗出而烦满不解,出汗仍然烦闷,这是厥。这个厥,是指的“厥者,逆也”,是逆的意思。
   什么逆?
   是少阴之气上逆。
   教材注释2:风袭太阳,太阳主一身之表,太阳与少阴相表里,所以风袭太阳,精亏不足,引动少阴虚火上逆而致,汗出、发热、烦闷不除,所以厥是说少阴之气上逆,或者少阴虚火上逆,病名曰风厥,这就叫风厥病。
   因为又是受到风,又在病机上有气逆,所以把病因和病机结合起来命的病名叫做风厥。

“帝曰:愿卒闻之。”-  我想全面的听一听。

“歧伯说:巨阳主气,”-  巨阳就是太阳,主一身之阳气,我们在讲《热论》的时候曾经说过。又主一身之表。因此《热论》说“故为诸阳主气也”,所以说是巨阳主气,主一身之阳气,特点是主一身之表,故先受邪。因为它主一身之表阳,所以外邪侵入,首先伤的是太阳。

“少阴与其为表里,得热则上从之,”-  因这少阴与太阳相为表里,太阳受到热邪之后,使得少阴的虚火也从之,随之上逆。从之就是随之,随之上逆,少阴之虚火随之上逆。

“从之则厥也,”- 上逆,上逆就是厥,这个厥就是说的上逆的意思。

“治之奈何?”-  治疗这种风厥病怎么治呢?

“歧伯回答说:表里刺之,”-  表里两经都可以刺,在表之经太阳经用泄法,少阴之经用补法。

“饮之服汤。”-  同时还要饮之服汤,还可以给他汤药、汤剂来进行治疗。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