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法中的投资启示之二——胜兵先胜而后求战注:本文为《兵法中的投资启示》系列篇之第二篇,“引言”部分详见第一篇。 《孙子兵法》形篇中写到:是故胜兵先胜而后求战,败兵先战而后求胜。善用兵者,修道而保法,故能为胜败之政。 翻译成白话文是说:打胜仗的军队先在谋划上让自己有了必胜的把握,再向敌人发动战争,而打败仗的军队却总是先向敌人发动战争,然后寄希望于侥幸获得胜利。善于用兵打仗的人,整肃统治,修明政治,严守法制,从而可以掌握胜败的决定权。 以上几句兵法,放在股票投资领域,给我们点明了投资之前的筹备和谋划工作对于投资胜利的重要性。 对于股票投资来讲,投资之前的筹备及谋划就相当于分析研究工作,这里的分析研究工作可以包括宏观的、市场的、行业的、企业的等系列研究工作,投资者对潜在投资标的进行了充分的、系统的研究以后,在估值判断的基础上,耐心、持续的等待可以出击的那一刻的到来,有了“先胜”的基础条件作为保障,而后“求战”,以期取得最终的投资胜利。 相反,在股票投资市场,经常打“败仗”的人,就类似于兵法中总是先发动战争,然后寄希望于侥幸获得胜利的人。这类投资者在市场中是极为常见的,以一个人的能力可以买遍全市场标的,然而这种投资几乎全是毫无准备之战,几乎天天在市场中求战,以希望获得侥幸的胜利,这种战法经常性的结果是,有时因为侥幸得逞,偷袭成功,取得一点战利品,有时因为偷袭失败,自损一些兵力,但长期以往,偶尔遇到凶悍的对手,则会大伤元气,甚至退出市场,特别是那种连续性侥幸获胜者,即所谓的“幸存者偏差”理论下的幸存者,以为自己获得的必胜秘籍,自信心爆棚,一旦黑天鹅出现,则会死的很惨,一夜回到解放前。 同样正如《孙子兵法》形篇第四中说到:昔之善战者,先为不可胜,以待敌之可胜。自古善于打仗的人,首先要做的就是克服自身的缺陷,不给敌人可乘之机,然后等待敌人出现错误,暴露出弱点之时,再伺机进攻。 正因为如此,市场中,长期下来,真正善于投资的人,大都是在投资中不断完善自己的投资体系,扎实的进行系统的研究准备工作,严守自身投资体系中的各种标准和要求,真正做到掌握了胜败决定权的人。而大量的侥幸者就像投资大浪中的沙一样,淘沙了一波又一波。 本篇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