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美文 | 古风先生(外一篇)

 闲挑灯花 2020-05-10
01古风先生

文/蓝月光

高额大嗓,声音宏亮,四方脸,魁梧的身材。这是黄河滩儿女的代表,也是乡人的排场者。看到他,就想起了唐人李颀《送陈章甫》:“陈侯立身何坦荡,虬须虎眉仍大嗓,腹中贮书一万卷,不肯低头在草莽。东门沽酒饮我曹,心轻万事如鸿毛。

这首诗,似乎就是为他提前写的;这样的人,似乎生来就是要写诗的,就是要做事的。

他身形魁梧,却爱诗。可见,有时以貌度人谬矣。因为,看似他粗豪的外表中,带着灵动与秀气。你看那眼,总是有着脉脉的柔情。

古蒲多才俊。他少年时就极具才华,卓逼人。早年,爱诗,被人称为梁地三星之一,名动一时。其诗风格清新,缠绵悠长,有余音绕梁之感。常有别具新意的句子,令人耳目一新,心弦似被触动,就有悠悠余韵出来。情感的闸门就一旦开启。

其后,他涉入政界,冗务繁杂,难得的,却始终保持一颗诗心。做官写诗两不误。为政有余闲,不废登山临水。人生有可乐,无非明月清风。以此观之,正验也。看他笔记,政务之余,展卷的是古人字画,是文友诗文。把玩欣赏,能一洗心,再洗浊尘。而且常有曼妙文字倾吐出来,洋洋洒洒,蔚为壮观。

如今,他的文字越发老成。又开始整理长垣历史文献,研究烹饪技艺文化。由写现代诗转向古律。意气慷慨,沉雄浑厚,如幽燕老将,长刀横戟,朗吟而歌。其气势豪迈,且兼具文人幽情。小园遍植菊梅,草木葱茏,花香阵阵,每于花时,暇日一帮文友小园聚会,亦是一盛事也。酒眼迷离之际,挥毫书册,品评古今,驰情极思,纵横万里,亦是一乐也。

人生有趣,而能如他这般洒脱者,罕矣。人生有利,多少人孜孜以求,当了官,当了大官,却没了自我,失了人格。他越当官越让人敬,而且从心里敬。他们一面忠实做事,应酬从容,在红尘中怡然自得。一面坚守着自己内心,做自己喜欢的事,不失自己的信仰追求。不避世,不弃世,不刻意,不随意,这样的人,才是真正的高人。



02一朵莲

憨憨的面容,黑脸,大眼,厚唇,肉鼻,最醒目的是牙,那么白。文友说细看,他还真有圣容。真的,如果你比较历史上的那副孔圣人像,果真有几分相似。

物以类聚,人以群分。我常想,人之起名,虽是代码,但日久天长,或是家族浸染,或是长辈期望,或是日久称呼召来了神,这名与人,冥冥中就有了某种联系,某种相像。如起名“强”者多剽悍,起名勇者多豪壮,起名才,多才思挥洒,舞文弄墨。那起此名呢?

先生爱文,是蒲地有名的文士也。他才情颖悟,风骨卓绝。读过他的文章,言简意赅,清新生动。深得点到为止、留白出新之味。特别是写花木、景什的篇章,格外生动清新,情思曼妙。当时,初收心习文,曾读过他写《君子兰》的文字,反复诵读之际,只觉君子兰潇洒的姿态、袅袅的香气一一如在目前。如果只观其文,你一定想知这是一个儒雅风流的文士,可见了面你才知道,却是一个粗糙大汉。

这就是文章之妙了。曾有人说,这世上有两种人能写文章,一种是纤秀灵巧,宛柔不胜。一种就是武大三粗,憨厚朴质的大汉。如秦地与江南,如大河与溪涧。皆各具才情,各具风流。这就是上天造物之秘吧。

如果只是作为文士写文章也没什么,偏他又置身政坛。于政务繁杂中,始终保持着一段文化情怀,爱古迹,觅词章,多吟诵,会风雅。如一朵莲,出泥不染,从容裕如,既不孤傲脱俗,又不随波逐流,而是在变中有不变,在俗中有大雅,这岂不更为难得?

先生爱交游,性豪放,经常忙忙碌碌,迎来送往,朋友极多,却又友情深湛,情谊甚笃。古人所云,晏平仲善于人交,久而人敬之者也。正是此谓吧。

古蒲多才俊。先生就是这块黄土地上孕育出的灵性之士吧。他既有文人的才性,又有一份颖悟和豁达。长袖善舞,妙语翩翩。那份质朴之下的精明,那种粗糙之中的细腻,那种随和之中的才情,常令我等喟叹。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