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孩子6岁前,有3次“变聪明”的机会,是有科学依据的,父母别错过

 360QAQ 2020-05-11

孩子出生那一刻就像一张白纸,这张白纸交出什么样的画作,与父母的教育脱不开关系。

尤其是0-6岁这段时间,儿童的大脑、运动、语言、情商和社会性都在这个时间段形成。这个阶段父母抓住机会,选对方法,有助于孩子发展更加完善

孩子6岁前,有3次“变聪明”的机会,是有科学依据的,父母别错过

在这些发展中,3岁前大脑发育达到50%,到了6岁孩子智力发育达到70%-80%。想要自家的孩子更聪明,就要抓住这重要的六年。让大脑发育的好方法就是刺激孩子大脑发育,产生新的突触,突触越多孩子越聪明。

孩子6岁前,有3次“变聪明”的机会,是有科学依据的,父母别错过

孩子6岁前,有3次“变聪明”的机会,是有科学依据的,父母别错过

一、口的敏感期(0-1岁)

孩子大约在1个月左右,就开始无意地将手塞进嘴巴里,到了3个月的时候更明显,经常吃小手。

很多妈妈最初都认为,孩子吃小手应该是饿了吧!但是明明刚吃完奶不久,可是孩子还是把手放嘴里,到半岁以后,不仅仅是手,抓到什么东西都往嘴里塞,真让很多家长犯愁。

孩子6岁前,有3次“变聪明”的机会,是有科学依据的,父母别错过

这是孩子口的敏感期,孩子不是因为“好吃”才把手塞进嘴里,口的敏感期有这3个意义

1、锻炼运动肌肉群和肌肉控制,相互协调的能力。

2、通过啃手的方式,给自己安慰,让自己得到放松,是孩子对情感的初步处理

3、认知这个世界,促进神经的发育。孩子每次用嘴尝一尝新东西,就会在脑子里建立新的神经连接,建立的越多孩子越聪明。

孩子6岁前,有3次“变聪明”的机会,是有科学依据的,父母别错过

父母要抓住口的敏感期,做到这几点,宝宝更聪明。

1、坚持母乳喂养。

2、满足孩子吸吮物品的需求,不要阻止,孩子吸吮自己手指的时候,不要随时将孩子的手拿出来。这个基础做得好有利于孩子语言的发展

3、孩子用嘴去啃东西的时候,给孩子探索的自由。多准备一些不同质地材质的干净物品,让孩子去咬,去啃。

孩子6岁前,有3次“变聪明”的机会,是有科学依据的,父母别错过

二、空间敏感期(7个月-2岁)

孩子7个月到2岁这段时间,会发现孩子突然出现很多“毛病”,扔东西就高兴、喜欢满地爬、喜欢翻东西、喜欢把摆好的积木一把推倒还冲你笑!躲进狭小的空间,钻进床底下。明明站得颤颤悠悠,还要爬楼梯、爬栏杆,让家长很是不省心。到了2岁从高处往下蹦,不在平地走,真是愁坏了不少妈妈们。

孩子6岁前,有3次“变聪明”的机会,是有科学依据的,父母别错过

这并不是什么毛病,是孩子空间敏感期手的敏感期腿的敏感期同时出现。孩子用手翻东西、推倒积木、扔东西,是手的敏感期伴随着空间的敏感期。孩子意识到了空间,世界从二维世界升级到三维世界,这样的发现太让孩子惊奇!伴随着孩子腿的敏感期到来,能够探索的地方更多,爬去,走去或者跑去更远的地方,让孩子运用身体把握了空间。探索的范围越大,得到外部的刺激越多,大脑发育也好

孩子6岁前,有3次“变聪明”的机会,是有科学依据的,父母别错过

父母要意识到这是孩子特定时期的表现,不要觉得麻烦,要做到这几点!1、更换不同的东西让孩子扔,还能让孩子懂得因果关系。2、家里把硬物尽量包裹好,给孩子提供一个够大、够安全的爬行空间。3、与孩子一起玩空间探索类的游戏,比如躲猫猫、比如钻山洞、比如在室内搭帐篷、与孩子一起搭积木。4、当孩子2岁以后,多带孩子去户外,让孩子用脚去踩草地,踩石头,踩沙子,建立不同的神经连接。

孩子6岁前,有3次“变聪明”的机会,是有科学依据的,父母别错过

三、阅读敏感期(4.5-5.5岁)

日本茂木健一郎脑科学家研究表明:阅读可以改变大脑结构。读书越多的人也越聪明,阅读可以锻炼左右脑的协同协作,同时能够改变大脑静息状态,读书的时候,会有代入感,深处其中的感觉。对大脑的生物性有持久影响,有阅读习惯的人记忆力也更好!想要自己家的孩子变聪明,就要抓住孩子的阅读敏感期,培养孩子的阅读习惯。

孩子6岁前,有3次“变聪明”的机会,是有科学依据的,父母别错过

孩子到了4岁半到5岁半之间,会表现出对于书籍的兴趣,比如会把书、杂志、宣传画翻来翻去,喜欢看色彩丰富的画面,还经常假模假式地指着书上的字,瞎说一通。如果父母发现就要抓住这个敏感期,一旦阅读习惯形成,孩子会更主动地探索学习。建议父母做到这几点。

1、每天定一个亲子阅读时间。

2、准备一个良好的阅读环境

3、给孩子自己选择喜欢书籍的权利

4、要有耐心

5、父亲陪孩子读书更有效,调查表明70%的孩子喜欢爸爸给他们讲故事。

孩子6岁前,有3次“变聪明”的机会,是有科学依据的,父母别错过

用绘本去引导行为。

如果孩子已经到了2岁的叛逆期,此时有强烈的自我意识,前期的习惯没培养起来!此时父母怎么说都抗拒!就要善于使用绘本去引导孩子自己思考!当孩子犯错的时候,就省去了无用的说教!

孩子6岁前,有3次“变聪明”的机会,是有科学依据的,父母别错过

其实在孩子出生后就可以给孩子讲绘本,1岁后让孩子看绘本更有助于孩子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可以有效避免叛逆期出现一些不良行为。针对犯错这件事,可以挑选引导宝宝知错就改的绘本,家长会发现绘本的力量会比说教管用多了!

不想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那就注重孩子的素质教育,阅读可以帮助孩子成为一个拥有健全的人格,良好的性格,管理好自己的情绪,良好行为习惯的人。

孩子6岁前,有3次“变聪明”的机会,是有科学依据的,父母别错过

孩子是上天送给家长最好的礼物,他是什么样的人,将来能够取得什么样的成就,关键取决于家长如何教导。孩子优秀的品质,好的性格是后天培养出来的。作为父母,我们在孩子小的时候就开始陪伴孩子成长,带孩子遨游于浩瀚的书的海洋,从阅读中吸收自己独有的性格。养成阅读的习惯是孩子一生的受益的财富,让孩子从小管理好情绪,学习人际交往,养成良好的性格,扩展人生的宽度。

这套《儿童情绪管理与性格培养绘本》就很不错,一套共有10册。中英双语绘本,对于家长启蒙孩子的英语思维也有很大帮助。在3岁前,父母可以读给孩子听,当做睡前故事书。在3-6岁当做好习惯养成的故事书,用来帮助孩子管理情绪,养成好性格。

孩子6岁前,有3次“变聪明”的机会,是有科学依据的,父母别错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