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祝铮鸣当代绘画

 liangdatushu 2020-05-11

祝铮鸣的画,总让人感受到超越时空的孤寂,她正是在自然而然的生活中,寻找到一个空灵与安详世界。近些年,她的作品在各大美术馆、画廊多有展出,受到了学术和市场的双重好评,已经在京城的画家圈子里闯出了名声。

祝铮鸣

1979年10月生于浙江,先后就读毕业于浙江美术学院附中,中央美术学院国画系(本科)和中央美术学院壁画系(研究生)。现居北京。

她的作品自2009年以来,多次参加国内外重要艺术展览,并广受好评。其中2011年,作品《百年孤独系列》获第四届全国青年美术作品展 优秀奖(最高奖);2011年,作品《百年孤独系列》获 “学院工笔”第二届全国青年工笔画新锐艺术奖(最高奖)等。作品多被国内外美术馆和私人收藏。

祝铮鸣认为

当代绘画的语言不应该只是当代图像的记录,否则就会像当代的时尚杂志一样,会很快被遗忘。“工笔画除了有装饰性的美感以外,也要表达个人观念。当代工笔画有插图性,追求图像的绚丽新奇。但当代工笔画要与传统文脉有关。图像性的绘画,只是暂时纪录当代面貌。绘画最终是要回到精神性。”她说道,“张大千、齐白石,绘画中没有"民国式"的图像。当代绘画应该是精神性的"当代",而不是图像化的"当代"。”

祝铮鸣在自己的绘画中更多的是想要表达的是对人、对生命深层的探索。这源于她对人的本质问题的迷茫和探索。

祝铮鸣如是说

“人会发展成什么样?人从哪里来,会到哪里去?人性是怎样的?是善良、慈悲的还是自私的?人的生命到底是怎么回事?生命的消亡,精神是否也会消亡……对这些得不到解释和回答问题的探索和追问,才是我关心的问题。”。

于是,她的绘画看似与宗教有所关联,实际上,是在向自己、向观众提出一个一个的疑问。

祝铮鸣工笔作品欣赏

灵犀190cm×110cm 绢本 综合材料 2011

在青年艺术家中,祝铮鸣的作品风格应该是比较早熟,而且相对稳定的。水墨的当代性在于自身语言的延续性创新以及能够对当下人类社会做出艺术干涉。祝铮鸣的作品在传统工笔绘画的精细之上,人物形象的处理给人一种“修行”的感觉,这或许是受到壁画中宗教人物形象的影响,当然也可能和她的成长经历有关。据祝铮鸣自己介绍,她童年时经常在杭州的灵隐寺、虎跑等处游玩,经常能看见下山的尼姑,她们清新脱俗的形象一直留在她的脑海里。她小时候也经常听到一些有关济公和弘一法师的故事,并且非常喜欢弘一法师的那首《送别》。后来她在泰国的游历又强化了她对僧侣的印象。 “修行”是人类作为一种生命体有别于其他生灵的一种由外向内的精神体验,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体验,人人都有自己的“修行” ,或许画面中这种“修行”的状态正是祝铮鸣对人类这种近乎宗教式的精神状态的一种想象与描绘。

2004年祝铮鸣完成了自己在壁画系的学习,她的作品《般若波罗密》获中央美术学院研究生优秀毕业作品奖,《曼荼罗》也被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永久收藏。此后一年,从2005年5月份开始,祝铮鸣游历了泰国、法国、西班牙、意大利、梵蒂冈诸地。她是一个喜欢游历的人,古往今来,游历往往是诗人、画家创作灵感的源泉,祝铮鸣的游历不仅仅是丰富自己的见识,更是在东西方不同的文化背景中浸润、激活自己。

青隐 190cmX110cm 绢本设色 2013

绿隐 190cm×110cm 绢本综合材料 2013

孔子说:“三十而立。”在接近三十岁的2008年祝铮鸣创作了对自己而言非常重要的作品《百年孤独》。从创作第一幅《百年孤独》至今,她画了很多年,一直在画,用她自己的话说就是:“有了感觉就画。”她起初创作的是“蛇”系列,后被苏州本色美术馆收藏,然后大家所常见的就是她的“蝴蝶”系列。祝铮鸣的作品图像写实,但呈现出模糊叙事的观念化处理,因此在具体的阅读逻辑上难免跳脱,不确定,也有观者将祝铮鸣的这种跳脱的画面逻辑和西方超现实主义的荒诞性作比较,而在祝铮鸣看来这不仅仅是西方现代艺术理念的简单借用:“早些年我很喜欢西方的超现实绘画,也曾模仿着画过。后来回到中国传统绘画,发现最高层次的超现实还是在东方。在来自客观世界的艺术形象上作高度的艺术加工,尚意和抒发性灵是历代中国画大师的自觉。”2011年她的作品《百年孤独》系列在第四届全国青年美术作品展中获得了最高奖项。

祝铮鸣热爱传统文化,喜欢瓷器,尤其是越窑和汝窑的瓷器,她被那种温润有致所吸引,在祝铮鸣作品中的一个明显特点就是她喜欢在人物面部布下瓷器的那种开片的效果,在《百年孤独》《自在》等多幅作品中这种碎纹均有存在。这也许也和她所看到的意大利中世纪的人像有关,画面上人的脸部都是碎碎的。此外,祝铮鸣创作了一系列人物和动物并置的作品,例如《赤隐》《灵犀》等,正如祝铮鸣自己所谈到的:“人和动物都是有灵性的,是天地间的精神载体,‘他们’和‘它们’符合了我要表达的绘画主题。我画里的人和动物没有太多的动作起伏和表情,但是他们有‘悲喜’,这恰恰是我绘画中的感性所在。”

自在 67cm×78cm 绢本综合材料 2012

2012年 “中国水墨百年”卢浮宫卡鲁塞尔邀请展在法国巴黎卢浮宫举行,应邀参加者皆是中国当代水墨领域里的佼佼者。祝铮鸣应邀在列,她和她的老师武艺以及何玮明、雷子人、蔡广斌等人的作品共同出现在法国卢浮宫内,向西方世界展示东方的水墨文化。

她不太喜欢规划,也没有特别的设想,认认真真地画好每一张画是她对自己艺术生涯的最好安排。她说自己还是想边画边学,特别是在传统的水墨方面,自己依然还有很多的东西要去补充。“绘画最迷人的是绘画者自己也不知道下一幅作品会画成什么样,我在期待。”作为观者我们也同样在期待着一个未来的祝铮鸣。

百年孤独之三十三 绢本综合材料 52cm×33cm 2011

百年孤独之六十一 52cmx33cm 绢本设色 2015

2020日记

文/祝铮鸣

4月20日 晴 有风

谷雨过后,北京的天气分外明朗起来。小区里前日还是紫色骨朵的鸢尾齐齐绽放,在风中摇曳着;桑树结了青绿的小果,无花果树的果实也长成了四五公分的大小。

总是春困,午后打了盹,再醒来,朝北的画室变得明亮了。

最近在思考的还是关于绘画的力量,沉迷于贾科梅蒂的素描,一种粗糙着的简化过的破碎感,一种无法提供讯息的讯息。“大音希声”,正是这样的境界吧!

祝铮鸣《仿佛》

43x33.5cm

绢本设色

2020

4月21日 晴

早起,直播网课三个小时。午后收到嘉德的捐赠证书。

晚间临写了邓石如的《八闼册》。

祝铮鸣《遊目》

59x81cm

绢本设色

2020

4月22日 晴

“坏色”是什么样的颜色?看见过一张日本夹缬罗幡的图片,有一片深赭的色彩,末端泛起浓浓的几朵苍绿⋯⋯这一段关于色彩的记忆完全吻合我对“坏色”的理解。赭色和苍绿似乎又激起了我对故乡茶山的记忆,赭红的土,绿的茫茫茶园。当然,新茶初发,又有星点嫩绿点缀,活泼泼地。

祝铮鸣《遊目》局部

4月23日 晴

白日画画,晚上出去赏月,月亮没看着,星星多不枚数。

走得腿酸疼了,回屋歇着翻手机。美国朝鲜印度土耳其,世间处处不太平,读新闻读着直焦虑起来。

晚饭后揉出来的一屉花卷儿,葱花似乎搁多些了。

祝铮鸣《姜华女史像》

33x46cm

绢本设色

2019

4月25日

一日无事。早间下楼游园,见新篁两簇,不知名的花儿几朵,很是欢喜;又见有邻人用高枝剪采香椿,驻足仰头望了好久。春意喜人,真真最美是“人间四月天”。

因为疫情,日子似乎慢了下来,很多细小的生活滋味比往年更浓了,连带着这个北京的春天也变得长了一些。

最近写篆字的缘故,看见湖边飘荡的柳条,也想起中锋行笔的弧线来。

祝铮鸣《松童》

56x68cm

绢本设色

2019

4月28日 晴

春夏之间,天气微微热了。

今天愣神的时候想起了“不立文字”这一句。禅宗讲“以心传心、不立文字”,大概是说用语言来传意反而会遮蔽本意。我想这个道理同样体现在绘画和书法上。让观者把心思放在揣摩作画或作书之人的表面效果和技法上,文胜于质,作者的情怀即被疏离而其心境不得神会。

好的艺术作品向来是小众的,正因为知音难得。牧溪的绘画在当时的中土并不被推崇,因为他“意思简当,不费妆饰”、“粗恶而无古法”;而这粗糙的画面就像禅机一般,你若懂了,处处都可看得玲珑。

祝铮鸣《拈华》

28x32cm

绢本设色

2019

5月3日

天气闷热,天气预报说今日晚间有雨。

前日去过门头沟的潭柘寺,游山的人已经不少。春天虽已快要过去,蛰居已久的人们还是雀跃着,一边上山一边在口罩后头喘着粗气。一路塔园的松柏郁郁葱葱,让我感受到暮春的气息。

这两日照旧练字、画画、打盹、做饭。“无事是好日”,宅家的日子有些沉闷,也是可以忍耐的。

祝铮鸣《金刚经》

33x33cm

绢本设色

2017

画与神

文/祝铮鸣

我歌颂人的性灵、万物之灵,这是支撑我的绘画一直走下去的源头。我也试图歌颂“永恒”,用绘画接近“永恒”,但“永恒”似乎不可言说,对它的歌颂近似飞蛾扑火。

祝铮鸣《巩县-1》

2017

我用绢本创作,染色要求细腻工整,这限制着绘画的快感,如同一池湖水不被允许泛出涟漪;同时,“三矾九染”的绘制过程又太过缜密繁复,损耗了大量的绘画激情。于是,每一幅作品的完成都像一次修行,它逼迫着我一遍遍地把内心的涟漪抹平,到末了,画面中的人物渐渐静了下来,竟然还多了一些意料之外的“神性”。我曾耽于对面孔的刻画,眉目之间,唇齿之间,揣摩不同生命体的美好灵魂。有时,我也会高估这份个体的美好,然后我意识到这也许源于太过执迷于生命本身虚妄之“相”。于是我渴望精进,渴望掌握朴素却更接近空性的绘画语言。我也逐渐感悟到,懂得“为何要创造”比懂得“如何创造”更为重要。那个创造的完整意义,在于“大我”的淬炼,而非“小我”的呈现。

祝铮鸣《巩县-2》

2017

生命如刹那,我试图忘记那个“刹那”中的“我”,在这个无垠的宇宙间,尽情地探寻真相,了解一呼一吸间灵魂的开阖。人、动物、植物,目光可及的所有一切,它们正在用不同的方式显示着自我的力量。它们自带隐喻,用各种细节捕捉着自身之谜。肉身易朽,而生长和死亡的主题不朽,哪怕只有一瞬间的平衡,我也可以体会到这种无常之美。泰戈尔的“生如夏花之绚烂,死如秋叶之静美。”;立花北枝的“流萤断续光,一明一灭一尺间,寂寞何以堪。”——这些依然是我最欣赏的句子,在我的画面中,我也试图呈现生命的倔强与恬淡,大自然的幽深与和谐。

祝铮鸣《巩县-3》

2017

我不是佛教徒,我的绘画自然也不是宗教绘画,但我尊重和敬仰清净的修为,向往对生命内核的理解,也向往恒常的自由。同时,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部分,古代的造像艺术给予我丰富的滋养,它们看上去总是那么的宁静清凉。绘画的终极境地,在于这“清凉”二字,让画面少些火气,多些性情灵珠,再好不过。

祝铮鸣《巩县-4》

2017

生有涯而艺无涯,从最初的《百年孤独》系列、《印度拂尘》系列到《隐》系列,整十年朝朝暮暮,我不曾停止探索。如果说《百年孤独》像是篇呈现人类“孤独”常态的散文;《印度拂尘》是一部我自己想象出来的以浪漫为基调的异域小说;那么《隐》系列,它集合了神话、诗歌和偈语,实是一则可以回味的精神寓言。在《隐》系列中,猿、象、鹿等中国古代绘画中的常见因素亦被我植入画面,它们在我的创作中将会缔造新的精神寓意,而其种种象征性,属于我个人,亦属于新的时代。这三个系列之后,我个人绘画的面貌粗成,而未来的去向又会如何,我仿佛置身雾中。

祝铮鸣《巩县-5》

2017

可以肯定的是,绘画仍然是我的精神归宿,也是我通往这大千世界的一个入口 ⋯⋯

2019年12月于北京

祝铮鸣《巩县-6-1》

2017

祝铮鸣《巩县-6-2》

2017

祝铮鸣《巩县-7》

2017

祝铮鸣工作室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