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孩子语言发育迟缓训练的这几点要注意

 海氧佳儿 2020-05-11

  很多家长在听到孩子叫了爸爸妈妈之后就对孩子放任不管。其实这是错误的,提醒千万不要以为孩子会叫妈妈就表明语言功能没有障碍,长大后自然会说话。孩子说话过晚、话太少,不仅会造成沟通上的障碍,还有可能影响其智力发育,所以家长们一定要重视起来。

  一般导致孩子不爱说话的原因有以下3个:

  听力问题

  如果孩子很少能够说出一些有实际意义的字,而且不能根据大人给出的指使做出相应的反应,比如让宝宝到妈妈身边来,他也无动于衷,或者不能在家长的引导下准确指出身体的部位,那么家长就要进一步检查是不是孩子的听力方面有问题了。

  缺乏环境的刺激

  如果一个家庭,所有成员都不爱说话,大家都喜欢各忙各的的,那么孩子就会缺乏一个锻炼说话的环境。在家里没有人和他说话,他说话也得不到反馈,自然孩子的语言能力会受到压制,进而导致他不爱说话。

  曾因说话受到父母过于严厉的批评

  孩子由于认知能力缺乏,总有做错事、说错话的时候,比如我儿子有时也会说“把奶奶扔坑里去”“妈妈太胖了”“我不要我不要”,这时如果父母太过强势,对孩子进行严厉批评,他就会对说话产生抵触心理。而事实上,在父母进行严厉批评的时候孩子并不清楚自己做错了什么,因为有时连他们自己都不清楚说了什么。一旦父母反应过激,就会让孩子产生恐惧,不清楚下一句又会受到怎样的批评。

  那么促进孩子语言发展家长应该怎么做呢?

  父母多和宝宝说话

  孩子的语言发展都是要经过听的“输入”才能到说的“输出”。

  所以想要帮助宝宝说话,家长们就要和宝宝多说话,自己变成一个“话痨”家长。

  比如在给宝宝洗衣服的时候,可以一边洗一边跟宝宝说:“宝宝你看,妈妈在给你洗带有小狮子的小T恤,打点肥皂挫一挫,看,出来好多泡沫……”。

  作为“话痨”家长中的典范贾乃亮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可爱懂事的甜馨之所以能成为金句王,和她的话痨奶爸是分不开的。

  不要急于纠正孩子

  发音不准确,把“是”说成“系”,“奶奶”说成“来来”,这都是正常的!宝宝在学习语言的过程中,必然会出现很多发音或词语使用错误,不要急于纠正宝宝,更不能嘲笑宝宝的发音,这可能会打击宝宝的积极性,让宝宝感觉受挫,导致“不愿开口”。家长可以回避纠错,通过重复正确发音和用法来引导宝宝。

  不要剥夺孩子练习说话的好机会

  家长们在与孩子相处的过程中要学会耐心和等待,孩子的需求,尽量等孩子自己说出来。

  比如在现实生活中,很多家长特别急于去满足孩子的一些需求,孩子刚一抬手,他们就说:“宝宝是不是饿啦?”然后立马把奶瓶递过去。实际上在遇到这种情况的时候,家长们不妨做一些小小的等待,让孩子自己去表达,这其实是促进他们表达的好机会。记住,一个快嘴总替孩子说话的妈妈,孩子可能就不善于表达了。

  另外,有些家长在跟孩子的交流过程中,为了知道孩子是不是能够理解他的意思,或者想看看孩子是不是理解一些事情,经常会问一些问题。实际上,问简单的问题都没什么关系,但一定不要问孩子太过复杂的问题,因为一旦你问了孩子特别复杂的问题,他会觉得自己很难回答这个问题,会给他造成一种紧张的情绪,一旦孩子紧张了,他就更加的不愿意去表达了。

  教导孩子发声

  因为发声是发音的振动源。发声功能障碍的临床表现主要包括:音调异常 (如音调高、低、单一),响度异常(如响度过大、过小),音质异常(如声音嘶哑、粗糙、带气息声)。发声训练的作用有改善音调,改善发音响度,改善发音音质例。训练方法有教导孩子打嘟,如平调打嘟,缓慢平调打嘟,升调打嘟,降调打嘟,啭音打嘟,啭音升调打嘟,啭音降调打嘟等。使用乐调匹配法教导音调,梯度响度训练;教导孩子练习发声玩具笛,挠痒痒诱导发a音,利用回声话筒引导孩子感受自己的声音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