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胃癌信号早知道!

 寻药宝典 2020-05-11

胃癌(gastric carcinoma)是指原发于胃的上皮源性恶性肿瘤,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从全球来看,根据2012GLOBOCAN统计,胃癌的发病率在全身肿瘤中位列第六,死亡率在全身肿瘤中位列第四。全球一年951,594新发病例,723,073死亡病例。从中国来看,全球约45%的新发胃癌病例在中国,发病率在全身肿瘤中位列第二,仅次于肺癌;死亡率在全身肿瘤中位列第三,仅次于肺癌和肝癌。

1

胃癌是威胁人类健康的主要恶性疾病之一,我国是胃癌的高发地区,其发病率和死亡率都在恶性肿瘤中位居前列。全球每年新发胃癌病例约120万,中国约占其中的45%。然而我国早期胃癌占比很低,仅约20%,大多数发现时已是进展期。

这是由于,胃癌早期可以完全没有任何症状,多是一些比较模糊的感觉,而且描述的位置大多数是上腹部,常易与一些消化道良性疾病混淆。认识可能是胃癌引起的早期症状,对早期发现胃癌有着重要作用。

早期症状

1饱胀不适:说不清的闷胀感,没有明显的诱因,多在安静的时候出现,活动和精神分散时消失。

2隐痛:为间歇性隐痛,会逐渐加重并持续。疼痛虽可忍受,但不容易缓解或缓解后又出现。

3食欲差反酸:对自己喜欢的食物无兴趣,尤其讨厌肉类和油腻的食物,伴有反酸或消化不良。

4潜血阳性:临床化验粪便结果提示为潜血阳性或出现黑便。

5乏力消瘦:不明原因的乏力、消瘦或贫血:体重下降明显,2~3个月内可下降3~5斤。

6疼痛改变:原有的疼痛规律发生改变:以往患者可能是空腹痛或进食后疼痛,但近期有所改变。

7特殊部位症状:贲门(胃的入口)胃底癌可有胸骨后疼痛和进食梗阻感。幽门(胃的出口)附近的胃癌可有幽门部分或完全性梗阻,而引起呕吐隔夜宿食和胃液。

早期胃癌的病人一般没有特殊的症状,偶尔会出现腹胀、消化不良、胃痛等,很多患者会单纯地认为就是胃炎、胃溃疡、消化不良等,觉得忍忍就过去了,这就导致了大部分胃癌患者错过了早期确诊的机会。所以,发觉有食欲下降、腹痛、腹胀、烧心、呕吐等,并且症状持续、反复发作,就要及时就医,明确病因,千万不可怠慢。

为何要筛查

在全球范围内,根据各国国家癌症中心的数据显示,日本胃癌整体的5年生存率可达80%左右,高居世界第一,排在第二名的德国只有38%左右,而中国只有30%左右。同中国一样,日本也一直都是胃癌的高发国家。虽然两国胃癌发病率相近,但治愈率却差了一大截,原因就在于日本国民对胃癌的重视。

2

在日本,胃癌早期诊断率高达50%~70%,相比之下,我国只有10%~20%的早期胃癌发现率。关于肿瘤,我们都知道越早发现、越好治疗。早期胃癌像一颗芽,生长的范围本身就局限,怎么切总体效果都是好的;而晚期就像失控蔓延的藤蔓,会四处转移扩散,水平高的医生也只能尽力而为保证肉眼下的根治,难保肿瘤枝叶全部被清除不复发。

日本高治愈率的背后,得益于百姓的健康意识。据报告日本1.27亿的人口,每年总共约完成1500万例胃镜检查,相当于5年中约有62.5%的人至少做了一次胃镜。而胃镜正是早期诊断胃癌的关键。胃镜筛查的优势在于直接看到胃粘膜的病变,对于癌前病变、早期病变能很好地分辨,做到早期干预,早期治疗,这是CT、核磁、超声等检查都无法替代的。

如何筛查

为提高早期胃癌的诊断率,我国专家建议以下人群应至少每年一次胃镜检查:

40岁以上,既往无胃病史而出现上消化道症状者,或已有溃疡病史但症状和疼痛规律明显改变者;

②有胃癌家族史者;

③有胃癌前期病变者,如慢性萎缩性胃炎、胃溃疡等;

④有原因不明的消化道慢性失血或短期内体重明显减轻者。

3

总的来说,在预防胃癌的道路上,我们能做的就是健康饮食,定期体检,患有慢性胃病或有家族史的人群要提高警惕。相信随着社会和人民的健康意识提升,我国的胃癌治愈率和生存率一定会越来越高。(内容来源于依维卡公众号)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