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两个浮躁孩子的惊人转变:既能沉得住气,又能深度思考!

 开心就好uufsg6 2020-05-11

在我之前做教育顾问时,接到的咨询电话里,50%以上的妈妈,都会把”浮躁“这个特征,列在孩子毛病之内。

李波老师经常说:心浮气躁,是成不了大气候的。

可见,它有多么的重要,所以,今天我带领大家,一起看看当年浮躁的孩子们,后来都怎么了?




在我之前做教育顾问的时候,很多妈妈会这样描述自己浮躁的孩子:

有的妈妈跟我说:杨老师,这个孩子实在是太浮躁了,坐也坐不住,屁股底下好像总有火烧着,总想站起来到处晃荡,这怎么能学进去呢?

也有的妈妈跟我说:杨老师,我家孩子,简单题做的很快,稍有一点难度的题,看一两眼,就说不会,干脆就不做了。那心呀,就好像在嗓子眼上,浮的呀,就不得了!

还有的妈妈跟我说:杨老师,我家孩子看起来挺努力的,但是成绩上不去。他特别在意老师同学怎么看他?特别在意眼前的一点付出能考多少分?我跟他讲,要沉下心来踏踏实实、长长久久的做事,但他根本听不进去!

类似的情况,实在是太多了,相信大家一定深有同感。

面对浮躁,其实我们的妈妈真正担忧的是,浮躁所产生的后果:

后果一:坐也坐不住,该写的、该记得、该练的都落实不到位,怎么进行每天的正常学习?

后果二:一看不会做的题,人就飘走了,不会的永远是不会的,思考能力怎么能加深,又怎样应对以后的学业?

后果三:每天心神不定,总被周围的一些事情影响情绪,情绪时好时坏,怎么能专心学习?

所以,每一个家有”浮躁娃”的妈,带娃的这些年,用”焦头烂额“四个字来形容,一点不为过。

一边强压着自己内心的无名火,一边耐心的跟孩子讲着道理;

一边恨不得大声吼他,立刻马上给我干活,一边装作风轻云淡、口气温和的提醒孩子;

即便很多的妈妈们已经“焦头烂额”了无数次,还是要“整装待发”无数次,还是要集中主要力量,去一次又一次的攻克孩子浮躁这件事。

在我接触过的很多妈妈那里,真的是已经很尽心尽力了(暂且不说方式的对错)。但是,说心里话,不论我们付出多少努力,都是值得的。

为什么呢?

因为我们每个人都能从自己三四十年的人生经历中,发现这两个普遍规律:

如果这个孩子继续浮躁下去,随着知识和题目的难度和量的增加,知识和题目对孩子提出的考验将会不断的增强,孩子面对学业的无力感也会越来越强,随着信心的减弱,假努力也好,不学习也罢,就会随之而来,浮躁,也因此将可能会伴随孩子更久;

而,如果这个孩子的浮躁获得了改善,能踏实下来真正的去做事,坐在桌子旁,一坐就是三小时;面对有难度的题目,能认真深度的思考;面对暂时的得失,能保持自己的本色,不改初心,依旧前进。那么这个孩子的底盘就越来越稳,学业也会相对能够稳中有进,人生也因此有了期待!

浮躁,关乎于孩子们的学业,更关乎于孩子们的未来,我们能不跟它拼了吗?

拼,必须拼!

拼的路上,有人成,有人败,有人还在路上。

浮躁,真的不像咱们人上火了,喝几杯水就好了;它真的没那么容易就能去除掉,这个过程中,少不了有人就这件事,如影随形的、悄无声息的、始终如一的去锤炼这个孩子!

我带领大家一起看看,当年浮躁的那些孩子,那些我跟随了少则半年,长则两年的浮躁的孩子们,后来都怎么了?

01

一个初三的孩子,当年浮躁而不成熟的你,和手足无措的妈妈,现在怎样了?


丞丞今年初三,河北省石家庄市的一个男孩子,初二那年,晃荡了一年,目前,跟很多初三孩子一样,正在备战2020年的中考。

19年暑假,各位教育顾问和我,实在是忙的不可开交,经常是一个电话还没挂,另一个电话又响起来了。

有时候,说好的【稍等回电】,很可能因为一个又一个的电话,拖延了数个小时。

丞丞妈,就是其中一位。

当我打去电话的时候,丞丞妈略带抱怨的说:杨老师,我在家里啥也不敢做,就等你电话,生怕错过了,等到现在,我都没有心情跟你说我家孩子情况了!(看,为了孩子,妈妈多么恪守职责,有时又多么的可爱)

大夏天热的要命,但是瞬间,让我发热的大脑,冷静了下来。

我声音低了好几分贝后,说:真是抱歉,特别理解您现在的心情,我有时候也有这样的感觉,咱们慢慢来,不着急,要不我激发一下您的心情吧,您看怎么更好?

丞丞妈稳定了下自己的心情,缓缓的开始描述自己即将升初三的孩子:

主科基本都在80分左右(满分100分),学习,基本上是,不催不干。看到会做的题,一下就做完了,看到题目稍有难度,就不做了。线下补课从来没有断过,到现在,还是老样子。老师们反映孩子倒是挺聪明的。

正如报名表中所写(截取了一部分):


暑期第二期培优,开课的第一天,丞丞一下课,妈妈就急急忙忙告我:杨老师呀,孩子说不喜欢上这个课!

我问:为什么呀?

丞丞妈说:他说他完全听不懂,不知道在干什么?

说来奇怪,完全听不懂的这种情况,很少遇到,直觉告诉我,一定有一些隐性的因素没有被我发现。

我告诉丞丞妈,稍等我,我去找带班教师了解一下具体情况。

然后,我带着疑惑去找到带班教师任老师。

我问:任老师,丞丞说完全听不懂课,是孩子报名表上的分数有出入,还是咱们分班层次分错了?

任老师缓缓的说道:

「丞丞的分数和班级的层次都没有问题。

首先丞丞这个孩子,能力上是有的,这个要肯定孩子;但是丞丞有一个非常强的特点:就是只要他发现这个题的难度或者这个方法是超载的,是他脑子范畴之外的,他就本能性的停止思考,脑子就习惯性的完全不动了。

然后你再讲后面的内容的时候,就好像跟他没有关系了,脑子压根就不动了。

当你再新起一个头,丞丞就又开始听了,只要再次碰到丞丞边界之外的内容,脑子就又不动了,所以他会感觉到好多都听不懂,但事实上这个孩子的能力是足够的。

建议孩子随后把这节课的回放再听一遍,不出意外,感觉应该会非常不错的,他是能听懂的。」

我把这个情况和建议给到丞丞妈,当天下午就带着孩子把回放听了一遍。

听完以后,丞丞说:妈妈,我果然能听懂这个课呀!(说明丞丞当时发现自己听不懂课的时候,也很懊恼)

第二天一下课,丞丞跟妈妈说:妈妈这节课是真爽!我全听懂了,我感觉到我脑子好像在动了!

妈妈突然发现:孩子的脑子是能动起来的,只不过前期一直习惯于不去动。

后来的八节课中,明显发现丞丞的脑子动的意识、力度、速度明显比之前快了很多!

暑期结课之后,任老师跟我说:

脑子不动的这类型孩子,如果动脑子这一关不过,不管初三请多好的老师,孩子都无法战胜真正的中考,有些分,是拿不上的。所以,不论怎样,脑子这一关必须过。

能够有效思考的核心在于:给与孩子思考时能够遵循的统一路径,也就是在现实学习过程中,要引导孩子用正确的思考方式和方法论来学习,先有体验,再有成就感,最后逐步成为习惯。

开学后,丞丞成为一名正式的初三学生了。

有一天丞丞妈来电说:杨老师,我感觉我最近有点放松了,开始追剧了,是不是不应该呀?

我问:怎么有心情追剧了呢?

丞丞妈说:我发现我儿子变化了,好像想问题不像以前那么肤浅了,让做啥的时候,人家也开始做了,不至于像以前那么浮躁了,跟他谈论啥的时候,也能谈论了,学习也上心了。然后我就放松了,就开始追剧了!

我说:心态上的放松是可以,但是该学习的还是要继续学习,该听的音频和视频一定要去听。这样的话,你跟孩子沟通起来,才有契合点,才有高度。你才能在每天的生活中,无形中给了孩子更高更远的影响力。

同时又跟丞丞妈讲了,我的另一位学生妈妈是怎样去自我成长,怎样去帮助孩子的。

丞丞妈一听,说:是的哈,我也要打起十倍的精神来,我也要最近开始好好学习,开始写反思写心得了。

其实,妈妈和我们可爱的孩子们是一样的,早期面对困难的时候,也是不知所措。

但也是不一样的。

一来:作为妈妈,责任在身,没有退路,即便是无头的苍蝇,明知会撞墙,也得乱撞,万一撞出去了呢?

二来,孩子有困难可以找老师来帮忙,还有个专业的人能找,妈妈遇到关于孩子的困难,找谁呢?好像有点无依无靠...

所以,孩子遇到困难了,得有人帮;妈妈遇到困难了,也得有人领路呀!

就这样,我拉着丞丞妈的手,丞丞妈和任老师又拉着丞丞的手,后来,唐老师、闫老师也拉起了丞丞的手,我们拉在一起,共同帮助丞丞去解决浮躁这个问题。

最近因为疫情,丞丞跟很多孩子一样,还没有返校,他们学校也开始了全天候的网课,晚上还需要开着视频来上晚自习。

前几天丞丞妈给任老师发信息说:



看到信息的那一刻,我知道曾经浮躁的那个丞丞又一次发生了蜕变!孩子能够真正的稳下来做事了,大脑也能够紧张而有序的运转了...

这个蜕变,源自于老师们带领着丞丞一次又一次的,按照正确的思维方式和方法论进行训练,从陌生到熟悉,从熟悉到熟能生巧,越来越发挥出方法论和丞丞的威力来了!

可见,浮躁也许是孩子的一个天性,但是按照正确的方式来帮助孩子,体验到按部就班,体验到深度思考,体验到踏踏实实,然后加以时日,孩子身体里面的浮躁感,就逐渐的被沉稳取而代之了。

当然,到此还没有为止,下一条精进的路线,仍在继续...

02

一个高三的孩子,当年浮躁而绝望的你,和决定最后再帮你一次的妈妈,如今怎样了?

说起这个高三的飞飞,我很熟悉他。陕西省宝鸡市的一个很帅气的男孩子。因为19年秋季,孩子有很多的苦恼,我们通过几次电话。

飞飞给我的印象是:很积极努力,特别期望自己出人头地,认真的思索着自己遇到的每一个困惑,希望自己有一个很好的未来。

非常棒的一个正气,积极的孩子。

跟飞飞沟通,我巴不得把我所有的人生经验和认知都倾囊而出,丰富他小小的人生经验和认知范畴,给到他最大的帮助。我非常的喜欢这个孩子。

但是,命运好像总是喜欢时不时的,就跟飞飞开个玩笑...

19年暑假,飞飞妈妈跟我联系过很多次,是为数不多的,在暑假上课前会跟我打好几次电话的一位妈妈。

因为飞飞初一初二没有好好学习,初三开始努力,成绩还不错,高一成绩也还行。

从高二开始,成绩下滑,关键时刻,耽误不起。所以飞飞妈妈找了当地不错的老师,来帮助飞飞补习,上了小一年,成绩一直比较低。

飞飞绝望的哭着说:妈妈,老师教的都挺好的,我也很努力了,成绩一直上不去,还一直退。妈妈,可能我真的不是块学习的料吧,你就别再给我乱花钱了!你也放弃我吧!

妈妈听了飞飞说的话,一边心疼的要命,一边含着泪水说:

孩子,我们还有暑假和高三一年,时间还是有的,只要妈妈有一线希望,我们就要争取。孩子,妈妈一定不会放弃。

并且,妈妈最近一直在跟阳明的杨老师沟通,妈妈感觉,这次是真的找到你的症结了!

飞飞妈妈的这一线希望,寄托在了阳明,真的是沉甸甸的一份信任。

于是,有了飞飞妈妈后来提交的这份报名表,很客观、很完整,很具有部分高中学生的代表性(有个别漏字、错字,大家脑补一下):



从这份报名表中,我们可以看到以下八点:

1、绝大多数努力的高中孩子,分数起码在及格线左右(90/150,72/120,60/100),也就是阳明分层中的灵感层次孩子,而飞飞在补习数学物理的前提下,数学48/120,英语59/120,物理43/100,属于混沌层次的孩子,远低于及格线;说明一定有隐形的问题存在。

2、老师同学都认为飞飞很努力,说明飞飞真的是在好好学习;

3、从心态上看,有时很有信心,有时很想放弃;说明飞飞学习期间,情绪的波动比较反复。

4、高一能考到班里第五,年级50名,说明飞飞智力水平不错;排除资质的影响。

5、高一末,飞飞对环境比较厌恶(厌恶学校的校风班风不太好,没有好好学习的氛围),说明飞飞触觉比较敏锐,感受比较细腻,容易受外界的影响,也就加重了飞飞情绪的波动。

6、每次看到跌倒谷底的成绩,飞飞不甘心放弃(绝大多数不想放弃的孩子,都有这三个共同特点:有一些想法+总觉得自己有点能力+就是不知哪里卡着了);飞飞也是这样的感觉。


7、飞飞得知阳明的走心课很棒,对自己的分析判断也到位,巴不得马上能上课;说明孩子想突破的心,从未被困难打倒过。

8、最后,妈妈说的一句话是点睛之笔【我总觉得他学到的知识只是表面】,孩子的另一句话也验证了妈妈说的是对的【我上课也能听懂,啥都能听懂,但是一遇到做题就不会了!!!】

综上所述,如果用一个字来总结飞飞的症结,那一定是:【浮】。

浮在环境中,迷失了自己的初衷;
浮在知识上,深入不到知识的内涵中;
浮在题目上,触摸不到题目背后的规律;
浮在人生上,小石子也会成为一堵墙;
...

所以,浮躁在飞飞这里,就表现为:心悬在嗓子眼上,对知识和题目,“会的标准”太低,导致功夫都用在了表面上,没有触及根本。

初中难度低,尚可应付;高中是拼实力的,一丁点儿也掺不了假。

飞飞在上暑假走心和培优课期间,跟妈妈说:妈妈,我很喜欢王钟玉老师,我感觉到我有力量了,体会到了学习是有方法和标准的。

王钟玉老师是飞飞的数学带班老师。

开学后的九月份和十月份,是飞飞不断的实践和寻找新的自己的两个月,这两个月中,有启发,也有摇摆,总体上来看,属于螺旋式上升状态。

十一月份的一天,飞飞妈妈激动的跟我说:

杨老师,孩子说他最近,感觉到自己很纯粹,没有杂念。

他班里面有一个高三复读生,特别用功,经常说:咱班里面,我谁也不佩服,我就佩服你,特别的平静,又特别的坚定,特别有意志力。

孩子还说,以前看数学题、物理题的时候,模模糊糊的,很不清爽,感觉特别费劲。

但是这个月开始,我们班上课老师问问题的时候,大家都回答不上来,只有我能回答上来。回答完以后,全班哑口无言,老师说:就是这样的!

孩子说,他感觉自己的数学、物理好像豁然开朗了!

同时,飞飞在学校,学习之余,还写了一篇古文:


这篇古文,让我看到了飞飞回归初心的过程,看到了飞飞内心的宁静和高远的志向。

03

浮躁因学习而起,浮躁也因学习而去


正如李波老师,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每一个孩子都是值得期待的。

每一个浮躁的孩子,都不想浮躁,都是想好的。

只是因为想好的念头太强,而孩子们想好的那一刻,气儿又比较短,就堵那里了,堵了之后呢?要么甩手不干了,要么怀疑自己,开始徘徊。

浮躁就这样产生了。

所以,浮躁的孩子,原始出发点,想好的念头都是很明确的,甚至很强烈的。

要不他们完全可以让自己,每天假装好好学习,悄悄的不吭气,不反抗,也不爆发,让你“被迫”接受一个“不是现实'的现实:孩子也很努力,就是不出活儿,估计就是笨吧!

所以,一定要看到这一点「浮躁的孩子,往往最初,想好的心更强」。

只要策略得当,这类孩子后期的爆发力反而更强。

急功近利,畏惧困难,好逸恶劳,这都是人性中的一部分,我们需要去修炼自己克服它们。

只不过,当孩子们克服不过去的时候,孩子们浮躁的一面就初次表现出来了,此时只是一个【行为】而已。

如果很长时间之内,孩子都克服不过去,浮躁的行为多了,浮躁便成了孩子的【惯有行为方式和思维方式】,便开始“指导”孩子以后的行为了。

“指导”的时间长了,就成了孩子【性格】中的一部分了。

也就有了妈妈们经常讲的:这孩子性格就很浮躁!

所以,说白了,浮躁,本就是我们人性中的一部分,只是有没有被激发出来而已。

如果激发出来了,是行为?是惯有方式?还是已成性格?

正如癌细胞一样,本就是我们人性中的一部分,只是有没有被激发出来而已。

如果激发出来了,是早期?是中期?还是到了晚期?

只要看明白这一点,浮躁就不再是一个问题了!

同样的道理,浮躁产生的过程,也是我们解决问题的过程。

正如阳明的每一位,在每一节培优课中,对每一个孩子,都是以现当下所学的内容为载体,用正确的学习方法、思维方式和学习标准,来不断的训练孩子们。

刚开始,孩子体验到了成就感,这次体验是一个【行为】;

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正确的学习方法、思维方式和学习标准就成了孩子们的【惯有行为方式和思维方式】,在日常学习过程中,就开始真正指导孩子们的各门功课的学习了;

再加以时日,指导的时间长了,按部就班和深度思考就成了孩子们【性格】中的一部分了。

凡有所学,皆成性格。

希望遇到阳明的每一个浮躁的孩子,在阳明培优的陪伴下:

「浮躁因学习而起,浮躁也因学习而去。」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