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海上火焰 Fuocoammare, 2016

 永声树 2020-05-11
    今年二月,意大利导演吉安弗兰科·罗西凭借他的纪录片《海上火焰》再次在世界顶级电影节上受到好评,捧回一尊金熊。三年之前,正是他的《罗马环城高速》在威尼斯电影节夺得金狮奖,所以这回夺熊也未能算是惊喜。眼看欧洲三大电影节罗西已雄踞其二,纪录片上位的历史性突破既让人感到振奋,又让人有些惆怅。

    《海上火焰》的双线结构初看上去不免让人有点困惑:从现实层面来说,一方是漂洋过海、满脸悲怆无助的黑人难民,另一方是意大利小岛兰佩杜萨普通的居民,一干人等过着平凡甚至无聊的日子,每天不过就是喝喝茶,铺铺床,甚至点点歌儿,让人想起《罗马环城高速》中的芸芸众生。两条线索之间互不打扰,唯一的交集便是兰佩杜萨的无名医生,他既是岛民的救护者,又是难民的大救星,除此以外再无其他。导演敏锐地发现了这其中的荒诞性和复杂性,将两个“平行世界”巧妙编排在一起,构成了其对欧洲难民问题的第一重讽刺。

    罗西的意图还不止于此。在现实层面之外,兰佩杜萨线的主角小男孩另干着一些让人忍俊不禁的“蠢事”:从一开始从树上削下一截树枝做弹弓打鸟儿,到扣动虚拟步枪的扳机,再到弱视逐渐产生开始接受治疗,所有这些无不是对难民输送背后的战争的荒诞隐喻。其中有一段,两个男孩子用刀在仙人掌上像做南瓜灯一样捅出张张人脸,然后又用弹弓崩、用小炮仗炸,最后还试图用黑胶带把破碎的仙人掌粘回原样,“十八般武艺”在现实当中统统都能找出对应,用意不可谓不鲜明;小男孩的“弱视”本身更表达了导演罗西对战争盲目性的嘲讽,相比之下,影片并没有用一般纪录片惯常使用的方式进行直白的控诉,手法也不可谓不巧妙。至于“海上火焰”这个名词本身,更是如北野武的“花火”一样暗藏玄机,水与火的洗礼,情歌和战争的对比,浪漫和残酷的交织,都藏在这四字当中,足以引人深思。

    罗西对素材的运用相当巧妙,有时甚至是过于巧妙了,总给人一种摆拍的感觉,从而怀疑起他的纪录片的真实性。的确,《海上火焰》之中仍然存在着这样的“问题”,不过无赖一点说,罗西也并没有明确将这部影片归入纪录片的序列。纪录的内容和手法无疑贯穿其中,但更重要的是,他在利用手中的素材(无论真实还是虚构)表达着自己对于难民问题的看法,这种艺术的再造显然超越了人们对纪录片的一般定义。正因如此,恐怕没人想得到,《海上火焰》这部一直显得有些“虚假”、有些“轻飘飘”的作品,会在中段偏后处亮出“大杀器”——远离难民渡船的摄像机直接深入底舱,看到一片死尸。如此露骨的真实,真实得近乎骇人的片段猛然在平淡无奇、接近浪漫的基调中浮现,反倒给人以更加强烈的反差和震撼。所以,与其说罗西是在展现残酷,不如说他是在运用残酷。就在那一瞬间,罗西达成了相比全程残酷更加让人难以忘怀的真实,毕竟没有什么能比瞥上一眼死去的难民跟能触动人的了。

    而也就在那一瞬间,艺术家本人达成了他的政治责任和人道责任。纵观近两年来欧洲艺术电影,虽然涉及底层移民和非洲难民潮问题影片并不很多,但却都在主流电影节之中受到了热烈欢迎(尽管评论界对此有另一番态度),去年戛纳电影节的影片《流浪的迪潘》,和今年年初柏林电影节的《海上火焰》都是如此。罗西本人在兰佩杜萨生活了一年的时间,为的就是捕捉难民的真实情况和当地生活的质感,而最终这部接近110分钟的成品也已经与最初被要求制作的十分钟短片大相径庭了。显然,亲身的体验让罗西卷入了难民潮的漩涡之中。

    也只有在这时,观众跟随罗西进入了难民的地狱,相信了那段接近四分钟的关于战争、监狱和逃亡的说唱独白,“出埃及记”般的历程变得立体起来,难以置信却无比真实。面对赤裸裸的真相,底舱中的尸首,“圣母心”的指责变得冷血,“投机论”的轻蔑变得脆弱,难民的生死不再是远在天边的幻象和口唇之间的名词,变成了一种凝视间的痛楚和切身的体会。

    《海上火焰》的结尾停留在一段小男孩徒劳的“嘴炮”声中。声声炮响,向着观众,向着欧洲,向着每一个渴望和平、尚有良知的人类。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