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大军在三江口与东吴军队初次交锋,因不熟习水战,败了一阵。于是曹操责令水军都督蔡瑕、张允二将立下水寨,加紧训练水军。一天夜里,周瑜乘着战船,前去探看曹军水寨,只见沿江一带二十四座水门,灯火辉煌,大船排列在外,仿佛城郭一般,小船在内往来自如,一切井井有条。周瑜大惊,忙问:“谁是曹营水军都督?”部将们说:“是蔡瑕、张允。”周瑜暗自叹道:“哦!这二人原是荆州降将,熟习水战,必须除掉他们才行!” 曹操帐下有个文人,名叫蒋干,见曹操正在愁闷,便自愿去劝说周瑜投降,因为他与周瑜是同学,过去有些交情。周瑜听说蒋干来访,早就料定蒋干是来劝降的。便召集文武官员,举行“群英会”,盛宴招待蒋干。有意让蒋干亲眼看看东吴士气振奋,兵精粮足的情形,并且陪蒋干开怀饮酒,舞剑高歌,兴致很高,只是不让蒋干提说两军交战的事。 ![]() 晚上,周瑜邀蒋干同床共寝,自己假装大醉,睡得很熟。那蒋干没能劝降,根本睡不着觉,半夜起床,却在周瑜桌上的文书堆里,发现一封蔡瑕、张允写来的信。他见信中全是出卖曹操的话,赶忙藏于衣内。蒋干又上床后,还听见周瑜在梦中含含糊 糊地说:“蒋兄,我·…·我要·…·你看到……把曹操的头祈下。”蒋干再问,周瑜发出射声,好象已睡着了。到快四更时,蒋干听见有人入帐问:“周都督醒了吗?”周瑜似乎这才醒来,问道:“我醉得这样,说过什么不该说的话么?”那人说:“曹营有人来这里……”,周瑜立即盼咐:“低声些!”然后,走出帐去。蒋干乘机在床上暗暗偷听,只听那人在帐外说:“蔡、张二都督说,暂时还没法下手……”后面的话音更低,可听不清楚了。于是,蒋干不辞而别,偷偷过江回见曹操,把偷听到的机密情况一一讲了,并且拿出蔡、张允的降书一封,作为物证。曹操得知后,大怒 道:“这两个家伙这么坏呀!”马上传蔡瑕、张允二人进帐,要他们出兵进攻。蔡、张说:“水军还没有操练好,眼下不宜轻进。”曹操听了更气:“等操练好时,我的脑袋都送给周瑜啦!”蔡瑁、张允不知是怎么回事,惊慌得答不出话来。曹操越发以为蔡瑕、张允果真与周瑜有勾结,当即下令把他们推出帐杀了。当蔡理、张允的人头被提回帐里时,曹操才省悟过来:“哎,我上当了!”但又不肯当众认错,说:“他二人怠慢军法,我才杀了他们。” ![]() 这一场离间之计,全是周瑜导演出来的。曹操一贯精明,为什么这次会错杀蔡、张二人呢?一方面,因为蔡、张允原是荆州将领,刚降过来,曹操本来就不怎么信任他们;另方面,曹操在认识上犯了错误,被周瑜制造的假象蒙蔽住了。任何事物都有现象与本质两个方面。本质,是指事物的根本性质,现象,是指反映事物本质的外部特征。人们总是通过现象,去认识事物的根本性质的。在通常情况下,现象与本质是一致的。例如,有的人凡事都爱占便宜,对集体的事从不关心,也不愿出力,这些现象便反映出这人的本质比较自私。但是,在某些情况下,现象与本质正好相反。例如,本来是自私的人,在评先进时他故意装出很关心集体的模样,争着做好事。这种现象,叫做假象。假象是本质在特殊条件下的歪曲表现,它往往可以使人产生错觉,发挥迷惑人的作用。蔡瑜、张允投降曹操后,被任命为水军都督,继续掌权,都封了侯爵,受到重用,他们一直心 安理得,显然不会有二心。同时,他们与东吴并无交情,过去还有矛盾,怎么会突然去叛投吴军呢?更何况当时曹军声势强大,东吴力薄危弱,没有什么可以促使蔡、张允二人投敌的因素。另方面,蔡瑙、张允二人熟习水战,是周瑜的“眼中钉”。这就存在周瑜搞挑拨离间的可能性。曹操恰恰忽略了这些本质方面的情况,而被周瑜制造的假象吸引住了,蒙蔽住了。正当自己情绪烦燥时,匆促作出判断,当然会上周瑜的圈套。一切假象总是不彻底的,可以在实践中被人们识破。重要的是要有正确的思想方法,要进行认真的调查研究。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