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摆渡与自渡

 亦凡亦俗 2020-05-12
每日悦读:摆渡与自渡
摆渡与自渡

谷保庆

导读:心之何如,有似万丈迷津,遥亘千里,其中并无舟子可以渡人,除了自渡,他人爱莫能助。——三毛

 暑假期间,有幸拜读了英国作家克莱尔·麦克福尔的倾力之作《摆渡人》,我被书中主人公迪伦的自我救赎所深深感动。故事讲述的是:迪伦—一个既有叛逆个性又有善良心灵的女孩,逃学去看望她离异多年的父亲,途中火车在穿过隧道时失事,迪伦在事故中昏迷……作者由此巧妙地勾画出一部在茫茫荒原中令人惊奇的爱情故事。

虽然,作者在书中强调了迪伦的摆渡人——崔斯坦(一个专门负责带领亡魂到达彼岸世界的男孩)在引领她、历尽千辛万苦穿越荒原所起的重要作用。然而事实上,更令人感动的是迪伦在穿越荒原的过程中所表现出的执着与坚强。当她独自一个人要再次横渡那个凶险无比的恶魔湖时,那一刻,我的心不由自主地与她在一起,经历着紧张、恐惧……是的,她最终从死亡的边缘把自己拉了回来,并和她的摆渡人崔斯坦一起打破生死界限,有惊无险地返回到现实世界中。

故事尘埃落定,我不禁掩卷沉思。是的,命运就如同一条孤独而又暗潮汹涌的河流。河面上万丈迷津,浓雾重重,遥亘千里。那么,谁才是真正引领孩子们穿越这条命运之河的摆渡人呢?

正如迪伦的摆渡人——崔斯坦的角色一样,教师实际上也是以“渡人”为职责。作为一线教师,特别是从事班主任或德育工作的教师,我们应当如何在孩子们迷茫担忧之际,带领他们穿越人生的“荒原”,走出那片沼泽地呢?从事多年教育工作的我们,或许早已习惯了用一种满含温情的守望引领孩子们在知识的殿堂里遨游,就像《麦田里的守望者》中的主人公霍尔顿一样,照看着一群在麦田里嬉戏奔跑的孩子,以防他们跑到悬崖边上,并幸福地看着他们在纷飞的细雨中坐着旋转木马快乐地玩耍。长久以来我们也将“最好的教育就是陪伴”奉为圭臬,这种守望姿态无疑令人感动,让人赞许。

然而,从本书中我们必须明白:孩子们终归要学着自己长大!就如同没有崔斯坦的帮助,迪伦不也依靠坚强的信念,独自学会在荒原中穿行而最终成功吗?的确,孩子们在成长的道路上会得到很多人的帮助,但不论是父母启蒙、良师善诱,还是益友相助,而真正能够内化于心、涵养心灵的是他们自我灵魂的洗礼与觉醒。这一带有抉择性的关键环节是任何人、任何力量都无法替代的。

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的第一百条建议中曾写道:“最后一条建议——保密。我在本书中所提出的一切建议,仅供教师知道,不必让学生知道。学生了解教育,懂得教育,一般说来,是有害而无益的。”为什么一代大教育家最后特别强调“一定不要让学生知道别人正在对他进行教育呢?”因为从理想教育效果的达成来看,真正的教育一定是一种于无形中、潜移默化式的自我唤醒与自主成长,过度的呵护与帮助,对孩子们而言,实际上是一种变相的伤害和对自信心的腐蚀,最终不利于其未来发展。

当前,随着高考综合改革的不断深入,唤醒学生的生命全程意识,加强生涯的规划指导正在各中小学如火如荼地开展。的确,人生的“荒原”道阻且长,学生阅历尚浅,要行稳致远,需要我们担当“摆渡人”的角色,进行规划指导。但是,我们要始终牢记自己的身份:参谋、同谋与伙伴,孩子们才是主谋,他的人生主打歌要由他自己定调子、定节奏、定方向。正如《解忧杂货铺》中浪矢大爷所说:“最终的所谓命运,还是自己一步步走出来的。”

在这条漫漫的人生朝圣路上,孩子们不能仅仅“被摆渡”,更要学会“自渡”。在追寻诗和远方的道路上必须全面权衡自我,拥有执着信念,学会去默默撑起属于自己的那一片天空。而作为“摆渡者”,我们也必须要“放手”去爱,学会等待,创造条件,让他们在逆境与挫折中历练品质,像北方荒漠中的那一棵棵白杨,即使在未来风雨肆虐的原上也能任性生长,站成永恒。

魂牵撒哈拉的三毛曾说:“心之何如,有似万丈迷津,遥亘千里,其中并无舟子可以渡人,除了自渡,他人爱莫能助。”因此,真正的摆渡人不是别人,而是自己;不是崔斯坦,而是迪伦自己。人生如海,一葦以航,学会自渡才能成为人生赢家。不论明天是艳阳高照,还是风雨如晦,我们一定要让孩子们像那个独自穿越荒原的执着女孩——迪伦一样,勇敢面对,努力去追,向着成功的彼岸奋力前行。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