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这就是你离婚的理由?”“对,你尽快准备一下搬走吧”

 唯晨说 2020-05-12

文/唯晨
作家张小娴说:“没有一段爱情值得你为之失去自己。要是没了自己,你还能用什么去爱人和被爱?如果只有爱情,没有了自己,那是卑微的空白,你终究还是会失去那段没有自己的爱情。”
六十年代出生的女性对婚姻的认知多半是“嫁汉嫁汉,穿衣吃饭”这么简单,在她们看来婚姻就是经济上的依靠,男尊女卑再正常不过。
随着社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女人开始拼命赚钱,女性在生活的苦难中站了起来,慢慢明白,女人要先有自我才有自尊。
婚姻中确实应该相互搀扶彼此帮助,但不能把姿态放得太低。一个人一旦把姿态放得很低,那么他就会逐渐被忽略,变成一个可有可无的人。
这就是为什么大多数全职妈妈,一边过度操劳一边被指责没有贡献坐享其成。
我们不得不承认,大部分人对贡献的惯性思维就是经济,是否创造了经济价值,经济收入的高低成了家庭地位划分的主要依据,这是一个明知有误却很难纠正的现实。
生活中你可以卑微到尘埃里,但对方却很难去感恩尘埃里的你。所以,无论做出什么抉择,都要先想想可能发生的后果。

年近五十的黄玲遭遇了生命中重重一击,她被迫离了婚。老公刘富国在他们分居的一年里认识了另一个女人,由于她的缺位,给了对方朝夕相处的机会。
已经人到中年的刘富国在两个女儿分别读高中和大学时,有了第三个孩子,是个男孩。
当年黄玲是十里八村有名的俊姑娘,多少媒婆踏破门槛去说亲,最后黄家把她许配给了家底宽裕的刘富国。
两个年轻人一见钟情,这门婚事既得到了老一辈的认可,也正是他们小一辈心中所想。
刘老汉头脑精明,在那个大家都在土里刨食的年代他就已经外出打工。
外面的世界很精彩,聪明能干的刘老汉,从收破烂发家致富后带着几个泥瓦匠当起了包工头。当年刘富国还小,只知道父亲能挣钱,却不懂老农们进城掏力气的难。
娶上漂亮媳妇后的刘富国跟着刘老汉一起进城挣钱,那个时候进城打工已经成了普遍现象,由于刘老汉有门路在,很快就把儿子领上了道。
而立之年的刘富国终于在城里买房安家,从此彻底摆脱了农民形象。同年他们的第二个孩子也悄悄地出生了,还是个姑娘。
两个女儿让骨子藏着“传宗接代,延续香火”的刘富国十分失落,但那又有什么办法呢,当时计划生育很严,二女儿已经属于超生。

一家四口在城里过着令旁人羡慕的日子,只有他们自己心里清楚,关于黄玲没有生儿子已经成了刘家男人的心结。
刘老汉的老婆走得早,在富国才几岁的时候就患病去世,之后一个老寡汉带着个破小子,日子过得热一天冷一天。因为家里没女人,刘老汉这才早早想着到城里收破烂挣钱,终于把儿子养大扶持成家,自己也没了再找个伴的想法。
按说儿子在城里安家后肯定要把老爹接过去一起住,但刘老汉却没跟去。他宁愿孤身一人在乡下,也不愿意跟着儿子儿媳到城里看两个孙女。
要不世人都说钱是个好东西,有钱后的生活让黄玲轻而易举成为同龄女人的羡慕对象,每次他们一家四口开着车从城里回老家看刘老汉,村口总会聚集不少看热闹的人。
媳妇们眼馋黄玲身上穿的衣服和脖子里戴的项链,回家定会训斥自己男人没本事不能挣钱,小丫头们更是怯生生地躲在大人们后面,盯着刘富国的两个姑娘,她们满口说着普通话,穿的像小公主一样。
汉子们则面上乐呵呵地打着招呼,背后酸酸地憋嘴:“混得再好有啥用,到最后还不是得贴给外姓人,守不住财。别看咱穷,但咱有儿子呀。”
这样的话要说传不到当事人耳朵里,那根本不可能。刘老汉之所以不愿意跟着儿子住,就是嫌两个孙女看着碍眼,用他的话来说那就是:“我不去,一屋子三个女人,阴气重。住老宅子踏实,不招病。”

刘富国当年娶了十里八村最漂亮的媳妇,如今却成了老家左邻右舍嘴里的笑柄。没能给刘家生男孩这件事在黄玲心里也是个疙瘩,她常常为此自责,所以在这个家里任劳任怨。

转眼两个女儿都住校读书,家里变得十分冷清,刘老汉上了年纪后年轻时吃的苦逐一体现了出来,身体一天不如一天。黄玲不止一次提出把老公公接进城里照顾,每次刘富国都说:“随你。”既不去劝自己老爹,也不关心家里的事。
日子一天拖一天,终于刘老汉身体撑不住了。那天一大早就接到老家来的电话,打电话的是邻居,电话刚接通刘富国就被劈头盖脸骂了一顿:“富国啊,不是叔说话难听,你们两口子那是真没良心,老头都病的下不来床了还没个人露头,今儿再多的钱都别挣了,赶紧回来看看你爹!”
不用猜也知道一定是刘老汉病得重了。挂了电话刘富国看了黄玲一眼,沉默半天说:“老婆,咱爸可能不行了,按他的思想定是不会在这个时候同意搬来城里住。
老一辈都有落叶归根的思想,你看我这手头项目又忙,不可能长期在床头尽孝,这次回去你多带些衣物,我给你送回去,以后每月姑娘们回来,我们再去看你们。”
黄玲心里虽然有些不愿意,但她想了想两个孩子都住校读书,自己在家一天到晚也是闲着,老公公年轻的时候一个人没少掏力气,现在老了既没有老伴也没有闺女,做媳妇的理应替夫尽孝伺候他到最后。
事情商定之后刘富国就带着黄玲回了老家,带刘老汉去医院检查后医生的意思老人病不致命,突发半身不遂需要身边有人长期伺候,多做做康复也许还有恢复的可能。

就这样黄玲留在了老家伺候伺候行动不便的公公,刘富国又回到城里进行正常的项目运营。这种两地分居的情况一转眼过了一年。这一年里大女儿谈了恋爱,二女儿学业繁忙,所以这爷仨很难凑齐时间一块回老家。

就在刘老汉身体有所好转的时候,刘富国那边传来一个有人欢喜有人忧的消息,他要有儿子了,老刘家香火没断。
原来在黄玲回老家照顾重病公公的这一年里,刘富国找了个三十多岁的女人,对方离异愿意帮他生孩子。心里本就有结,妻子和女儿又长期不在身边,刘富国脑子一热就把那个女人领回了家。
长时间的相处,让刘富国觉得自己找回了自信,特别是对方告诉他怀孕之后,更是每天悬着一颗心,终于等到孕中期托人查了两次确认是儿子后他的心更乱了。
在刘老汉身体逐渐恢复,黄玲也跟公公商量好一起回城养老,刘富国这边儿子也即将出生。事情再也瞒不下去,他先向刘老汉摊了牌,老爷子听到能抱孙子,脸上闪过一丝激动,虽然之后骂了他一句畜生,但到底没再多说什么等于选择了默认。
有了父亲的支持,刘富国莫名变得有底气,他跟黄玲说:“这一年多你没有尽到一个妻子应尽的义务,现在我要有儿子了,需要进门落户,咱离婚吧。”
黄玲听到“儿子”这两字后脑子嗡的一下明白了一切,她不敢相信地盯着曾共同生活二十多年的丈夫:“这就是你离婚的理由?”
刘富国显然还有些心虚,低着头不看黄玲,闷闷地道:“对,你尽快准备一下搬走吧。我会每个月给你3000块钱生活费。”
自知对方提离婚是铁了心,黄玲转头看了一眼自己尽心尽力照顾了一年的公公,此时刘老汉别过脸盯着门槛。那一刻黄玲说:“好,离婚。”
离婚后的黄玲在娘家附近租了个房,刘富国倒也守信每个月都给她打钱。刘老汉跟着儿子去了城里,临走时留下话:“玲子,你别租房子住外面了,家里的宅子给你。”

生活像一口大锅,无论你原本是怎样的味道,到了锅里,汤汁一调,想不变味都难。
自古以来婚姻里的背叛都层出不穷,它就像一个定律一样,虽然可以避免,但却无法根除。毕竟人性多变,谁都无法对未来进行预判,有的人刚刚还山盟海誓一辈子,一转眼誓言却如昨夜诞梦随风散。
这世上荒诞的事情太多,没有谁从一开始就奔着忘恩负义而去,大家都是在现实中挣扎一阵子后,才慢慢忘却了很多从前的恩情。
得不到的永远在骚动,这句话说的就是人性的贪婪和虚荣。只因不曾拥有,所以宁愿倾尽眼下所有也要去获得。
感情终究是无法束缚的东西,为忘恩负义者悲伤不值得,唯一能做的就是从一开始就尊重自己。
人要有底线,有些事情可行,有些事情不可行。过分地低姿态很难换回感恩之情。
今日话题:生活中遇到忘恩负义的人该怎么办?

唯晨说:愿你的生活 在遇到我的文字后 更加美好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