逸闻趣事,贵在真实,这三件事,你信么? 风流才子兼幽默大师,纪昀纪晓岚先生,清代著名学者、目录学家兼文学家,官至礼部尚书、协办大学士,太子少保。 我查阅资料的时候,这些职位到底是啥,我也不懂,就百度了一下:协办大学士,清朝官职第一品,满汉各一人,文臣最高级;太子少保,简单说,就是太子(继位者)的老师。 说人家的官很大,其实也没意思,但是呢,别人或者是我们的祖辈为啥就没如此荣誉呢?,说白了,人家确实是有本事,不服?不服,人家也是。 在纪晓岚的著作《阅微草堂笔记》中记述了三件真人真事,虽有点荒唐,但现在读来,也不失为趣事几桩。 第一件事:母牛生麒麟 明万历四十八年(1622年),河北献县的一户农家,一头母牛竟然生下了一只幼小的麒麟,时人非常害怕,竟不问是由,接着就给打死了。 当时献县有一位很知名的进士,叫耿橘,用石匣埋麒麟的尸体,于汉献王的坟墓前,并栽植了一些松柏在它的坟上,还与当时的县令刘重庆竖了一块墓碑,题字:“见麟郊”。 纪晓岚之所以听说这件事,是听当时献县的县令刘征廉说的。刘征廉,清朝人,曾修正过《康熙献县志》。他在《献县志》中写下了:雷雨之时,牛与蛟龙感应,而生麒麟。 第二件事:董公吓跑了众鬼 董文恪,清朝人,官至安徽巡抚。 董公未做官时,曾到一所学馆教书,学馆破败不堪,有人就对他说,那屋里经常闹鬼,晚上不要住在里边。 董公不怕也不服,偏偏就要住在学馆。 夜至三更,阴风瑟瑟,董公点灯夜读,突然屋门被风吹开,灯也随风而灭。接着,就大摇大摆地走进来几个鬼灵,猛然间,这几个鬼灵突然发现了正襟危坐的董公,就在桌前看着他们。其中一个鬼,大惊失色地喊道:“这屋里有鬼!”喊声刚落,其它几个鬼灵都吓得狼狈逃窜,再也不敢来这学馆捣乱。 时人听说此事,议论纷纷,都说那几个鬼灵,其实当时喊出的是“这屋里有贵人!”,把董公当成了贵人,所以鬼灵也怕富贵之人。 第三件事:梦中作诗 当时清朝的沧州人张铉耳,是纪晓岚的好朋友,曾告诉过他一件真实的自己经历的事: 张铉耳在一次梦中醒来,恍惚之中,他还清晰地记得,在梦中作了一首绝句:“江上秋潮拍岸生,孤舟夜泊近三更。朱楼十二垂杨遍,何处吹箫伴月明?”,觉得诗作意境尚好,于是他就赶紧记了下来,留在了自己的草稿笔记中。 过了一年多,他一位朋友介绍给他,来自桐城的一位文人——姚别峰认识,两人以前从未谋面,也不认识,更没有任何的书信往来,只都是文人,就聚在一起讨论学问。 桐城人姚别峰拿出最近的诗作,给张铉耳指正。 张铉耳翻着诗作,突然看到里边有一首诗,“江上秋潮拍岸生,孤舟夜泊近三更。朱楼十二垂杨遍,何处吹箫伴月明?”正是自己的梦中所作,一般无二,毫无差别!深感惊讶。 桐城人姚别峰也很惊讶,此诗确实自己所作,更不会抄袭张铉耳的诗作,那时候通讯绝不发达,更何况两人从未谋面,听说过都没有。 这事,就说给众人听,众人也是觉得又惊又奇。 张铉耳还回家拿出了自己当时的文稿笔记给大家看,大家更是觉得不可思议。 世间之事,不可思议的多了去了,谁又能说得清,讲得明呢? 世界之大,无奇不有,不要说自己太懂,毕竟,人人所知有限,未解之事又何其多,不要妄下决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