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如何通俗理解货币的三大功能?

 格物资本 2020-05-12



格物·资本

seek for capital

专注于资本的极致探索

高品质原创内容产出自媒体

————————————————————

【格物·货币】是格物资本旗下内容大类目之一

本文从属于【格物·货币

———————————————————


现代的货币学研究,将货币总结出三大功能:价值储藏载体;交易支付媒介;计价/记账单位。

价值储藏载体,是指货币可作为一种财富载体储存起来、以供未来使用的功能。比如以前人们把金银铜币存放在家中,就是一种价值储藏行为,再如现在人们把现金纸币存放在银行里,变成了电子账户里的数字,这也是一种价值储藏行为。

须注意:货币是价值储藏载体,但并非是价值储藏的唯一载体,房子/土地/矿产/粮食/金银玉器/古董艺术品等等,只要对人类有用、有价值,且方便储藏的东西,都具有价值储藏功能。价值储藏是货币与生俱来的功能,是最初级、最原始的功能。

交易支付媒介,即人们在买卖商品或服务时、支付某种费用(如劳动报酬)或债务时,以货币充当着中间媒介(一般等价物)完成交易的功能。这一点很好理解,不详述。

计价/记账单位,即货币作为计价/记账行为的单位计量标准,这分为两项:商品或服务的标价(计价单位);以货币为计量单位的账目记录(记账单位)。前者很好理解,不详述。后者是交易支付功能中衍生分离出来的一个功能。人们在交易或支付行为发生过程中,有时会将涉及金额(一定数量的货币)记录下来,形成一个账目,即记账行为,这时,货币就发挥着记账单位功能。

货币的记账单位功能随着人类社会货币经济的发展,变得越来越突出。到现代社会,由于网络电子账户(银行电子账户、互联网支付账户、分布式记账账户等)的广泛普及,人们越来越少地用看得见、摸得着实物货币(纸币或金属铸币)去交易支付,都变成了电子账户里的数字变动,这个数字变动的过程,就是货币在执行记账单位功能,各个人或各组织,都可以通过电子账户来完成一定数量货币在不同账户间的归属划转。

为了更通俗地理解以上三大功能,我们用下面的例子来说明(配图解释):

某天,张三早上起床,洗漱完毕后出门上班。张三出门后先到附近的包子铺买了两个肉包子,肉包子的价格是2元/个(商品计价功能),张三从口袋掏出5元纸币递给包子铺老板(交易支付功能),包子铺老板回找了张三1元纸币(交易支付功能)。


张三吃完包子后,在公交站等公交。公交来了,张三打开手机用某支付软件,扫码付车费,扫完后,张三的手机上显示消费记录“乘公交 -2元”(交易支付功能/记账功能)。在公司上班到中午时,张三用手机某软件点了份外卖,消费记录显示“卤肉饭-20元”(交易支付功能/记账功能)。


下班后,张三约朋友看电影。到电影院后,张三看到影院的屏幕上显示:XX电影 票价30元/张(服务计价功能)。张三和朋友商定好,就看部电影,于是到前台购买两张票,仍是用手机软件支付,消费记录显示“电影票2张 -60元”(交易支付功能/记账功能)。


三天后,是张三发工资的日子。这天下午,张三到人事办公室,领取了自己的工资8000元现金(工资支付,属支付功能)。领到工资后,张三立即拿出1000元现金偿还给同事(偿还债务,属支付功能),上个月时,张三因手中缺钱,向同事借了1000元,张三主动写了借条,同事拿了钱后,把借条还给了张三。


这天下班后,张三拿着手中余下的7000元现金,将其中的6000元现金在AMT机器上存到的银行账户(电子化的财富储蓄,属价值储藏功能),另外1000元现金放在钱包中,以备日常开销(现金纸币财富储蓄,也属价值储藏功能)。存入后,张三在手机银行上查询了账目记录“当日存款 +6000元“(记账单位功能)。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