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β受体阻滞剂已成为高血压、冠心病、肥厚性心肌病、心律失常等疾病的基础治疗药物。美托洛尔、比索洛尔、卡维地洛、阿替洛尔是临床常用的四种β受体阻滞剂,他们之间有什么区别? 一、作用机制 β受体阻滞剂可分为三类: 非选择性β1受体阻滞剂:同时阻断β1和β2受体,如普萘洛尔; 选择性β1受体阻滞剂:阻断β1受体,对β2 受体影响较小,如美托洛尔、比索洛尔、阿替洛尔; 非选择性β受体阻滞剂:同时阻断β1受体和α1受体,具有扩张外周血管的作用,如卡维地洛,拉贝洛尔。 
二、临床地位 1. 冠心病 冠心病可分为慢性心肌缺血综合征(如稳定性心绞痛)和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不稳定性绞痛、心肌梗死)。 β受体阻滞剂应作为稳定型心绞痛的初始治疗药物。对于所有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若不存在禁忌症,均建议24小时内应用β受体阻滞剂。 《冠心病合理用药指南》(第2版): 2. 心力衰竭 心力衰竭可分为射血分数降低性心力衰竭(HF-REF)和射血分数保留性心力衰竭(HF-PEF)。 若无禁忌症,所有慢性HF-REF,病情相对稳定,均必须应用β受体阻滞剂,且需终生使用。 
三、不良反应 1. 对呼吸功能的影响 选择性β1 受体阻滞剂:特异性阻断β1受体,对β2 受体的影响相对较小。但仍可能诱发支气管痉挛和肺功能恶化。 2. 对糖代谢的影响 儿茶酚胺通过激动β2受体而增加糖原的分解。因此,选择性β1阻滞剂对血糖影响较小,不太可能引起低血糖。但是β1受体阻滞剂会掩盖低血糖症状,如心动过速和震颤。 3. 对中枢神经系统的影响 β受体阻滞剂可引起中枢神经系统不良反应,包括疲劳、睡眠障碍(如失眠和噩梦)、抑郁症。通常认为脂溶性高的药物容易透过血脑屏障。 4. 对性功能的影响 高血压患者是勃起功能障碍(ED)的易患人群。β受体阻滞剂导致ED的发生和进展,可能与降低睾酮水平有关。 四、特别提醒:停药一定要慢慢来! 长期服用β-受体阻滞剂,可使β-受体的表达上调。 如果突然停用β-受体阻滞剂,由于大量的β-受体可被儿茶酚胺利用,促进心脏和血管收缩,形成血压反弹;患有缺血性心脏病的患者可诱发心绞痛发作,甚至心肌梗死。 整个停药时间至少用2周时间。在此期间,特别是对于已知伴有缺血性心脏病的患者应进行密切监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