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什么是β受体阻滞剂、作用机理和分类、常用药物简介

 我爱你文摘 2020-05-12

在前文中我们知道降血压药有6类,常用的一线药物有5类,我已经分别介绍了3类:《钙通道阻滞剂(CCB)》、《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和《血管紧张素受体II拮抗剂(ARB)》,本文来介绍临床上常用的第4类降血压药:β受体阻滞剂

什么是β受体阻滞剂

β受体阻滞剂(全称β肾上腺素能受体阻滞剂,或β肾上腺素受体阻滞剂)是能选择性地与β肾上腺素受体结合、从而拮抗神经递质和儿茶酚胺对β受体激动作用的一类药物。肾上腺素受体分布于大部分交感神经节后纤维所支配的效应器细胞膜上,其受体分为3 种类型,激动可引起心率和心肌收缩力增加、支气管扩张、血管舒张、内脏平滑肌松弛等和脂肪分解等。这些效应均可被β受体阻滞剂所阻断和拮抗。

β受体阻滞剂作用机制

(一)为了更好地了解作用机制,先来简单介绍几个医学概念

1、肾上腺素能受体:是上文讲述的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AS)体液调节成员之一,参与调节和维持人体血压、水、电解质的平衡等人体内环境的相对稳定。肾上腺素能受体可分为α和β两类。

2、α受体分类:α1受体和α2受体。α1受体兴奋时主要引起心率加快血管收缩α2受体兴奋时主要引起心率减慢血管扩张

3、β受体分类:β1受体、β2受体。β1受体激动后心肌兴奋,收缩加剧、射血速度加快、心率上升、血压升高等;β2受体激动后血管、消化道、支气管平滑肌等舒张,血管舒张,血压下降,支气管痉挛诱发哮喘

(二)β受体阻滞剂作用机制

β受体阻滞剂通过选择性地与β肾上腺素受体结合、从而拮抗(阻断)神经递质和儿茶酚胺对β受体的激动作用,产生相应的生物效能,达到治疗疾病的作用。

β受体阻滞剂主要阻断β1受体,通过拮抗(阻断)交感神经系统的过度激活、减慢心率、抑制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AS)的激活而发挥降压作用。同时,β受体阻滞剂还有降低交感神经张力以及预防儿茶酚胺心脏毒性的作用,可多方位的保护心血管系统,能改善心肌重构、减少心律失常、提高心室颤动阈值等,在临床上有广泛适应证,用于高血压、冠心病、心力衰竭、心律失常等心内科常见疾病。

β受体阻滞剂分类

(一)根据其对α、β受体阻滞类型分三类:

β受体阻滞剂根据对β1和β2受体的选择性和是否具有α受体阻断作用,可分为三类:

1、非选择性β1和β2受体阻滞剂:如普萘洛尔,因其阻断β2受体而诱发或加重哮喘的不良反应发生率高,限制了其临床应用。

2、选择性β1受体阻滞剂:选择性作用于β1受体,避免了因阻断β2受体而引起的不良反应,此类药物中对β1受体的选择性由高到低顺序为奈必洛尔>比索洛尔>美托洛尔>阿替洛尔。

3、α、β受体阻滞剂:可非选择性阻断β受体,同时阻断α受体,具外周扩血管作用,减少了因阻断β2受体带来的血管收缩不良反应。代表药物有卡维地洛、拉贝洛尔、阿罗洛尔。

(二)根据药动学特征,可分为三类:

1、脂溶性:如普萘洛尔、美托洛尔、噻吗洛尔、奈必洛尔。

2、水溶性:如阿替洛尔,艾司洛尔。

3、水脂双溶性:如比索洛尔、阿罗洛尔,兼具脂溶性口服吸收率高和水溶性首关效应低的优势,半衰期长,中枢不良反应发生率低。

什么是β受体阻滞剂、作用机理和分类、常用药物简介

β受体阻滞剂的临床作用

1、在高血压中的应用:降低血压。

β 受体阻滞剂通过拮抗交感神经系统的过度激活而发挥降低血压作用, 主要的降压机制涉及降低心排血量,改善压力感受器的血压调整节功能, 以及抑制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还通过降低交感神经张力而预防儿茶酚胺的心脏毒性作用。

β 受体阻滞剂是高血压患者初始和长期应用的降压药物之一, 可单独或与其他降压药合用。无并发症的中青年高血压患者可考虑应用β 受体阻滞剂。合并下列情况的高血压患者应优先使用β 受体阻滞剂:快速性心律失常(如窦性心动过速、心房颤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 如心绞痛、心肌梗死后)、慢性心力衰竭, 以及交感神经活性增高如焦虑、紧张等精神压力增加, 围手术期高血压, 高循环动力状态如甲状腺功能亢进的患者。推荐应用无内在拟交感活性、β1 受体选择性较高, 或兼有α受体阻滞扩血管作用的β 受体阻滞剂如比索洛尔、美托洛尔和卡维地洛。这些药物对代谢影响小, 不良反应少, 可较安全地用于伴糖尿病、慢性阻塞性肺病以及外周血管疾病的高血压患者。

β 受体阻滞剂和长效二氢吡啶类钙拮抗剂合用是目前推荐的降压药物联合方案之一;β 受体阻滞剂和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或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联合应用适合于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

2、在冠心病中的应用:降低心肌耗氧,减少心律失常,降低猝死率。

β 受体阻滞剂有益于各种类型的冠心病患者。一是通过降低心肌收缩力、心率和血压, 使心肌耗氧量减少;同时延长心脏舒张期而增加冠脉及其侧支的血供和灌注, 从而减少和缓解日常活动或运动状态的心肌缺血发作, 提高生活质量。二是可缩小梗死范围, 减少致命性心律失常, 降低包括心脏性猝死在内的急性期病死率和各种心血管事件发生率。三是长期应用可改善患者的远期预后, 提高生存率, 即有益于冠心病的二级预防。

所有的冠心病患者均应长期应用β 受体阻滞剂作为二级预防。ST 段抬高的心肌梗死或非ST 段抬高的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如在急性期因禁忌证不能应用, 则在出院前应再次评估, 尽量应用β 受体阻滞剂,以改善预后。

3、在心力衰竭中的应用:增加心肌收缩力,逆转心肌重构。

β 受体阻滞剂通过有效拮抗交感神经系统、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和过度激活的神经体液因子,在心血管疾病的恶性循环链中起到重要阻断作用, 从而延缓或逆转心肌重构, 发挥改善内源性心肌功能的“生物学效应” 。

β 受体阻滞剂在心律失常中的应用β 受体阻滞剂是唯一能降低心脏性猝死而降低总死亡率的抗心律失常药物。其应用指征作为Ⅰ类推荐的有:部分窦性心动过速、围手术期心律失常、心房颤动伴快速心室反应、室性心动过速风暴、交感神经兴奋引发的快速性心律失常,以及某些类型的长QT 综合征。

4、在心律失常中的应用:是多种心律失常治疗的首选药。

β受体阻滞剂是唯一被证明能通过降低心脏性猝死而降低总病死率的抗心律失常药物,不但在心力衰竭、高血压、冠心病、心肌病等的防治中地位独特,还是多种心律失常治疗的首选药物。

5、在其他心血管疾病中的应用

(1)扩张型心肌病:早期阶段仅有心脏扩大而无心力衰竭临床表现的患者, 即可应用β 受体阻滞剂, 以减少心肌损伤和延缓病变进展, 尤其适用于心率快、伴室性心律失常, 以及β 受体抗体阳性患者。中晚期已出现心力衰竭症状和体征者, 按慢性心力衰竭治疗, 亦须应用β 受体阻滞剂。

(2)肥厚型心肌病:诊断明确的患者包括早期和轻症者均适用β 受体阻滞剂;梗阻性肥厚型心肌病患者应用较大剂量可改善症状。

(3)二尖瓣脱垂症:适用于有症状的患者。

(4)甲状腺功能亢进症:β受体阻滞剂能迅速缓解本症所致的心动过速、震颤、焦虑等症状。

(5)主动脉夹层:内科治疗常联合应用β受体阻滞剂和硝普钠,减少血流对主动脉的冲击,减少左心室的收缩速率以减缓病情进展。

(6)遗传性QT延长综合征:遗传性QT延长综合征(LQTS):除非有严重的禁忌证,β受体阻滞剂是当今对有症状的LQTS患者的首选治疗。若无绝对禁忌证,推荐终身服用最大耐受剂量的β受体阻滞剂,可明显降低心血管事件的发生。到2015年止,认为,对于无症状的LQTS患者,也推荐应用β受体阻滞剂。

(7)左房室瓣脱垂:对于有症状的左房室瓣脱垂患者,β受体阻滞剂通常作为首选药物。

β受体阻滞剂的不良反应:

β受体阻滞剂大剂量应用可发生一些严重不良反应:

1、心血管系统:可减慢心率, 甚至造成严重心动过缓房室传导阻滞, 主要见于窦房结和房室结功能业已受损的患者。

2、代谢系统:1 型糖尿病患者应用非选择性β受体阻滞剂可掩盖低血糖的一些警觉症状如震颤、心动过速。

3、呼吸系统:可导致气道阻力增加, 故禁用于哮喘支气管痉挛性慢性阻塞性肺病。

4、中枢神经系统:可产生疲劳、头痛、睡眠紊乱、失眠、多梦和压抑等。

5、撤药综合征:长期治疗后突然停药可发生,表现为高血压、心律失常、心绞痛恶化。

β受体阻滞剂禁用或慎用

β受体阻滞剂禁用或慎用于下列情况:支气管痉挛性哮喘、症状性低血压、心动过缓或二度Ⅱ型以上房室传导阻滞、心力衰竭伴显著性钠滞留需要大量利尿,以及血液动力学不稳定需要静脉应用正性肌力药等。不过,对于绝大多数心血管病患者β受体阻滞剂疗利大于弊,合并无支气管痉挛的慢性阻塞性肺病或外周血管疾病的心血管病患者, 仍可从β受体阻滞剂治疗中显著获益;糖尿病和下肢间歇性跛行也不是绝对禁忌证。

常用的β受体阻滞剂介绍

1、阿替洛尔(氨酰心安):β受体阻滞剂,尤其适用于心动过速合并高血压的患者

阿替洛尔是一种心脏选择性的β受体阻滞剂,无内源性抑制交感神经活性,半衰期6~9小时,多数临床研究表明,经一次服药能使血压持续下降24小时,尤其适用于心动过速合并高血压的患者。与血管扩张剂、钙拮抗剂或利尿剂合用,降压效果更好。有人用于治疗严重高血压危象,口服10mg后,12小时内血压逐渐下降,平均收缩压下降7.5kPa (56mmHg),舒张压下降5.3kPa(40mmHg),认为是安全有效的药物。

2、美托洛尔(倍他乐克):是一种选择性β受体阻滞剂。适用于1、2级高血压病人

美托洛尔1975年问世后,在治疗高血压、心绞痛、心肌梗塞、心律失常等方面,都取得了一定疗效。治疗高血压,口服100毫克,共4周,总有效率达82.4%,治疗2周后血压逐渐下降,而心率并不随之下降,可明显改善高血压患者的头昏、心悸、眩晕、胸闷等症状,适用于一、二期高血压病人。其副作用有心率减慢、乏力、口干、胸闷等,多数能在治疗一段时间后减轻或消失,但合并支气管哮喘或心动过缓者禁用。

3、卡维地洛α、β受体阻滞剂,其β受体阻断作用较强,用于高血压合并慢性心衰

卡维地洛是β受体非选择性的阻滞药,可同时阻断β受体和α1受体,但是其β受体阻断作用较强,是拉贝洛尔的33倍、普萘洛尔的3倍。阻滞α1受体,产生周围血管扩张作用,对心排出量及心率影响不大,能够抵消因阻滞β受体对机体血糖、血脂的影响以及引起的冠状动脉痉挛,极少产生水钠潴留。

卡维地洛口服后吸收迅速,首过效应明显,因此生物利用度较低(25%),但对于肝功能损伤患者,由于其首过效应减弱,生物利用度会明显提高(可达80%)。卡维地洛的消除半衰期6-10小时,主要经过胆道由粪便排出体外。同美托洛尔,卡维地洛也存在肝代谢酶基因多态性的问题,个体间药物浓度差异较大,每日需1-2次服用。

适应证:①原发性高血压,单独使用或与其他降压药如利尿药合用。②有症状的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

给药说明:(1)本药一般需长期使用,同时避免突然停药,宜用1~2周以上的时间逐渐停药。停药后2~3周内应尽量减少体力活动,以免心绞痛恶化或其他严重的心血管疾病。(2)在终止本药与可乐定联合应用时,应先停本药,几天后再将可乐定逐渐减量。(3)嗜铬细胞瘤患者使用卡维地洛前,应先使用α受体阻滞剂。(4)对心率<55次/分的心动过缓,卡维地洛须减量。(5)虽然本药服药时间与用餐无关,但对充血性心力衰竭病人必须饭时服用,以减缓吸收,降低体位性低血压的发生。

用法用量:(1)成人常用量:口服,①原发性高血压及心绞痛,初次剂量为12.5mg,一日1次,口服;二天后25mg一天1次口服,以后可根据需要逐渐增加剂量至一日50mg,分1~2次服下。②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剂量必须个体化,增加剂量需密切观察。推荐开始2周剂量为3.125mg,一日2次。若耐受好,可间隔至少2周后将剂量增加至6.25mg,一日2次,然后每次12.5mg,一日2次,再到一次25mg,一日2次。剂量必须增加到病人能耐受的最高限度。体重<85公斤者,最大推荐剂量为25mg,一日2次;体重>85公斤者,最大推荐剂量为50mg,一日2次。卡维地洛停药超过2周时,再次用药应从一次3.125mg,一天2次开始,然后按上述推荐方法增加剂量。(2)老年人剂量: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初始剂量一次12.5mg,一日1次。若效果不好,可在间隔至少2周后将剂量增加到推荐最大剂量一日50mg,一日1次或分次服用。

4、比索洛尔β1受体阻滞剂,用于高血压、充血性心力衰竭

比索洛尔是选择性的β1受体阻滞剂,是目前国内上市的β阻滞剂中对β1受体选择性最高的药物,不对β2受体产生影响。它的β1受体的选择性高于阿替洛尔、美托洛尔等。在治疗剂量范围内无细胞膜稳定作用。临床上用于治疗高血压,可单独使用或与其他抗高血压药合用、充血性心力衰竭。

比索洛尔口服后几乎完全被吸收(>90%),由于其肝脏首过效应很小(<10%),生物利用度很高(约90%)。比索洛尔半衰期相对较长(10-12小时),用于降压时谷峰比值为78%,一天一次给药,可长效降压。比索洛尔通过两条途径从体内排出,50%通过肝脏代谢为无活性的代谢产物然后从肾脏排出,剩余50%以原形药的形式从肾脏排出,故轻、中度的肝肾功能异常患者通常不需调整剂量。

5、艾司洛尔速效、短效的β1受体阻滞剂,主要用于房扑、房颤等快速心律失常。

艾司洛尔是一种速效、短效的选择性β1受体阻滞剂,临床用其注射用制剂。艾司洛尔在体内代谢迅速,主要受红细胞胞浆中的酯酶作用,使其酯键水解而代谢,其分布半衰期约2分钟,消除半衰期约9分钟,静脉注射停止10-20分钟后β受体阻滞作用即基本消失。因本品半衰期短,通过持续静脉点滴可维持稳态血药浓度,改变静脉点滴速度即可改变血药浓度,临床上艾司洛尔主要用于房扑、房颤等快速心律失常急性发作时心室率的控制及围术期高血压的控制。

6、索他洛尔:用于危及生命的快速室性心律失常

适用于危及生命的快速室性心律失常,如持续室速。但也可导致心动过缓、Q-T间期延长等不良反应,有时可极其严重。因有促心律失常作用,一般不推荐用于非持续性室性心动过速和室上性心律失常。

7、普萘洛尔(心得安):β1、β2受体阻滞剂,使心率减慢,但可诱发哮喘,较少用

普萘洛尔是最早应用于临床的β受体阻滞剂,口服后胃肠道吸收较完全,生物利用度约30%,消除半衰期为2-3小时,主要经肾脏排泄。普萘洛尔可非选择性地阻断心脏上的β1、β2受体,拮抗交感神经兴奋和儿茶酚胺作用的同时,因阻断β2 受体导致支气管哮喘、末端循环障碍等不良反应更易发生,现已较少使用。

什么是β受体阻滞剂、作用机理和分类、常用药物简介

来源于网络,仅供参考

总结:β肾上腺素受体阻滞剂简称β阻滞剂,是当前临床广泛应用的一种心血管药物,其对多种心血管病如高血压、心肌缺血、心肌梗死、心肌病和心律失常都有显著疗效,新近的临床研究显示,β阻滞剂可降低充血性心力衰竭(CHF)患者的总病死率和猝死率,已成为心衰标准三联治疗(ACEⅠ+利尿剂 +地高辛)之外不可缺少的治疗措施。有研究报告,心衰标准三联加用美托洛尔,可明显改善老年人CHF患者的心脏功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生存率,安全可靠。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