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人办事,都追求高效率,办事越巧妙,越少费力气,越走捷径越好,甚至不择手段,但曾国藩有着独特的人生哲学,那就是“尚拙”:崇尚笨拙。 曾国藩说:“天下之至拙,能胜天下之至巧。” 在曾国藩看来,笨拙胜过机巧,办事笨拙,才靠得住。 道光十二年,曾国藩第六次院试再次落榜。连续六次考秀才失利,曾国藩认识到自己虽然有着极强的进取心,但上天没有给自己一个与雄心相匹配的聪明大脑。 如何解决自己雄心与头脑的差距?只有一个办法,那就是超人的努力。 用力并不意味着用蛮力。曾国藩把自己的文章和模范试卷反复对比,总结出自己的主要问题是缺乏大局观和整体气势。 通过苦苦反思,学了十六年没有学通的曾国藩,感觉打通了关节,领悟了写文章的方法,一举考中秀才,老曾家终于扬眉吐气了! 掌握了考试诀窍的曾国藩,写应试文章越来越得心应手,之后一考即中,顺利通过乡试考取举人以及占人口总人数0.000048%的进士(请注意,小数点后有四个零,就是说,百万分之零点四八,比我们说的“万里挑一”概率还小),然后进入翰林院。 曾国藩发现虽然自己比较笨,但也能走通百分之九十九的人走不通的科举路。可见只要努力,天底下就没有任何事是做不成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