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黄帝内经》学习笔记131

 药膳食疗方注释 2020-05-13
《素问.评热病论》(劳风的症状与预后

   第三个病,劳风病,第三段是论劳风的症状与预后。
【原文】
“帝曰:劳风为病何如?
歧伯曰:劳风法在肺下,其为病也,使人强上冥视,唾出若涕,恶风而振寒,此为劳风之病。
帝曰:治之奈何?
歧伯曰:以救俛仰,巨阳引,精者三日,中年者五日,不精者七日,咳出青黄涕,其状如浓,大如弹丸,从口中若鼻中出,不出则伤肺,伤肺则死也”。
------------------------------------------------

   这是劳风,劳风就是因劳而受风,因为劳累而表虚,外受风邪所成的病就是劳风之病。
   这是以病因为主确定的病名。因劳而体虚,特别是表虚,又感受风邪成的病叫劳风之病,这有:
 @ 劳累一个病因,
 @ 又有六淫之一的风作为一个病因。

   劳风病是什么样的呢?
“歧伯回答说:劳风法在肺下。”-  法,
 @ 教材注释说是常也,经常的,一般的。
 @ 也有人理解是刑罚的罚,处罚的罚,这个病就处罚,也就是病位所在的问题,也就是病。罚不就是病嘛?处罚。
   所以作为常理解可以,作为罚理解也可以,意思都可以解释。
“法在肺下”,肺下就是说肺的部位,这不是肺的上,肺的下问题,就是肺的部位,肺部。劳风的病位在于肺部。

“其为病也,”-  这个病什么样的呢?
   
“使人强上冥视,”- 
“强”,或者读强(jiang)平声,脖子硬,劲项发硬。
 @ 关于上的问题,教材也有注释,“上”可以训为“项”。
 @ 特别是说这个“上”字,可能是“工”字之误,强上冥视,它说强工冥视,有这么一种分析,而且这个“工”可以训为“项”,总之是讲的脖子发硬。
“冥视”,眼睛看东西不清楚,视物模糊,视物不清,这是一个症状。

“唾出若涕,”-  咳嗽,咳吐出的东西也就是象鼻涕,其实就是痰浊,吐出痰,唾出若涕。

“恶风而振寒,”-  这个病还有一个症状就是恶风,同时有振寒的现象,也就是恶寒,恶风恶寒的现象。
   这里没说,
 @ 看来应该是有发热。恶风振寒的病人一般都要发热,怕冷,发热。因为它不是阳虚病,如果阳虚病怕冷就叫怕冷,畏寒了,他不发热。
   这个不是阳虚,而是有外邪存在。因此这里虽然没有说发热,看来是有发热在这里的,应该是恶风振寒而发热。不然的话,也不会把它搁在《评热病》里来讨论。
 @ 之所以恶风,受风则恶风,有风邪则恶风。
 @ 振寒,同样是由于风邪外袭,卫气不能温煦,所以怕冷。
 @ 卫气不能温煦,同时又不能够宣散,卫气也不能宣散,因此就发热。

   不能宣散就发热,不能温煦就恶寒。所以对于一个病人来说,两个症状同时存在,又发热又恶寒。
“此为劳风之病,”-  这就是劳风之病。
 @ 一是病因,(表虚感受风邪)
 @ 一是病位,(肺部)
 @ 一是主要症状,(咳痰、怕冷、怕风、发热、项强、视物模糊、鼻流涕)
   这三者搁在一起都出现了,告诉你这样的病就叫劳风之病。

“帝曰:治之奈何?”-  这种病怎么治疗呢?
   又有脖子发硬,看东西不清楚,又有咳吐出来的涕,痰浊。《内经》时候没有痰字,它都用一个涕来代替了。
   涕者,肺之液。
   五液, 肝为泪, 肺为涕,脾为涎。

(《素问·宣明五气篇》“五藏化液:心为汗,肺为涕,肝为泪,脾为涎,肾为唾,是谓五液。”
 @ 心为汗,(心主血,汗则血之余也。)
 @ 肺为涕,(涕出于鼻,肺之窍也。)
 @ 肝为泪,(泪出于目,肝之窍也。)
 @ 脾为涎,(涎出于口,脾之窍也。)
 @ 肾为唾,(唾生于舌下,足少阴肾脉循喉咙挟舌本也。
   张志聪《素问集注》:“五脏受水谷之津,淖注于外窍而化为五液。”因此,五液分泌的异常,可作为五脏辨证和津液辨证的参考。
笔记者摘自《百度百科》)

   那么涕也包括从鼻子出的涕,也包括气管分泌吐出来的痰,那都叫涕,所以叫唾出若涕,又有恶风振寒,这样的病叫劳风之病。

“帝曰:治之奈何?”- 这样的病怎样治?

“歧伯曰:以救俛仰。”- 这要赶紧的去治疗,救其俛仰[fǔ yǎng]。
   关于“俛仰”二字,教材有注释,说至少有两种解释:
 @ 一个解释是赶紧治他的呼吸困难。因为呼吸的困难,所以呼吸有俛仰的动作,俛就前俛,仰就后仰,有的病人喘息不是俛仰呼吸吗?喘息。一个解释符合临床,以救俛仰。
 @ 第二个解释说,俛仰就是赶紧治后背的强急,治其项背的强急。由于项背强急,脖子发硬,所以强上冥视,不能俯仰了,这是不能俯仰,赶紧救他。
 @ 当然还有一种解释,以救俛仰,就是赶紧治,快治,俛仰是快的意思,赶紧快治。不过教材没选。
   前两种也就够了,而且前两种:
   特别是第一个,以救俛仰第一种解释临床上也是很常见的,不赶紧救他,他的呼吸困难那怎么行呢?
   第二种解释呢又很符合这段经文的原话,强上冥视,所以就俛仰,治其颈项强急,因此这两种解释都可以。

   就俛仰下边谈的没有谈具体怎么治,怎么救,但是说的是这个效果,说的是预后。
   预后怎么样呢?
“说巨阳引。”-  巨阳引是说治疗方法,是讲的治疗方法。治疗方法很简单,就说个巨阳引。
   巨阳是足太阳经,引是引动,也就是用针刺的方法,引动足太阳经的经气。因为太阳主一身之表,邪从外受,所以要引足太阳经的经气,针刺足太阳经上的穴位,引动其经气,这么一种治疗方法。

“精者三日。”-  就是肾精充足的青年人或者青壮年人,三日,三天可以恢复。如果我们给予正确的积极的治疗,及时的治疗,对于青壮年人来说,身体强健,肾精充足,叫精者,三天就好了。

“中年则五日。”-  人到中年了,精气已经不太充足了,大约五天可以痊愈。

“不精者七日。” -  老年人精气虚了,病程就要长了,即使给以正确治疗,大约也得需要七天才能治愈。

   这一句话以往还有不同的句读,说以救俛仰,说救俛仰是一种治法。但是怎么治法,没有具体的说明。巨阳引精者三日,它联系起来。不是“巨阳引(逗号),精者三日”,
而是“巨阳引精者三日,”-  巨阳引精者作为一句话来理解,就是太阳经精气,能够引动肾经的经气,意思当然不变,但是就没把巨阳引当一个治疗方法了,有这么一个句读。因为反正古时候《内经》的著作,它原文没有句读,是我们后来句读的。
   当然,现在看来巨阳引,象现在这个句读方法比较合适,所以我们这个教材就是这么句读。以往的教材也有过“巨阳引精者三日,中年者五日,不精者七日”,用这样的标点方法,那它解释就不同了。当然我们现在学习,就按本教材的这种标点方法。

“咳出青黄涕。”-  说这样的病人怎么才能好?
   即使你给他正确的治疗,也会出现这个情况,咳出青黄涕,咳嗽出来的青黄色的痰,痰浊。

“其状如脓,”-  这个青黄涕样子好象长疮化的脓一样,青的黄的。大如弹丸。弹丸是过去打弹弓的那个丸,一块一块的,说明那个痰浊很粘稠,青色的,黄色的,象弹丸那么大一块一块的那种痰浊。

“从口中若鼻中出。”-  有的从口咳出来,有的可以从鼻子出来,黄鼻涕,黄痰。

   咳出来是好事,所以说
“不出则伤肺,伤肺则死也。”-  咳嗽出来现在的说法叫引流,赶紧排出来,把那东西排出来,用现在的话说那炎症才能消除。不排除的话,那痰浊之气老在里头,这病老好不了,所以不出则伤肺,伤肺则死。这个痰浊排不出来,反而是坏事了,这个就是劳风之病。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