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故事:古代志怪故事——遇巨物三则(蛇,虎,蜈蚣)

 wsyqn 2020-05-13

巨蛇

县北的双浪都,有个人去汉江做生意,得到一个健壮的仆人。这个仆人黑脸膛,扫帚眉,吃饭能顶好几人的饭量,能扛动五百斤的东西。走路也很快,一天能走上百里。所以,送信,担担,种地,锄草,砍柴等等的活计都交给他做,一年到头也休息不了几天。

有一天,主人让他进山砍柴,起的太早,路过松林的时候,就坐在石头上假寐片刻。刚合眼,就睡着了。迷迷糊糊中觉得身体腾起,离地一尺多高又掉落下来。惊醒后,以为是做梦,仍旧闭上眼睛,又睡着了。结果又腾空而起,然后落下。这个仆人非常惊异,抬头一看,有个巨大的蛇头探在岩石上,像钵那么大。

故事:古代志怪故事——遇巨物三则(蛇,虎,蜈蚣)

他大惊之下举起挑柴用的铁扁担,奋勇击蛇。蛇张口迎战,他又用铁杖击打蛇的下颏。蛇愈怒,狂舞死斗。仆人杖力风发,连连击中蛇头,蛇被打碎头死了,而人也昏过去,倒在了地上。

刚才这个仆人与蛇相斗,蛇身扫倒了好几颗小树。幸亏松树密密匝匝挤挤挨挨的,都像小腿那么粗,大蛇的身体回旋不过来,碰不到人,只是用蛇头和人搏斗,所以健仆能打死它。如果没有松树林,大蛇的身体回环冲击,就像风卷巨浪,人纵有千斤之力,恐怕也难逃一死。健仆打死蛇后,昏倒在松林里,太阳落山才苏醒过来,站起身拿铁扁担,却浑身无力拿不起来,只好空着手回来。从此,饭量和普通人一样,变得手无缚鸡之力了。

【原文】邑北乡之双浪都,人有贸易汉江者,得一健奴,面目黧黑,双眉如帚,日兼数人之食,能肩五百斤,日行百余里。因用以走家报,凡一切日用之需、度支之费,皆资担送,往来便之。奴至双浪,偶或消停数日,未尝暇逸。非犁锄田亩,即樵彩山林。

  一日,奉主人命,为刈楚之役。晨兴,过早行。经松林下,憩坐假寐。略合眼,即入黑甜。惛瞀中,觉其身腾起,离地尺许而堕。惊而醒,疑为梦境。仍合眼坐,则又成寐。再腾再堕,心异之,举头上瞩,有巨蛇探首岩上,其大如钵。奴乃举荷樵铁杖,奋勇击蛇。蛇张口迎之,复纵杖锐掠,攻其下颏。蛇愈怒,狂舞死斗。奴杖力风发,连击中蛇,头颅糜烂以毙,而人亦昏然颓倒矣。

  方奴之用武也,蛇巨躯绕撼,树为半倒。幸松林蒙密,笼树数百株,围皆如胫,中外森阴,层层满收。腹尾翻跌,碍不及人;仅以首斗,无过一面受敌,故健奴得以全力毙之。倘无松株救护,则回环冲突,如浪卷风摧,莫能自主;猛压狂掀,如天崩地塌,无处自全。纵有千斤力,未可以言胜负也。健奴毙蛇后,昏卧松林中。迨夕阳西没,始渐渐苏醒,起持铁杖,坚重不能举,徒手来归。自是,所食转逊常人,手无缚鸡之力矣。

  今双浪之孤峰东下,尚有巨蛇蔽身石洞,洞口有乌柏一株。蛇每窥自洞门,张口一呼,树上栖鸟,俱蔌蔌堕于洞口。又孤峰之西阜,雷毙一蛇,亦粗如中碗矣。


老虎

休宁多山,人们夜行的时候要防备老虎,草高林密的地方,黄昏后就没有敢行路的。某少年,在岳山住,迫于生计,经常很晚才回来。

一天晚上,他手持一盏灯笼,在树林中穿行,于万籁俱寂中忽然听到草丛间有沙沙的声音。回头看,几十步外,有两盏小灯,他明白那是老虎的眼睛。山中人知道虎的习性,如果奔逃,必然追赶。少年只好慢慢行走,一边走,一边解开衣扣,脱下长衫,挂在旁边的树枝上,把灯笼也挂着上面。自己躲到暗处,爬上一棵大树。

老虎到了挂衣服的地方,停下凝视了很久,好像很疑惑的样子。接着就轻轻抓了一下长衫,然后再凝神观察,见长衫不动,又抓一下。这样反复了三四次,偶然碰到了灯笼,灯笼坠地,烧着了纸外壳,火焰一下窜起来。老虎大惊,跳起来狂奔而去。

故事:古代志怪故事——遇巨物三则(蛇,虎,蜈蚣)

少年赶紧下树,全力奔逃到了渡口,有艘小船停泊在那里。少年一跃上船,桨被船家收起来了,他就从船上找了块木板,勉强划到对岸,看到路旁的民宅,敲门投宿。

【原文】休宁多山,夜行惧虎。榛莽阴合处,行旅相戒,黄昏后无敢就道者。有少年某,结庐曰岳山,身多营乾,不能无晚归。

  一夕,手一笼灯,夜返,踽踽林薄中,万籁俱寂。忽闻石磴间橐橐有声,回首见数十武外,两睐朗若双灯,知为虎至。山中人习知虎性,急窜必当急追。不敢一步趋脱,只自缓行徐踱,而一手执灯,一手解钮,暗褪长衫,就道旁矮树低挂枝头,并灯悬其上。己则暗闪向近处,择高树盘旋以登,伏而伺其所作。

  虎徐至挂衫处,即停趾凝睇,若有疑状。以爪爪衣,仍卓立以视;又爪之,如是者三四作。偶试爪触笼灯,坠地,纸灼其焰猛起。虎大惊,狂奔以窜。少年始脱,井力趋逃至野渡。有虚舟横岸侧,跃而入。无为用楫者,乃脱板为桨,荡之以渡。不敢更前,觅路旁茅舍,扣门投宿焉。


蜈蚣

故事:古代志怪故事——遇巨物三则(蛇,虎,蜈蚣)

县里人吴蕉圃,从墨仙明府去四川赴任。拉行李的车落在了后面,他和几个人骑马先行,夜宿一个荒村古刹中。

第二天,赶上下雨,就从附近民家买鸡一只,入锅烹之,锅盖覆其上。大家等待鸡熟无聊,就打开始打纸牌。其中一个人回头看火,发现锅盖缓缓腾空而起,到了半尺多高,就又落下来,反复再三。这个人心里疑惑,急忙让大家观看,众人都非常惊异。

正要靠近锅子去看,忽然看到房梁上有个大蜈蚣,脑袋像升那么大,正探头吸气。众人大惊,狂奔而出,人声嘈杂,蜈蚣也缩了回去。大家不敢吃那只鸡,扔到了外面。这天晚上,另外找了个地方过宿,惊魂未定,坐在一起,等待天亮。

【原文】邑人吴蕉圃,从其家墨仙明府之任四川。车行落后,联辔仅数人,益以御人驺子,行道亦颇不寂寞。一日,因赶站不及,于荒村中觅一古剎,而投宿焉。

  次日,值天阴雨,车不得行。饭筵小饮,苦市远,无兼味侑觞。山家长物,惟桑阴篱落间鸡群繁衍。因掷钱得鸡一具,割而烹于鼎,盖覆其上。穷途闷坐,无所消遣,乃三四人团聚一席,斗牌为戏。有上座者,偶侧首,凝注爨火。见鼎盖忽腾而起,高及尺许,则仍堕鼎上,再起再堕。心异之,急呼同座者觇其异,则起堕一如前状。一时大相惊怖。

  方将往窥于鼎,忽仲首见梁上有蜈蚣,头大于升,探首向鼎,吸而起其盖。众皆狂骇,不敢停趾,踉跄而出。人声嘈杂,蜈蚣亦缩首以入。鸡无敢食者,悉举而弃诸野。是夕,俱择行厨远处,环坐以待漏。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