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许建国和246个问题家庭(中篇)

 老玉米棒 2020-05-14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4月25日07:44 三秦都市报

  8岁男孩不会站着小便

  2003年2月,从河北老家返回西安的李先生和妻子领着8岁的儿子俊俊上门求助。俊俊上学前在老家小县城度过,2002年来到西安上小学。起初俊俊出门总是拉着大人的手往后缩,表现出胆怯的表情,大人也没在意。到了学校,老师反映俊俊“离群”,这才引起了家长的关注,怀疑儿子在性格发育方面出了问题。妻子领着俊俊回避后,父亲咨询:“我儿子不会站着尿尿,在家里又说又笑,胆子大得很,可一出门胆子就变小,见人就躲,在学校里老是一个人呆在那里,不找同学说话和玩。”

  许建国详细了解了俊俊的成长历程后,告诉这对夫妻,小俊俊7岁前一直跟着母亲、奶奶、姐姐生活,缺少“男人教育”。她们怕这个宝贝男娃出事,基本上是把“孩子关在家里”。这种“封闭式”的“全女性化”教育,久而久之使孩子在性格、心理、生活习惯上“女性化”。至于其“在家称霸王”的性格,那是母亲和奶奶一味“宠惯”的结果。许老师看他们没理解,就接着讲了一个电视连续剧中“山外的女人是老虎”的故事,使这对父母悟出了其中的道理。

  点 评

  人生成功与否,取决于两大要素:一是遗传,二是环境,生存环境、教育环境、文化环境、学习环境……古今中外,婴儿被哺乳期母狼叼去抚养,再回到社会无论用什么方法都不能使其成人的事例就验证了这一点。

  关在家里——这是封闭

  与世隔绝——淡化了人的社会性。

  全是女性——这是榜样,是对儿子的示范教育——淡化了男性特性。

  于是,儿子变“怪”了。

  当今社会,生活水平的提高,却使子女走进了“鸽子笼”,子女外出玩耍又被父母误解为“野了”,强行“关起来”自然使子女感到压抑,时间久了,又必然“逆反”,彻底不回家。如此恶性循环,岂能不出问题?

  放得开,收得住,做到这一点确实很难。但为了子女的未来、为了家庭幸福,父母必须理解这一点。

  女儿交男友妈妈暗跟踪

  2003年秋天,灞桥区街道办一位母亲找到许老师这里,哭成了泪人。她向许老师倾诉,16岁的女儿写情书,还常和男生来往。她管教女儿,女儿还手打了她。

  这位母亲拿出一张纸念道:“你走,我不送你。你来,我在风中等你!”念完,这位母亲说她的女儿欢欢在日记本里写了许多这样的“爱情诗句”。可女儿不承认早恋。她暗暗跟踪,发现和女儿欢欢经常来往的男生不止一个。许老师听到这里,从书柜里找出一本书,“你瞧瞧,这句诗和你女儿写的‘爱情诗’是否一样”欢欢的母亲一看,瞪大了眼。这句是徐志摩的诗。

  欢欢母亲又反映,她这个当妈妈的从未真的用劲打过女儿,可女儿却敢还手,将她的额头打破出血后反而说:“妈呀,你应记住这次血的教训。”许老师感到欢欢的问题严重,立即赶到欢欢的学校了解她的表现,得到的反映却是欢欢学习刻苦、尊敬师长、活泼开朗。这是怎么回事呢?许老师在双休日约来欢欢,弄清了原委。那天,母亲跟踪她被她发现,她故意装出和男生特别亲近的样子,当场被妈妈“揪”回家。妈妈左右开弓打她耳光,还抓起了笤帚打她。她上手夺笤帚,推倒了母亲,母亲的头被磕在桌子角上出了血。

  许老师当着欢欢的面指出妈妈不对的地方后,又指出欢欢身上不对的地方。这时,这位母亲完全接受了许老师的观点:无端怀疑、简单粗暴,差点毁了这个家。

  点 评

  少男少女之间的情感——不论是友情,还是“爱情”,都是人类情感世界里最纯真的情感。应该说,这种现象的出现,既有理论上的参照,也有实践中的依据。况且,子女情感方面的问题比起成人社会里的婚外恋、情人现象、重婚犯罪以及关系暧昧等问题,恐怕要单纯得多。

  问题全在于父母应该怎么面对。一切非正常的情绪与方法却只能激化矛盾,使问题升级。

  关键在于理解和信任,同时又要指导和帮助。要指出一个未成年女性在不应该的时间里不应该为一时的冲动付出自己的处女膜,不然,它是要你付出自己少的可怜的那么一点点“人生成本”。感情是一种“高消费”,而自己却是“低成本”。

  营造一种宽松、健康的家庭情调,建立平等信任的人际关系,这类问题要么不会发生,要么发生了也不难解决。

  一母亲大年三十写信求助

  2005年2月,许建国收到一封一位母亲大年三十晚写来的求助信:

  尊敬的许老师:

  您好!真诚希望得到你的帮助,使我们能够教育好子女,让他们成为对国家和社会有用的人。

  我和丈夫都是下岗职工,下岗后,我们靠卖凉皮养家糊口。儿子韩逸飞,现是西安×中高二学生。我们管孩子,把竹竿都打劈了,可这孩子仍改不成了打游戏、说话不算数的毛病。

  2003年韩逸飞开始上高中,成绩退到班级末游。我看到他多门功课不及格,气得打了他一顿。他写了保证书,保证第二学期进步到前20名。可放假时拿回成绩单,我却发现他又是多门不及格,并骗我说他考了班级18名。假期,我碰到他老师,一问才知道他是38名。回去后,我气不打一处来,劈头盖脸又揍了他一顿。他说怕挨打才说谎的,并再次写下保证书:不再打游戏,不再说谎。高二开学后,我们忙着做生意,每天给他5元午饭钱。谁知他拿这些钱都去打了游戏机。生意难做,我们辛辛苦苦在外挣钱,他不好好学习,却这样浪费钱,我和他爸商量让他也“受受苦”,每天让他带两个馍去上学。一星期后,我到学校打听,老师讲他这一周上课知道用功了。我很高兴,回家后奖励给了20元钱。半个月后,他说老师病了,想和同学们一块去看老师,我就给了他30元钱。你猜咋的?他是骗钱去打游戏。没等我动手打他,他左右开弓,自己打起自己的脸来,痛哭流涕地保证再打游戏叫我们剁了他的手。可没过几天,他又去打游戏,被我从网吧抓了回来,这时,他的成绩已倒退到班里倒数第二名。无奈,我们停了生意,租房住在学校附近监督他。可他的成绩仍没有上去。我们天天晚上盯着他学到晚12点,他总是说许多题他不会做……

  许老师,这样的孩子你见过吗?我们究竟该咋办?

  一位学生家长:蒋秀琴

  2005年2月7日

  大年初二,许老师收到这位母亲的求助信后,心情久难平静。饭后,他召集儿女讨论这件事,儿女们你一言我一语帮助整理出了这位母亲的3条失误:1、孩子聪明,过早上学,导致孩子学习跟不上,父母决策失误。2、父母忙生意,平时教育引导帮助改正不够,出了问题非打即骂,伤了孩子心。3、过分重视名次,儿子进步小,没有达到理想预计目标,怕挨打而说谎。说谎是父母逼出来的。孩子基础差,家长硬用“持久战”施压,夜间睡眠不足,白天上课打瞌睡,错失学习良机,孩子学习成绩自然提不上去。可谓“本末倒置”,又使孩子失去了学习的兴趣。

  点 评

  每年高考,我们设置的程序,出现在孩子们面前的是倒计时,警车送迟到的考生、层层设卡、面目严肃的监考,一片高度紧张的气氛。然后,开考前,监考又无限深情地告诉学生:“大家不要紧张。”

  其实,如此幽默的做法在家庭教育中同样存在。用暴力支撑子女的学习,用训斥笼罩着子女的生活,用逼压操作着子女的行为,然后再问子女:“学习成绩为什么上不去!”这也够滑稽的了。

  父母和子女是一个天平的两个盘:平衡才能和谐,和谐才能舒适,舒适了,才可能为孩子创造出一个能够提高分数的生存环境。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