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案例」不上学、混社会的初中男孩,还能变优良好少年吗?

 扶禾心理教育 2020-05-14

本案例已通过家属及本人同意公开

学生背景

詹同学(化名),15岁,男孩,初三,半年未上学,染发,打架,去酒吧,交友社会不良青年。

父亲常年不在家,妈妈很仁慈,仁慈到孩子把自己气哭。

所以詹同学抓住妈妈的软肋,和妈妈发脾气,久而久之便学习下降,然后三天一去学校,两天不去学校,随后就完全不去学校。

去酒吧,夜不归宿,打架喝酒抽烟,昼夜颠倒。妈妈狠下心送到扶禾教育。

问题分析

1、从小环境的惯养:不要求其有规则意识,规则意识差,“只要孩子开心,什么都可以。”

2、妈妈的无限仁慈,纵容了其坏习惯的养成,开始为所欲为。甚至身体力量超过妈妈的时候便开始打骂妈妈。

3、校外快乐事物的吸引和学习上感觉困难,便转向校外。

扶禾心理教育调整方法

扶禾心理教育独创“3+X”教育转化体系帮助孩子在心理和学习等方面进行有效转化,由专业团队执行转化方案。

24小时无缝陪伴,言传身教,营造良好教育环境,境教>身教>言传。让孩子养成深植身心的好习惯。

 调整重点

学生不上学的行为的类型

1、玩乐型

这类学生由于父母的过度宠爱和放任而养成了自由散漫、贪玩的不良习惯,同时他们虚荣心强,追求享乐,害怕艰苦的学习,而家庭往往就成为不上学的“避风港”。

2、叛逆型

追求独立是学生心理发展的一大趋势,如果父母对子女的期望过高,在家庭教育中采用高压措施,老师不尊重学生的成人感和社会交往的基本需要,学习中干涉太多,都会挫伤学生的自尊心,引发其叛逆心理。

不上学的行为可以视为学生反抗成年人管束、展示独立自我的一种形式。

3、心因型

这类主要是由于学生存在心理疾患或人格偏差造成的。一般而言,经常不上学的学生大多心理健康水平和自尊水平较低,呈现内向、情绪不稳定等心理特征。

詹同学是属于玩乐型,调整重点在于心理辅导情绪管理、亲子关系的处理、文化课的辅导和行为的矫治。

1、情绪管理

影响詹同学的情绪的要素主要有两个:激发事件(环境)、个体信念,那么要如何针对性的采取措施呢?

针对詹同学的情况,他需要改变环境和改变自己。

  • 改变自身状态

  • 改变所处环境

  • 改变注意力焦点

  • 改变自我信念

  • 倾诉和交流

2、文化课补习

老师和孩子共同寻找学习成绩下降的原因,由于对学习没有兴趣,成绩下滑后,也失去了对学习的信心,自暴自弃,甚至放弃学习。

最根本的目的是培养詹同学对学习的内在需求,激发他自主学习的内在动机,期间专业老师对其进行1:1文化课辅导,激发詹同学的学习兴趣,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基于孩子的基础,对詹同学进行1:1辅导,6个月的时间让詹同学逐渐找到学习兴趣和学习的动力,学习成绩也突飞猛进,并逐一恢复了学习的信心。

2、行为矫治

行为矫正,目的是矫正问题行为,或者巩固发展正常行为。

行为矫正,主要是根据学习原理(行为学习理论或认知学习理论)处理问题,从而引起行为改变(矫治不良行为和增强良性行为)的一种客观而系统的有效方法。

  1. 立足于培养自主性、主体性的观点,加强对学生的指导

  2. 通过适当的集体生活,培养学生良好的人际关系

  3. 改变学习方法及指导体制

  4. 启发他们的自觉、自制,培养其自立、自律、自强的能力

  5. 采用契约法进行厌学心理矫治

调整效果

在扶禾教育6个月的培养和转化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非常后悔自己那些痞气和打架行为。

现在能够很好的控制住自己的脾气,遇到矛盾能合理的表达自己观点,做出合格的行为,不再乱发脾气,与同学们和谐共处、互帮互助。

明白了母亲的慈爱是自己的财富,为自己欺负母亲流下悔过的泪水。

也树立梦想,践行梦想。一对一文化课补习,查缺补漏,迅速补上了以前由于不去学校而落下的课程。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