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摄影】残破古书,在兰州,竟获得新生,他们是怎么做到的

 陇史荟王文元 2020-05-14

   文|图   裴强

揭秘古籍修复 找寻文明记忆 

      甘肃省古籍修复中心,修复人员何谋忠小心翼翼地摊开一页焦黄的古书,上面已经被蠹虫蛀得千疮百孔,半页书破如剪碎的窗花。她手持小镊子,像拼图一般,一点一点将碎片复位、对齐。


     一本本古籍记载着一段段久远的历史,承载着厚重的文明记忆。但随着岁月流转,虫蛀、鼠啃、霉蚀、老化等问题,威胁着古籍的“健康”,于是古籍修复师应运而生。在兰州,有几位专门修补古籍的人,他们将一本本已经破碎不堪的书记古籍、拓片等一点点尽量恢复和保持原来的面貌,使其“延年益寿”。

       近日,记者探访甘肃省古籍修复中心,见证古书“医生”妙手回春让古书复活的绝技。甘肃省古籍修复中心这个团队,一直默默救治着众多濒临灭毁的古书。


       拿起毛笔,蘸点特殊的糨糊,往一个虫洞上轻轻一点。随即左手拿过一张绵纸,把纸的边缘贴在虫洞上,右手食指按住,左手微微施力一扯,一片小小的绵纸就补在了虫洞上。纸片的大小、形状,居然能和不规则的虫洞相差无几。

     锤子、剪刀、镊子、棕毛刷等各种工具摆在面前,毛笔不时的沾点面浆,又小心翼翼地在古书破损的地方刷一下,然后用竹质纸把破损的地方补上。这就是鲜为人知的修复古书籍的工作。


     据修复人员介绍,古籍最常见的损坏问题主要有虫蛀、鼠啮、霉蚀、粘连、酸化、老化等。有的书籍封面和内页或被虫蛀、或被鼠咬,留下大小不一的书洞,不少书籍字迹缺失。

     修复时,要把古籍书页一页页拆下,然后反面朝上,用毛笔蘸上糨糊,把色泽相近、专门留下来的旧纸粘到破损部位,再把多余的边角撕下,叠好后再压平。王珂说,古书典籍是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属不可再生资源,一册古书的修复,从分页到最后装订要经过溜口、闷水、倒页、折页、钉纸捻、齐栏、修剪、锤平、压平、下捻、装书皮、打眼穿线、等几十道工序。


      每个细节都要小心翼翼,任何一个环节出问题都可能前功尽弃。一般破损比较严重的古籍,每天每个修复师能修复一两页就算不错了,而破损较轻的每人每天也只能修复8到10页。“看似这是一个简单的工作,但是需要极大的耐心和细心”他说“古书籍是宝贵的财富,却因时间久远、虫蛀、脆化、絮化、线断、纸捻断失等问题遭受破损,很可惜。我能一点一点的把它修复,感到很高兴”。何谋忠这样评价自己的工作。


下面是读图时间,看看,

那些线装书,究竟是如何新生的:

图一工作室里他们将一本本已经破碎不堪的书记古籍、拓片等一点点尽量恢复和保持原来的面貌,使其“延年益寿”。


图二揭秘古籍修复,找寻文明记忆。

图三工作人员正在修复古文书。 

图四即使已经“千疮百孔”,但只要巧手慧心,相信定能修复好。

图五根据古籍不同的材质和破损程度,制定不同的修复方案,就像医生针对不同的病人制定不同的治病方案一样,每一个步骤都同等重要。

图六那些虫蛀、粘连、脏污的古籍正等待着有人赐予它新的生命。

图七修补要精确到毫米,稍有不当,就会造成二次破坏,整个工作室里都静悄

悄,唯一能清晰听见的是锤平修补好的古籍时,传来“咚咚咚”的声音。

图八修复好后,再晾干,装订,才算完成修复,整个过程都是纯手工操作。

图九古籍修复的工具。

图十修复中心,尚未修复的古籍破损严重。

图十一每一次修复的东西只能修好,不能修坏,几十道工序,每一道都必须小心翼翼。

图十二在仔细地修复古籍,用镊子夹细小的纸片修补古籍残缺的地方。

图十三由于破损严重,他一个人花好几个月才修复完。

图十四对修复好的古籍拍照存档。

图十五古籍修复是一个寂寞的行当,外行看不懂,同行又太少,连交流经验的机会都屈指可数。

                                                                 本文作者裴强 特授权刊载


       各位朋友:您的学识、见闻、经历以及与之有关的文字,正是我们所需要的:

  1. 史地:与西北历史、地理有关的新观点新发现;

  2. 文学:诗歌、散文、小说等文学作品;

  3. 收藏:藏品故事、藏品研究、真伪识别;

  4. 艺术:书画、摄影、雕刻等的创作体会及作品;

  5. 书介:各种图书的推荐及评论

  6. 体验:各种体验类文章,如登山、饮食、手工、养殖等等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