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妙手“书医”延续文化记忆

 智能人做超人 2020-07-22


  卷帙浩繁的古籍记载着中华民族的文化精髓,延续着中华文明的历史脉络,这些文献资料本身又是十分珍贵却非常脆弱的文物。经历火烬水浸、虫蛀鼠啮、人祸兵灾,流传至今的古籍依然要对抗各种“病症”的侵蚀。到了修复人员的手中,伤痕累累的古籍才得以延长寿命,重新焕发生机。
匠心 慢工出细活
  “作为安徽省古籍收藏数量最多的单位,安徽省图书馆拥有古籍线装书34万余册,其中善本3万余册。 ”省图书馆历史文献部副主任常虚怀说,古籍属于不可再生资源,一旦毁坏就不能重现,及时修复是对古籍进行原生性保护的最主要办法。
  “在本馆所藏古籍中,三分之一有破损,十分之一、也就是3万余册亟待修复。 ”80后臧春华是古籍修复小组资格最老的一名员工,小组现有5名专职人员和3名兼职人员,即使每天修复一册古书,修完3万余册书也需近百年。古籍修复是慢工出细活,不能强赶进度。碰上破损严重需要大修的书,前后修复时间可达1个月。业内曾经估计,一个修复人员在一生职业生涯中,最多修复800册古书。
  拿到一本待修的古书,首先要分析书叶的材质和破损状况,然后根据实际情况制定修复方案,在具体的修复过程中,需要用到揭、补、托、镶、衬等多种技法。臧春华至今记得2013年修复善本《正德三年进士登科录》的经历:“这本书全国只有两部,距今有500多年历史。参照《古籍特藏破损定级标准》,该书定为二级缺损,四级霉蚀、絮化、书口开裂、撕裂、虫蛀,五级书衣破损、线捻断损,此外还有受潮、水渍和脏污现象。经过分析破损状况、查找资料、制定方案、选配纸张、清洗书叶、修补书叶、书皮及托纸、装订书册、修复残片、制作函套等步骤,前后断断续续历时近一年。”
  明代周嘉胄在《装潢志》中提出,修复古籍“须具补天之手,贯虱之睛,灵慧虚和,心细如发”。易言之,一个合格的古籍修复工作者必须具有能补天的技术、箭穿悬虱的眼力,并聪慧耐心、一丝不苟,即是所谓“良工”。修复古籍需要与时间赛跑,但其过程却要求修复人员慢下节拍,专注于每个细节。
  “在快节奏的生活里,只有保持平静的心态、耐得住性子,才能安心坐下来和古籍对话。”生于1993年的张文文是年龄最小的修复人员,去年底才加入古籍修复小组。“现在流行一个词叫‘匠人精神’,就是将一项简单的工作做到极致,对于古籍修复而言尤需如此。 ”
技艺 融古而汇今
  7月22日,大暑,高温加上梅雨季残留的湿气,令合肥城分外闷热。古籍保护要求恒温恒湿,古籍修复室因此“沾光”,得以保持相对清爽的环境,这也算是给工作人员一点意外的“福利”。
  入职古籍修复小组刚满半年的蒋云,将一张书叶平铺在工作台上,用毛笔蘸上稀浆水,顺着虫蛀的裂缝轻轻抹匀,然后用镊子夹起一条狭小的溜口纸,小心翼翼地粘在裂缝处,再用纤细的手指轻轻抚平,一道裂缝便恢复了平整。
  “毛笔、镊子、剪刀、锤子、尺子,这些都是修复常用的工具,至于浆糊和纸张更有讲究。”蒋云说,浆糊一般由去筋的小麦淀粉调制而成;纸张则大致有麻纸、皮纸、竹纸、草纸、混料纸之分,都由传统手工抄制而成。 “化工原料制作的浆糊、纸张含有酸性物质会伤害书叶,因此修复古籍一般选用天然材质,这样修复方法可逆,后期如果发现问题可以重头再来。 ”
  臧春华拿起一本半指厚的 《纸谱》向记者介绍:“古人印制图书的纸张材质多样,厚薄不一。古籍修复要求整旧如旧,具体到每一册古书,要根据其纸张选择材质相同的修复用纸。 ”安徽省古籍保护中心专门采购了各种材质的纸张,国家古籍保护中心也曾赠与一些市场上较少见的纸张。
  造纸纤维分析仪能够根据纸样纤维准确测定书叶材质;纸张测厚仪能衡量书叶的厚度;酸碱度测量仪能测量书叶的酸碱度……现代精密仪器的应用为修复人员选纸提供了便利,但修复技法却依然延续着自古以来的传统。为了让新纸与古籍书叶颜色相近,修复人员还要用天然植物、矿物颜料对纸张进行染色处理。
  周嘉胄在《装潢志》中说:“古迹重装如病延医。 ”臧春华对此深表认同:“修复古籍就像为病人医治延续生命,修复人员就如同古籍医生。”断线、破皮、圆角、虫蛀、鼠啮、烬余、水浸、霉斑、糟朽……这些都是古籍的“病症”,针对不同“病症”,修复人员要开出不同的“药方”。 “没有两本古书修复经历完全一样,每修复一本古书都是一种对技术的全新考验,修复难度越大,这种感受也就越深。 ”
传承 专业求精深
  古籍修复技艺在我国有上千年的历史,北魏贾思勰在《齐民要术》中记载“书有残裂,郦方纸而补”,这是目前所见关于古籍修复最早的记述文字。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古籍修复技艺在近代曾经形成流派纷呈的盛况。
  “各流派都有自己的拿手绝活,比如京派的‘珠联璧合’、蜀派的‘借尸还魂’、津派的‘千波刀’等等。 ”臧春华毕业于金陵科技学院文物鉴定与修复专业,属于学院科班出身,没赶上传统师徒授受的时代,自然难以归入流派传承谱系。 “不过,学院教育海纳百川,打破了流派界限,反而更能融汇各家之长。 ”臧春华说。
  安徽省图书馆古籍修复工作的历史,最早能追溯至上世纪30年代的安徽省立图书馆时期,那时馆内便设有装订室负责书籍修整,怀宁人孙荣华是省图有明确记载从事图书修整装订的第一人,他的资料照片如今挂在古籍修复室的墙上。由于一度缺少专业人才,省图的古籍修复工作时断时续,1996年之后甚至中断长达10年之久,直到2007年全国启动 “中华古籍保护计划”,省图才重启古籍修复工作,臧春华也是此时来到古籍修复室。
  “现在古籍修复小组5名专职人员全部是80后、90后,清一色的专业院校毕业生,已经基本解决了缺少专职修复人员的问题。”臧春华说,为了培养人才,省图一方面不断请其他单位专家前来指导,一方面将自己的工作人员送到国家图书馆等单位接受培训,这些年轻人将在不远的将来挑起省图古籍修复工作的大梁。
  作为新人,张文文半年多来修复了《吕氏春秋》《桐城姚氏诗钞》两部古籍共4册书,这些书略有虫蛀鼠啮,修复难度相对较小。她认为:“修复古籍的经验需要逐步积累,在校期间的实习经历远远不够,这是一个由易到难、循序渐进的过程。 ”
  “稳定古籍修复队伍需要有计划、有目的地培养具有专业文化知识和技能的人员。 ”省图书馆研究馆员朱开忠认为,传统古籍修复技艺主要依靠经验,如今要在汲取前人经验的基础上,将传统技艺与现代科学技术结合起来,使古籍修复走上科学化、系统化、标准化的道路。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