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胃溃疡的早期症状 如何预防胃溃疡

 山水书阁 2020-05-14

  患上胃溃疡是一件非常痛苦的事情,因为胃溃疡患者在吃过饭后会非常的痛苦,那么胃溃疡的早期症状有哪些呢?为什么会得胃溃疡,胃溃疡是什么原因导致的?胃溃疡吃什么食物好?下面就让小编带大家了解一下吧。

  胃溃疡的早期症状

胃溃疡的早期症状

  1. 胃溃疡是一个慢性的进程。它不像痢疾、霍乱这些突发性的疾病、病来如山倒,许多患者往往是在几年乃至几十年当中都没有任何显着的消化道症状,或许症状很细微,以至于完全没有被患者本人所发现。

  2. 如果胃溃疡的症状能够为患者所察觉,那么主要的表现就是上腹部的疼痛。这种疼痛的性质多样,有可能是像火烧的热灼感,有可能是像刀割的剧痛……每个患者的感受不尽相同,但一般来说疼痛感都是呈现持续性的。

  3. 胃溃疡的症状并不是一向不断地在发生。而是会在接连一段时期的发生之后又迎来一段时期的缓解。无论是发病期仍是缓解期,时长都不是固定不变的,不能混为一谈。

  4. 在季节更替的时候要特别注意,无论是身体的疲劳还是情绪的波动,都很容易会诱使这种疾病的疼痛发作。

  5. 胃溃疡的疼痛有着特有的规律,简单来说就是三个字:饭后痛。一般在吃饭后一小时左右,疼痛出现,大约经过一两个小时就会慢慢缓解。只要是在发病期,这种情况就会不断出现,表现为进食-痛-缓解-再进食-再痛-再缓解……

  6. 大部分的患者都会有这样的症状。除了一向无症状的患者外,还有少部分患者只会有隐隐作痛的感觉,而这种痛苦并没有什么规则可言,因而简单被忽视。

  7. 除了有上腹部疼痛外,患者还有可能会出现腹胀、反酸、嗳气(打嗝)等其他消化道症状。

除了有上腹部疼痛外,患者还有可能会出现腹胀、反酸、嗳气(打嗝)等其他消化道症状

  胃溃疡吃什么食物好

  1. 平时的食物本身要容易消化:清淡的、不油腻的、纤维素少的、软一点的。如水果、青菜、豆腐、绿豆粥、鲜奶、馒头、各类蛋、等等。

  2. 注重平时营养的补充,在保证身体足够热量摄入的同时,减少胃的工作量。多吃些高蛋白食物及高维生素食物,保证机体内各种营养素的充足,防止贫血和营养不良,如瘦肉、鸡、鱼、肝肾等内脏以及绿叶蔬菜、番茄、茄子、红枣等。

  3. 当胃酸分泌过多时,可喝牛奶、吃馒头或面包以中和胃酸。当胃酸分泌减少时,可用浓缩的肉汤、鸡汤、带酸味的水果或果汁,以刺激胃液的分泌,帮助消化。

  4. 多进食健胃的食品,譬如多吃乳酪(乳糖不耐的人可以喝)、牛蒡、木瓜、木耳等,馒头可以养胃,不妨试试作为主食。

  5. 胃溃疡食疗茶:蜂蜜、红糖适量、红花5克。将红花放在保温杯中,沸水冲泡,盖好,经泡10分钟后,随即调入蜂蜜、红糖,趁热饮服。此茶具有和胃利肠、止痛祛疡效果。

胃溃疡食疗茶:蜂蜜、红糖适量、红花5克。将红花放在保温杯中,沸水冲泡,盖好,经泡10分钟后,随即调入蜂蜜、红糖,趁热饮服。此茶具有和胃利肠、止痛祛疡效果

  6. 胃溃疡食疗菜:鲫鱼1条(约250克),去鳞、鳃及内脏,洗净,生姜30克洗净,切片,桔皮10克、胡椒3克,共包扎在纱布内填入鲫鱼肚中,加水适量,文火煨熟,加食盐少许,空腹吃鱼喝汤,几次后效果很好!此菜具有治胃寒痛效果。

  胃溃疡是什么原因导致的

  1.生活因素:生活因素是导致胃溃疡发病的主要因素。不注意饮食卫生、偏食挑食、饥饱失度、过量冷食或冷热混食,或喜吃辣椒、浓茶、咖啡等刺激性食物,均可导致胃肠消化功能紊乱,胃液分泌失衡,引发溃疡病。

  2.遗传因素:胃溃疡与家族患病史有关,尤其儿童溃疡患者有家族史者可占25%-60%。

  3.病菌感染:据近年有关学者研究发现,有些胃溃疡是由细菌感染引起的。其中常见的是幽门螺杆菌,有害菌在体内大量繁殖,会造成微生态平衡,从而引起胃溃疡病发。

  4.精神因素:胃溃疡是一种典型的心身疾病,心理因素对胃溃疡影响很大。精神紧张忧虑、多愁善感、脑力劳动过多也是本病诱发因素。

化学因素:长期饮酒、吸烟或长期服用阿司匹林等非甾体抗炎药也容易刺激胃黏膜,导致胃溃疡发病

  5.化学因素:长期饮酒、吸烟或长期服用阿司匹林等非甾体抗炎药也容易刺激胃黏膜,导致胃溃疡发病。

  总结:通过上文小编的介绍,相信大家对胃溃疡的早期症状也有了一定的了解了,患有胃溃疡的患者在早期的时候会出现胃部饭后痛的现象。患者在平时需要吃一些清淡的、不油腻的、纤维素少的、软一点的事物。希望小编的介绍对大家能有帮助。

(2017-11-21  来源:民福康健康)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