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时光笔记——夏商周,礼制的天下

 星河岁月 2020-05-14

夏商周三代放在一起讲,是上古时代,又叫先秦时代,因为周朝分为比较强势集权的西周和比较弱势分权的东周,东周时天子已经无法号令天下,中国进入第一个分裂战乱时期,孔子说“礼崩乐坏”,就是说东周的情况。东周跟春秋战国有一段时间是重合的,一开始强大起来的各国还要伪装一下尊重周天子,但实际上已经不朝贡,就是不给天子钱,不听天子话,然后暗地里互相争斗,谁都想得九鼎号令诸侯,这情况一直维持到公元前256年,秦灭东周,撕破脸皮了,周朝正式宣告结束。而战国时代愈演愈烈,六国都想打败其他国家,做老大,直到秦始皇统一六国,公元前221年称帝,再次进入中央集权时期。所以夏商周春秋战国时期统一都叫先秦时代。

夏商周三代的时间,有几种不同的说法,有一个臭名昭著的夏商周断代工程,给出了一个时间表,但大家又都不认可,觉得它缺乏依据,主要是夏朝的时代,和商朝的时代,缺乏记载,考古出土遗迹又不确凿。业余爱好者不用太纠结,就记住公元前2000年到公元前200年,这样好记一点。再记住一个规律,夏朝400多年,商朝600多年,周朝800多年,2468,四个数字就概括了。为什么越来越长?其实不是的,要分开看周朝,西周前1046武王建朝,定都镐京(西安),前771平王东迁洛阳,直到前256东周亡,只有300年统一,500年都是分散的,所以最强大的是商朝。

夏商周三代,史书记载的事实少,神话多,即使结合考古发现,也只能推测出社会演变的大概,

Fuck,后面一千字我刚刚写好了但电脑崩溃了,没保存,大概就是讲三皇五帝的更替,夏朝建朝是从禅让制到世袭制的转变,分封制、奴隶制、井田制奠定中国四千年土地制度基础,礼制产生,昭穆制度,然后商朝重要遗址的发掘过程,讲到甲骨文。中间这部分我心情好了再重新补,心情不好就算了。现在从甲骨文接着讲。文字的出现我觉得最重要,第一个讲。

甲骨是两个东西的合称,龟甲和牛肩胛骨,是商朝占卜后刻下来的记录文字,金文是刻在青铜器上的记录文字,两者内容略有区别,但大都是国运、战事、天时等国之大事。最早发现甲骨文的是王懿荣,搜集甲骨文的是刘鹗、罗振玉(期间英美加传教士和一些日本人,低买高卖,卖出国很多,不评价),王国维、郭沫若、董作宾都对甲骨文有过研究,但殷墟大规模出土后主要研究并出版系统著作的有容庚,商承祚,陈梦家。容庚的《甲骨文概况》,商承祚《殷墟文字类编》,陈梦家《殷墟卜辞综述》。陈梦家是被严重低估的历史学家,浙江人,生于南京,在南京长大,读书,早年写诗,后来投身古文字学研究。他年轻时在美国讲课但没有留在美国,后来也没有去台湾,57年划成右派,66年被迫害自缢而亡。

金文的研究比甲骨文开始得早得多,最早中国的考古学可上溯到金石学,李清照的老公赵明诚《金石录》提出了金石一词,其中金指青铜器,石指石刻碑纂,金石学就是研究上面的文字。到现代考古学发展后,大量出土有铭文的青铜器,填补了很多空白。容庚有《金文编》,《商周彝器通考》,有兴趣都可以看,但没什么好玩的,要沉下心来一个字一个字对比研究。甲骨文和金文的研究一定会随着出土物的增多而不断加深。

纵观夏商周三代,有一个好玩的地方,就是他们的祖先都传说是感天地灵气而生,夏禹感薏苡而生,殷商的祖先契,是感玄鸟而生,周朝的祖先弃,感大迹而生。说明一个现象,早期人类与自然的结合还很密切,还记得岩画吗?从自然崇拜向皇权过渡时,这种“感天地而生”的故事,就很容易打动远古人,一直影响到后世,比如汉高祖斩白蛇,比如各种天降祥瑞,要干点什么事,一定要师出有名,名正而后言顺。只能说这种思维还没有摆脱远古人的自然崇拜,陈胜吴广说得好,王侯将相宁有种乎,想起义就起义,想当皇帝就说出来,不说出来人家怎么知道呢,东拉西扯造个假祥瑞,万一被揭穿,丢人。可惜现在这种造假的传统倒是流传下来了。

夏商周三代还有一个好玩的地方,就是朝代快要灭亡,就出现了一个红颜祸水,夏朝是妹喜,商朝是妲己,周朝是褒姒,中国男人的没有担当,可以说是改朝换代都阻止不了,后面有还有西施,杨贵妃,董鄂妃等等等等。实际上一个王朝的灭亡,是长期累积的结果,往往在兴盛期已经有征兆,比如大肆征战,比如大兴土木,盛极而衰,合久必分,成住坏灭,是一个自然的过程,如果一个女人就可以终结一个朝代,那中国早就是女人统治天下了。

讲完好玩的,讲个正经的。夏商周三代最值得关注的,我认为不是青铜器,因为青铜器不是一个创新,或者说不是一个完全的创新,青铜器从技术层面来讲,是非常复杂的,但是从精神层面,就是阶级礼制集权的体现,不难理解。夏商周更厉害的,是城的出现。城是什么?是人开始划地盘了,有意识的定居了,想要在一个地方绵延了。夏朝有二里头遗址,商有偃师商城,郑州商城,殷墟,周朝有宁乡炭河里古城遗址,古人们用夯土版筑的方法,造出了最早的城。虽然新石器时代晚期,半坡的半地穴建筑群和河姆渡的干阑式建筑群都初具规模,但城墙的出现,则一直到二里头遗址才确立,商城更是有明确的宫殿、居住区、作坊区等,还有护城河,是真正的封建时代的城市雏形。

从巢栖穴居到城,是人类文明的一大进步,这是只有真正的现代田野考古学才会去关注的领域,突破了对一器一物的审美和占有欲,致力于还原人类文明的发展足迹。古代的金石学也好,收藏也好,无法从这种高度去看人类文明。秦咸阳城,汉长安城,洛阳城,到唐长安城,宋东京城,元大都,明南京故宫,北京故宫,这些大城,还有许许多多的小城,有些与现代城市重合,有些已经被破坏,它们都是值得我们去好好感受的。

我去过浙江河姆渡遗址,没有什么人,但我觉得每个浙江人都应该去看看,祖先生活的地方。我也很喜欢在南京这个十朝古都寻找历史的蛛丝马迹,虽然绝大部分都没有原迹保存了,但知道文明曾经在这里,对我来说已经足以填补我对金陵的想象了。很多城市遗址,都没有人关注,故宫也只剩满清文化,那不是真正的完整的故宫,这些城市才是完整的中国文明。河南人真的要好好去看看殷商的城,陕西人要好好看看周原,西安,洛阳,开封,杭州,南京,可以看的地方太多了,不要盯着兵马俑了,不要盯着皇陵了,有时候身边的地方,就是古迹。世界上没有多少地方,值得这样怀古。

大概讲一下青铜器。青铜器早在新石器时代晚期已经出现,甘肃齐家文化有童斧铜钺铜镜,是我国最早的青铜文化。到三代以后青铜器也一直都有,但像三代这样大型、复杂、兽面纹为主要装饰的青铜文化,后面就没有了。青铜器里面要认识很多器型,去博物馆看比较好,有实用器,比如酒器觚gu、觥gong,斝jia、爵,卮zhi,有水器匜yi,盘,盉he,卣you,有炊器,有食器,有礼制用器比如鼎、簋gui,九鼎九簋是最高级别,类似俄罗斯套娃,但到了东周礼崩乐坏之后,诸侯就开始造十一鼎,反正也不讲道理了。有乐器,如钟,铙nao,镈bo,钲zheng,钟有挂着的,有放着的,然后一套的叫编钟。反正名字太多,也记不住,去博物馆看就好了。

因为有了阶级,所以吃饭、喝水、喝酒、唱歌,都开始有规矩了。商朝好酒,酒文化昌盛,总体是一个比较浪荡的王朝,周朝比较严肃,规定酒要少喝了,是比较无趣的王朝。吃饭就一个大锅煮好(簋或者盨xu或者罍lei),然后分给大家吃,也没什么调味,没有炒菜,就腌各种小菜、酱,放在豆上面,蘸着吃,要么就吃烧烤。牺牲三样,牛养猪,是献给神祗和祖先的,然后规定各种等级怎么贡献,一大套,很复杂, 主要也是穷。酒分两种,清酒和浊酒,就是里面有没有内容物,再规定一大套怎么喝,真的很烦。

乐器的话,我们是五音纯律的乐音体系,就是没有fa和xi,do re mi sol la,如果要谱中国风的曲子,就这五个音来回搞,就很中国feel。礼乐是大型活动才奏,钟鸣鼎食是这么个意思,Duang Duang Duang的,弦乐嘛,靡靡之音,就是小情调小情趣,所以自古弦乐不登大雅之堂,君子私交,抒情畅意,跟诗与词的区别差不多,所以人的需求从那时就分公私了,太公就没有情调,太私就没有规矩,很难平衡。

最后讲一下夏商周的葬制,大部分是土坑竖穴墓,夏和周的陵墓都比较朴素,商的陵墓则较多形制,可能也是发掘的比较多的,一般考古上会根据墓道、墓葬区域大小、墓室大小、陪葬品、棺椁等来判断墓葬的等级,等级越高的,越有可能是王侯陵墓。三代关于墓葬形制都有严格规定,但也不排除区域性的差别。陪葬品里有玉器,青铜器,陶器、兵器、陶俑、车马俑、动物、奴隶等等,根据等级来安排,棺和椁的木材也有等级差别。

关于人殉陪葬,三个朝代不太一样。夏朝相对来说比较朴素,而且没有大型陵墓的考古资料,研究较少,但也有人殉。而商朝因为阶级和奴隶制的发展,有发达的陪葬制度,活人殉葬。其实新石器时代也偶尔有发现殉葬,但是规模不大。而商朝的殉葬,无论是史料记载,还是出土的妇好墓,都显示了大规模的人殉迹象。妇好墓16人殉葬,曾侯乙墓21人,侯家庄商王大墓164人,全部是年青女子。有些是砍头再埋,有些活埋,有些砍手脚,墓室里会有专门的区域放殉葬的人。喜欢穿越的女孩子注意了,千万不要一不小心穿越回去做了奴隶。人殉是极其残忍的,但是从中也可以看出古人的生死观,死后也要延续生前的地位与富贵,说明他们相信死并不是生命的终结,只是换一个方式换一个时空。到了周朝人殉相对式微,但还是存在的。

总结一下,夏商周时代,礼制已经逐渐完善,一方面提高了社会的生产力,另一方面也成为皇权的规范和依靠,吃饭、放屁、拉屎,睡觉、都要遵循礼制。实际上中国几千年,既没有法制,也不是人制,而是礼法宗教的结合,其中礼由人定,但礼的发展又不由人而随意改变。而宗教方面,古人们已经从自然神崇拜,过渡到祖先崇拜,祭祀是最重要的活动。到春秋战国百家争鸣,老庄孔孟,才粉墨登场,到东汉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葛洪创立道教,魏晋南北朝佛教东渡南传,中国的儒释道才成型,中国特色的宗教和思想文化才逐渐定型。一定要有时间概念,公元前1万年开始我们是拜自然的,公元前2000年我们是拜氏族祖先的,公元后2000年才拜孔老二,拜黄帝老子,拜释迦摩尼,儒释道的问题后面专门讲,曲折,可怕,讲完你肯定就不会再信教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