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铁面无私丹心忠,包公的诗,揭秘他“包青天”之名得来的奇特外因

 行走与写作 2020-05-14

     包公会写诗?也许多数人都会感到很惊呀。因为一提到包公,人们就会想到他那张眉间有一弯月牙的黑脸,电视剧和戏剧中“黑脸包公”的造型已经深入人心。

其实,包公的脸并没有那么黑,和其他普通人的脸并没有任何区别。再说包公确实会写诗,而且还写过一首拒收别人礼物的诗。

 写诗拒收别人的礼物,奇葩吧?更为奇葩的是,送礼的“别人”竟是当朝皇帝宋仁宗,包公的这种做法真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壮举。难怪他会博得铁面无私“包青天”的一世英名。

         一、包公用奇葩的拒收礼物诗,破解了晚年的一大难题

包公最闻名于世的两个特点就是,在家以“”闻名,做官以“清正”闻名。

在刚出任做官时,他就写了一首《明志诗》:“清心为治本,直道是身谋。秀干终成栋,精钢不作钩。仓充鼠雀喜,草尽兔狐愁。史册有遗训,勿贻来者羞”,来表明自己立志要做国家之栋梁、人民之清官的决心,并把它当做“为官之道”的座右铭认真践行。为官以来,他上报国家、下安黎民,铁面无私、清正廉明,以刚正不阿、执法如山的良好品质,锻造出“包青天”的千古颂名。

在做六十大寿的时候,担任龙图阁学士、开封府知府“一品大官”要职的包公,再三吩咐家人一律不准收礼,家人也谨记其训。不料第一个前来送礼的人就让包公左右为难。这个人可是北宋皇帝宋仁宗,一个千万不能得罪的主。

这份祝寿贺礼充分体现着皇恩的浩荡,前来送礼的太监很聪明,他怕包公不收礼,还随礼物附上一首诗:“道高德重一品卿,日夜操劳似魏征。今日皇上把礼送,拒之门外理不通。”

皇帝送礼这一招,确实让包公左右为难,不收下礼物是不给皇帝面子,得罪了皇帝,收了礼又破坏自己一生的为官规矩,而且上行下效,送贺礼的人就会接踵而来。

思前想后,包公还是觉得宁愿得罪皇帝也不该破例,他看着太监随礼物附上的诗灵光一闪,也挥毫题诗一首《包拯拒绝皇帝贺礼诗》,以诗拒礼。

铁面无私丹心忠,作官最忌念叨功。

操劳本是分内事,拒礼为开廉洁风。

这首诗,既破解拒收皇帝礼物,恪守自己平生铮铮誓言的难题,又成就了一段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以诗拒礼”的奇葩佳话。

  二、包公惊为天人的孝与廉,完全颠覆人们的想象

包公名叫包拯,字希仁,北宋名臣,为官清廉,史称“包青天”,由于他出任官员前以“孝”闻名,去世之后,朝廷谥号“孝肃”,可见“孝”是包公“清廉”之外的另一个被广为传诵的优秀品德。

包公的“孝”是令人叹为观止的。为了孝顺年迈的父母,他情愿放弃10年的做官时间侍奉双亲。试想官场上能有几个十年?又有几人能做到为了父母蹉跎掉10年的为官黄金时光?可包公做到了。

他29岁考中进士,朝廷授予他建昌知县的官职,但他放弃了这次任职机会,请求朝廷给他分配离家近一点的地方,好侍奉双亲,哪怕职位和资薪低一点也不在乎。

朝廷根据他的实情,改派他为和州税监,这样离家乡合肥只有100多公里,但是父母仍然不愿意跟随他到和州赴任,他就干脆放弃做官,在家精心侍养双亲,后来父母相继去世,他为父母守孝三年,孝满仍然不愿离家,经过亲友们的多次劝勉,他才下离开故乡回到京城等候差遣。

这个时候,包拯已经39岁了,10年前和他一同考中进士的人,早已经升了好几级官了。包公这种考取功名后,为了孝顺父母十年不做官的孝心一时成为美谈,并被广为传颂。

  如果说包公的“孝”举世闻名,那他的“廉”更是惊为天人。他一生从政做官26年,无论在地方上任职,还是在京城的开封府做官,其廉政和反贪行为举世震惊。

他曾在端州任职3年,端州可是出产名贵端砚的地方,每年都向朝廷进贡一定数额的端砚。从前的端州长官都多征收几十倍的砚台,以贿赂权贵,以图升官发财。但包公3年任职期满返京,自己仍无一方端砚,史称“岁满不持一砚归”,被朝野交口称赞。

在京城的开封府,那可是皇亲国戚、豪门权贵集中的地方,以前的知府,都免不了跟权贵串通关节,接受贿赂。包拯上任后,把这种腐败风气彻底肃清。

特别是打破了到衙门告状,先得托人写状子,再通过衙门小吏传递给知府的规矩,老百姓要诉冤告状,可以到府衙门前击鼓,鼓声一响,府衙门就大开正门,让百姓直接上堂控告。这样一来,衙门的小吏想要借传递诉状敲诈勒索也不成了。

 包公执起法来,那可是不惧权贵,六亲不认,铁面无私,而且英明决断,敢于替百姓申冤,令人闻风丧胆,不敢造次,故有“包青天” 之名,京城甚至流传着“关节不到,有阎罗包老”之语。
     更令人称奇的是,包公不但自己为官清廉,还立下让后世子孙清正廉洁的37字《家训》:

后世子孙仕宦,有犯赃滥者,不得放归本家;亡殁之后,不得葬于大茔之中。不从吾志,非吾子孙。

意思是包家的后世子孙做官,若有贪赃枉法者,不准再回家来;死亡之后,也不能葬于包家坟茔之中。不按《家训》行事,就不承认其为包家的子孙。

这份《家训》不仅写在纸上,而且立碑刻石,竖于正房的东墙上,永远警示后人,这样的《家训》,也只是绝了。

难怪宋朝的文坛领袖欧阳修赞扬包公“少有孝行,闻于乡里;晚有直节,著在朝廷”。

  三、 成就“包青天”一世英名的四大奇特外因

 世上没有随随便便的成功,一个人要获得成功,除了自身的内在原因外,还取决于天时、地利、人和等诸多外部原因。

包公能获得“包青天”之名,也不例外。仔细分析,成就“包青天”一世英名的,除了他本身的为人“孝道”和“清正廉洁”的为官志向这些内因外,还有四大奇特的外因。

01、  百善孝为先,宋朝盛行的独特孝文化

宋朝是一个经济、文化空前繁盛的奇特朝代,更是“孝”文化繁荣鼎盛的时期。从宋太祖赵匡胤的谥号“启运立极英武容文神德圣功至明大孝皇帝",到宋度宗赵禥的"端文明武景孝皇帝"的谥号可以看出,宋代统治者对”孝“有着执着的追求和渴望。

宋朝把“尊老孝亲“直接上升到了律法层面,形成"忠孝一体"的行为规范和科举重孝的独特现象。宋代推行”孝才并重“的选官制度,将孝设置为对官员考核的一项标准,并增设一门"孝悌"的考试,同时专门设置法律来惩戒不守孝道的人,也对那些恪守孝道的人进行嘉奖。

《宋刑统》明确规定: "诸告祖父母、父母者,绞。"就是说,父母在世时,不孝顺父母,诬陷父母的话,就要处以绞刑。

《宋刑统》还规定父母去世时,要为其守孝三年的丁忧制度“,在父母离世后,为父母守孝不满三年的,要被流放三千里。如果守孝期间娶妻、饮酒作乐的话,要被杖责一百,娶妾的话要被杖责七十,可见孝道在宋代简直发展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

包公那种为孝顺父母,考取功名后选择10年不做官,只为侍奉双亲的”孝道“行为,被广为推崇和传为美谈就不足为奇了。

  

02、  永恒的誓言,“太祖誓碑”给予的独特护身符

宋朝重文抑武,是历史上唯一的“君王与士大夫共治天下“的朝代,这完全得益于宋太祖赵匡胤为宋朝历代皇帝立下的永恒誓言——“太祖誓碑”。

“太祖誓碑”也叫“勒石三戒”, 是宋太祖赵匡胤在建隆三年,于太庙寝殿的夹室中,秘密立着的高七、八尺,阔四尺余的石碑上,所刻的三行誓词:

一是“柴氏(周世宗)子孙有罪不得加刑,纵犯谋逆,止于狱中赐尽,不得市曹行戮,亦不得连坐支属”;二是“不得杀士大夫,及上书言事人”;三是“子孙有渝此誓者,天必殛之”。

宋太祖赵匡胤这个“太祖誓碑”上立下的誓言,让300多年来宋朝继他之后的17位皇帝谨遵祖训不敢逾越,不但厚待周氏子孙,那句“不杀士大夫和言官、谏官的誓言”,也改变了宋代文人的命运,让他们拥有独特护的身符,为项上人头锁上保险箱,使得他们在朝堂之上毫无忌惮地直言进谏,甚至敢和皇帝对喷也在所不惜。

据历史记载,300多年的宋朝18位皇帝,只杀了一位士大夫,就是那位靖康之变之后,被金国扶为“皇帝”的张邦昌。

有了这个独特的护身符,铁面无私的包公,不肆无忌惮地直言进谏和大公无私、不惧权贵的秉公执法才怪呢。

  

  03、  遇到善于纳谏的宋仁宗,这个独特的仁治明君

俗话说“伴君如伴虎”,但刚正不阿,不懂巧言令色取悦别人的包公很是幸运,遇到的皇帝是善于纳谏、爱民如子的人治明君宋仁宗,不然的话,依他那种不顾皇帝颜面的直言进谏,以下犯上的耿直行为,早就千万次的人头不保,何来“包青天”的英明。

 在宋朝的18位皇帝中,宋仁宗是很独特的一位。他在位期间,深受宋太祖赵匡胤的影响,恪守“太祖誓言” “不杀士大夫和言官、谏官”的承诺,将“君王与士大夫共治天下“的局面发挥到极致,取得前所未有的效果。

他以唐太宗李世民为治世榜样。

唐太宗爱民如子,善于纳谏,善待敢于直言纳谏的魏征,并说: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人为鉴,可以明得失。这个人说的就是魏征,因为唐太宗能够听取不同的意见,在他的统治时期,政治纯洁,国家开放,社会稳定,唐朝成为我国历史上最辉煌的唐朝时期,称“贞观之治”。

比起唐太宗的爱民如子,善于纳谏,宋仁宗真是“有过之而无不及”,所有的官员在朝廷之上都可以直言进谏,甚至大胆争辩,包公更是在据理力争时,喷了他一脸唾沫,他也能容忍。

就因为善于纳谏的圣明,宋仁宗在位时期,宋朝经济文化科技等方面都空前繁荣,四海雍熙,八荒平静, 士农乐业,文武忠良,被称为“仁宗盛治”。

宋仁宗与包公的关系,亦如唐太宗与魏征的关系,是贤明君王与刚直谏臣的关系,他对包公的评价,就像包公60岁贺礼时太监附上的诗中说的一样:“道高德重一品卿,日夜操劳似魏征“。

  04、宋朝官员的高工资,达到高薪养廉的独特效果

宋朝还有一个很独特的现象,那就是官员的工资很高,是历史上官员工资最高的一个朝代。

提起高工资,不由让人想起2012年博鳌论坛上,因主持人的一个问题而产生的“高薪养廉”的热议。在当时的“青年领袖圆桌会议”上,著名央视主持人芮成钢问了姚明一个问题:扬州市委书记一年收入不到20万,而你一年收入可达四、五千万,同样付出那么多,收入为何差距那么大?

这个问题引发了"高薪养廉"的热议:高薪能够养廉吗?要多高的工资才能养廉?…….

其实,“高薪养廉”,在宋代就已经存在,宋代官员的工资高得让人咋舌。

具体来说,宋代官员的俸禄大体可分为“正俸”、“加俸”和“职田”三大类。

据《宋史·职官志》记载:宰相、枢密使一级的高官,每月俸钱三百千 (即三百贯),春、冬服各绫二十匹、绢三十匹、绵百两,禄粟月一百石;地方州县官员,大县(万户以上)县令每月二十千,小县县令每月十二千,禄粟月五至三十。增俸之外,还有各种补贴,这些福利补贴合起来蔚为壮观,比月薪高多了。

在这样的俸禄制度下,包公的工资是非常高的,完全没有必要再涉嫌贪污受贿的风险。

包拯身为“龙图阁大学士”和“开封府尹”两个职位,据《嘉佑禄令》记载:他任“龙图阁大学士”每年有1656贯钱、10匹绫、34匹绢、2匹罗及100两绵。再据《宋史·职官志》记载:他任“开封府尹”每月有30石粮食、20捆柴、40捆干草及1500贯公使钱。除外北宋朝廷分给他20顷土地,即2000亩,收取地租并且不用向朝廷纳粮。仅这三项加起来,包拯每年的收入换成钱总共是21878贯,按当时400文铜钱的购买力和现在250元人民币的购买力是相仿的话,那21878贯铜钱就合计1367万元。

看看包公如此之高的工资,他还有必要贪污受贿吗?

总之,包公的“包青天”这一世英名的得来,既有他本身的高尚品质,又有其独特的外部原因,是“内因+外因”共同铸就的结果。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