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以医者仁心呼唤“和谐医患”

 nizijun 2020-05-15

 许晓芳 

   据报道,此前被砍伤的北京朝阳医院眼科医生陶勇,于5月13日恢复出诊。今年1月,陶勇医生出诊时,被诊治过的患者崔某砍伤。这起恶性伤医事件引起社会高度关注,陶勇的救治情况也牵动人心。但谁也没想到,出院仅1个月,他回来了,这回是以医生的身份。陶勇用“内心平静又感动”形容了自己自受伤以来,第一天出诊的感受,“来找我看病的患者,不是拎着水果,就是带着鲜花。”

  看到陶勇医生重新回归工作岗位,很多网友纷纷表示祝福和感谢:“希望他今后被这个世界温柔以待。”“那个温柔的人又回来了,一定要守护好他。”从留言的字里行间中,我们读出了心疼、读出了钦佩,更读出了人们希望通过语言传递给陶勇医生最大的善意和力量。而网友们所传递的这种力量,何尝不是受到陶勇医生的豁达态度和医学信仰感染呢?

  作为一个有血有肉的人,在面对自己救治的患者向自己挥来的刀时,陶勇医生难道没有感到一分心寒、难道没有生出一丝恐惧?答案自然是否定的。伤后,陶勇也曾表示自己变得胆小了。但正如罗曼·罗兰所说,“世界上只有一种英雄主义,就是看清生活的真相之后,依然热爱生活”。在陶医生看来,虽然自己遇到劫难,但他也不想把自己埋在仇恨之中。如此“脆弱”的一面,让他的坚守更显难能可贵。

  医病医人,更要医心。过去的陶勇,是在手术台上操刀治疗眼疾的救死扶伤者,而今,他无法再重拾手术刀,但却以可贵人格树立起一个榜样,通过可敬言行疗愈着更多“医患之心”。可以看到,他心中关于“医学”的认识——“医学的作用一定程度上会带来人与人的平衡、人与自然的平衡、人与社会的平衡,只有这种平衡达到了,我们才有可能减少疾病”似乎正逐步照进现实。

  在医学信仰面前,陶勇医生选择了以德报怨。我们在感动之余,更应思考的是何以报德?要为薄弱的医患关系作出诊疗,开出“药方”,还得摸清病灶、拔除病根。在以法律手段保护医护人员人身安全的同时,像陶勇医生一样的仁心医者应该被更多人看到,让更多病患也能够听到医生的心声,理解医生的难处。如此,便能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医患之间的相互理解,有助于医患关系这一复杂课题得到妥善解决。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