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做生活的有心人,人人都能写出好故事

 天地一沙鸥zbyr 2020-05-15

前言

宁老师通过范文解析的方式,详细讲述了写作故事文的好处和灵感来源。

宁老师分享的范文及解析内容总字数达六万字,分享时间接近两个小时,可谓是干货满满。

做生活的有心人,人人都能写出好故事

一、写作的领域尽量宽广

宁老师此次分享主要是围绕故事文写作展开。但,这并不代表老师提倡只写故事文。宁老师认为,写作的领域不能太狭窄,否则容易遭遇写作的“瓶颈”。

长期只专注于一种类型或某一个领域内的文章写作,可能会让写作者有一种“被掏空”而无话可说的感觉。

因此,写作文章的类型也应相对丰富,故事文、观点文、小说、剧本这些都是宁老师擅长的写作类型。

就故事文本身来说,还可细分为不同的主题类型,比如,亲情、育儿、恋爱、婚姻、职场、生活感悟、励志等。

多多涉猎不同类型、不同主题的文章,可避免因长期写作同一种类型的文章而感觉力不从心。

从读者的角度来看,如果看到自己喜欢的作者每天都能写出不同风格的文章,想必也是一种惊喜。

我自己就不太喜欢持续几天写同一种风格的文章。不仅担心没有读者看,有时连自己都会觉得厌烦。

因此,不论从作者还是从读者角度考虑,在自己能力范围内多多尝试不同风格的写作很有必要。

做生活的有心人,人人都能写出好故事

二、多写故事文有哪些好处?

宁老师也指出,在多尝试不同类型写作风格的前提下,还应重点训练自己故事文写作的能力。故事文写作的好处至少有两点:

首先,故事文写作可以很好地锻炼写作者场景描写、人物刻画以及情节塑造能力。写作故事文可为创作小说和剧本打下扎实的基础。

其次,写好故事文对于观点文的写作也有帮助。观点文中经常需要使用“论据”来支持文章的观点,以使观点更容易被读者接受。

但,如何寻找到合适文章观点的“论据”呢?宁老师认为可以采用写作故事文的方式,编写一个生活中的小故事,来佐证文章的观点。

与使用大家都知道的名人案例相比,这种身边人的故事案例,更加接地气,也更容易引起读者的共鸣。

做生活的有心人,人人都能写出好故事

三、做生活的有心人,人人都能写出好故事

既然故事文的写作如此重要,那么如何写出让读者喜欢看的好故事,故事的灵感又从何而来呢?

宁老师告诉我们,做生活的有心人,多动脑、多琢磨,就不愁写不出好故事。宁老师教给了我们十六种故事文写作的灵感来源,可分为四大类:

一、对自己及周围人真实生活事件进行改编

自己和周围人的真实生活事件,是故事文写作最主要的灵感来源。我目前尝试的为数不多的故事文都是来源于自己、家人和朋友的亲身经历。

在对真实生活事件进行改编时,可根据情节需要,进行适当的虚构和修饰,增加故事的冲突感和趣味性。

此外,写真实改编的故事,应能写出“意义感”。即故事最好能给读者带来一些什么,比如快乐、启发、感动、励志、警戒、反思等,都算是故事的“意义”。

二、对其他来源的素材进行加工

其他来源素材的范围很广泛,包括:

1. 新闻和公益广告:比如,宁老师曾根据一篇车祸新闻报道,创作了《每一个路人都是我们的亲人》这个故事,来阐述尊重生命、拒绝酒驾的重要性。

2. 网络段子/微博帖子:网络上的段子通常比较新颖,带着些幽默、俏皮的味道,有的还富有内涵,非常适合改写成文章。

许多大V微博后都会有粉丝跟帖,甚至可能会有多达上百字的跟帖来讲述自己的故事,想要引起偶像的注意。这些故事也可以激发创作的灵感,加工后形成上千字的文章。

3. 网络或小品流行用语:比如,宁老师曾根据流行语“不差钱”创作了一篇《父亲就是“不差钱”》的故事文。

宁老师认为,用流行语作为故事灵感,会显得选题角度更加新颖。而且由于当时流行语的热度比较高,文章也更容易获得发表和读者的认同。

因此,当有新鲜的语言或词语出现时,一定要认真琢磨写写文章。

4. 他人微信签名、QQ签名:比如,宁老师曾根据自己的网友微信签名,创作了题为《群处守嘴,独处守心》的故事文。该文的标题正是这名网友的签名。

因此,我们应多关注好友的签名,其实里面隐藏着不少的金句和人生感悟,而不只是羡慕别人朋友圈里漂亮的照片。

5. 脑筋急转弯:比如,有个著名的脑筋急转弯叫做:青春痘长在哪里才不闹心?正确的答案是“长在别人的脸上,自己不闹心”。

宁老师据此创作了题为《青春痘长在别人脸上也应该闹心》的文章。该文旨在阐述生活中我们应该做一个热情、善良的人,多去帮助他人,这样的人也必然会得到生活对TA的回馈。

三、围绕某个观点和理念来讲故事

1. 自己的观点:比如,宁老师很赞同“亲戚朋友不能在一起很好地做事”这一观点。于是,他创作了《亲戚朋友来帮忙》这一故事,让读者在看故事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接受了他的理念。

编故事,不仅可以基于自己认同的观点,也可以阐述自己反对的观点。将这些观点和理念写成生动有趣的故事,更容易让读者接受。

2. 别人的观点或理念:我们在生活中可能会遇到,或听到一些先进的“理念”。这时,我们要及时编故事写出文章,把这种先进的“理念”传播给更多的读者。

3. 由生活事件触发的观点:生活中的一些小事也有可能触发自己的观点或感悟。比如,宁老师曾目睹一些大学生本身没什么钱,但吃饭和买东西却出手很大方的这种现象。

对此现象,宁老师的观点是:大学生要体谅父母的艰辛,不要盲目和他人进行攀比。因此,宁老师创作了《楼梯间里的父爱》来更好地阐述这一观点。

四、培养逆向思维,留意反常事件

在这里,宁老师鼓励我们要多反向思考,对反常事件仔细进行琢磨。

比如,我们常听到的一句话“你不用吓唬我,我不吃你这一套”,可以写成文章吗?

当然可以!用逆向思维进行思考,就会想到很多职场上优秀的人可能确实“不经吓”,他们通常做事非常谨慎。但这样的人工作很少出差错,也更容易赢得领导信任。

于是,宁老师在这句话的启发下,创作了《高人都是被吓大的》。

还有一种逆向思维,叫做把“负能量”转化为“正能量”。生活中,我们经常听到一些充满负能量的句子,但这些句子有时竟能引得很多人的认同。

比如,“认真你就输了”就是一句典型的负能量“金句”。宁老师据此进行逆向思考,创作了题为《认真你就赢了》的小故事。

通过这个故事,宁老师告诉我们:认真做人、认真工作,才能体现出人生价值。只有把人生价值体现出来了,你才算赢。

此外,有一些反常事件里也可能隐藏着“秘密”。俗话说,“事出反常必有妖”,我们要从这反常后面琢磨出道理,然后通过编故事来讲述领悟出来的道理。

除了宁老师分享的灵感之外,我认为自己也可多积累属于个人独有的经验。

就我个人而言,我觉得看书、听歌、讲儿童绘本这些都是很好的写作灵感来源。可能有一些未必能写成故事文,但一定会让自己有下笔写文的冲动。

正如宁老师所说,只要做生活中的有心人,便处处都是写作的灵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