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开料翡翠小课堂: 中缅古代贸易简史!

 道兰书局 2020-05-15

翡翠产自缅甸,大量开发使用在中国。要想研究翡翠的发展历史首先就应研究中缅贸易史,从商贸的历史、路线及各时期贸易内容上去分析研究,这样才能得出正确的认识。

在古代,沟通东西方经济交往、文化交流的大陆桥有两条一西北丝绸之路和西南丝绸之路。西北丝绸之路始于长安,经横断山北端,沿东西向走廊人波斯,抵达欧洲;西南丝绸之路是由天府之都顺横断山间南北走廊而下,在横断山南部西折,跨越深沟巨壑,途经缅印直通欧洲。两条古丝绸之路异曲同工、殊途同归,为东西方经济交往、文化交流,起到了巨大作用。
西南丝绸之路,在汉代被称为“蜀身毒道”即古蜀通往身毒(印度)的道路,其东起古蜀都,西至印度,是郡县相连、驿路相接的西南丝绸之路,据史学家考证“蜀身毒道”分为南、西两道,南道分为岷江道、五尺道,岷江道自成都沿岷江南下至宜宾,是李冰烧崖劈山所筑;五尺道是秦将常领所修筑,由宜宾至下关(大理),因所经地域山峦险隘,驿道不同于秦朝常制,仅宽五尺,故称为五尺道。南道由成都一宜宾-一昭通一曲靖一昆明一楚雄一大理一保山(永昌)一腾冲一古永一缅甸(掸国)一印度(身毒)。西道又称牦牛道,是司马相如沿古牦牛羌部南下故道修筑而成,即由成都一邛崃一芦山一泸沽一西昌一盐源一大姚一祥云一大理与南路汇合。

图 | 西南丝绸之路简图

2

中缅古代贸易简史


西南丝绸之路的分段性在西汉以前较明显,自汉王朝将势力扩展到滇西边境后,官道直达古滇越乘象之国(今腾冲境),经济文化交流在西南丝绸之路上较以前顺畅,汉朝在滇西设立了永昌郡(郡址在今保山),永昌郡不但是汉王朝统治西南部民众的政治文化中心,而且也成为了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的个大枢纽,南来北去的物品,多由此集散转运。《华阳国志.南中志.永昌郡》称永昌及所属县产物众多,其中有:“黄金、光珠、琥珀、翡翠、蚕桑、琉璃、蚌珠等”,其实这些均非永昌郡辖区所产,是东西方交易之物品,足见当时西域印度、缅甸的物产已大量流人永昌。
至唐代,中央王朝势力已不能直接控制滇地,在中央王朝与缅甸间出现了颇为强盛、存在长达数世纪的南诏政权,南诏不但将永昌郡纳入版图,还将势力扩大到缅北地城。至此,西南丝绸之路的转输中心不再是永昌,而转移至南诏之都大理。南诏王朝的建立,形成吐藩、南诏与唐朝三足鼎立的态势,时有战争发生,这一时期,蜀贾与印商的贸易虽受到限制,但仍通畅可达。
 从以上历史状况可看出,古代中缅贸易有着悠久的历史,并有如下特点:

(1)中缅贸易历史悠久,是西南丝绸之路的重要组成部分。

(2)西南丝绸古道的外来文化影响力较小及货物数量比较少。

(3)西南丝绸之路地域性较强,许多印度、缅甸的货物仅到了滇西或蜀地,极少数进人到中原地区。

(4)虽然在汉以前中原地区得到翡翠的机会较少,但西南丝绸之路为缅甸的翡翠进入中原提供了可能性及通道。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