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有了孩子,终于活成了自己讨厌的样子

 苍木先生 2020-05-15

做人,总是有些自己不喜欢或者抗拒的事情,然而,你越怕什么,就越难躲开什么。就如我们小时候,面对家长的唠叨和教训,心里总是反复对自己说“长大以后,我绝对不会像我爸妈那样,那么讨人厌”。

是呀,家长的唠叨很烦人,家长的教训很伤人。家长就不应该那样对孩子乱发脾气,不应该那样喜欢干涉孩子的选择,不应该那样专横霸道,不应该那样自以为是地为孩子好。

只是,随着孩子年龄的成长,学习、工作、结婚、生子,一开始也想尽最大的努力做一个开明和善的家长。只是,家庭的一地鸡毛,生活的一波三折,曾经认为会开明的孩子,渐渐变成了脾气不可控制的家长。

从细心呵护、无微不至的照顾,到忍让着心里对自己说“这是亲生的”,再到第一次歇斯底里的发脾气,然后控制不了脾气,才猛然发现,原来自己越来越像曾经认为的那个讨厌的家长模样。

不可否认,生活中有一些异常开明的家长,他们会给予孩子一定的空间,但是从呵护到歇斯底里,从天真到讨厌的家长模样,这样的事件中,许多人能看到自己的影子,感受到自己类似的经历。

其实,每个人的经历都有着类似,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好。曾经的父母,为了孩子,不得不严格管理,干涉一切,只是希望自己的孩子,不要走自己的老路,能够有更好的生活。

然而,孩子的天性是跳跃的,他们喜欢自由的空气,无拘无束的空间,他们讨厌父母的管束和干涉。因为他们没有父母的经历,不知道生活的真相,他们在自己幻想的空间认为天是蓝的。

随着孩子的成长,他们也变成了父母。经历的多了,他们也理解了当年父母的所作所为,然而人世一轮回,他们面对自己的孩子,就如当年父母面对他们一样,唠叨、管束、教训,这些曾经讨厌的方式成为他们教育孩子的法宝。

或许这些方式也不对,但是经历过、感受过,在没有更好的方式时,大多数人会选择曾经熟悉的方式,在继续进行一轮新轮回,期望曾经的逆反在此时能得到接受,愿曾经父母未完成和自己期待孩子完成的心愿。

这些曾经的孩子,如今的父母,他们不知道这些方式很让孩子讨厌吗?他们也是孩子,走过同样的人,他们知道讨厌,只是他们更希望孩子将来的路,能比自己走得顺畅,哪怕现在孩子不理解,憎恨自己,也在所不惜。

龙应台说:“所谓父母子女一场,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的目送他渐行渐远。”

是呀,雏鹰总要离开父母,走上自己的路。只是,父母怎能割舍呢,怎么会不担心呢,怎么会不为他的前程着想呢?只要能帮到孩子,再苦再累,再大的委屈,父母都能承受,哪怕为此付出一切。

在渐行渐远中,有些东西却在理解中越来越靠近。当自己变成了父母,曾经烙印在心里的父母形象,就跃然而出。岁月渐长,我们走过他们曾经走的路,也就慢慢理解他们曾经的作为,也慢慢越来越像他们了。

父母的唠叨,是因为他们担心我们不能自控,把青春宝贵的时间,耗费在没有意义的事情上面,他们在意我们的喜怒哀乐,关心我们生活的点点滴滴。而我们对自己的子女,与曾经的父母对我们是一样的。

父母的固执,是因为他们曾经吃过亏、上过当、受过苦,他们害怕我们也走上他们曾经走过的老路,害怕我们在人生路上受苦,他们不忍心,他们想要纠正我们。成为父母的我们,何尝不是同样对待自己的子女。

父母的脾气不好,是因为他们想要我们能过上更好的生活,然而他们拼尽全力也改变不了什么,他们的生活很苦很累,害怕我们在安逸中沉沦,得过且过。我们又何尝不是想拼尽全力,去为孩子创造一切可能。

世上没有不爱自己子女的父母,家长的辛苦,孩子小时候也许很难懂,当时他们长大了,成为自己孩子的父母,他们就懂得了父母曾经的苦,曾经毫无保留的付出。生活没有不辛苦的,为了孩子的父母,最是辛苦。

这世间能真正为你付出所有,甘之如饴不求回报的,除了父母,还有谁呢?所以,当你变成了曾经讨厌的样子,说明你已经为人父母了,已经懂得了人生和家庭,那就多爱一点孩子和父母吧。不管能做到多少,都会无愧于心的。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