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夏季心脑血管疾病高发,预防很关键!

 天庭WT 2020-05-15

随着夏季的到来,对于各种心脑血管患者来说,由于气温高,新陈代谢加快,心脏负荷加重,心率加快,人体出汗也多,血液易浓缩,导致血液黏稠度高,容易产生血栓、栓塞、动脉硬化斑块,从而诱发心脑血管疾病。那么,夏季有哪些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的方法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看一看!

及时补充水分

心脑血管疾病患者在夏季要经常补充水分,以补充血容量,降低血黏度,防止血栓形成。在感觉不到口渴的时候也要喝水。一般在早晨起床后、晚上睡觉前、下午3-5点钟非常有必要饮水。

清淡饮食

夏季吃太油腻、太咸会使血脂和血压升高,不利于心脑血管健康。多吃新鲜蔬菜、水果和豆制品,另外经常吃些瘦肉、鱼类,保证蛋白质摄入;要注意饮食卫生,少吃大排档里的食品,少喝冷饮,如果发生腹泻,会导致体内电解质紊乱,易诱发心脏不适。

避免室内外温差过大

在炎热的夏季,不少人都会长时间待在温度过低的空调房内,如果乍一出门到高温环境中,巨大的温差变化很容易导致血管急剧收缩或扩张,引起血液循环障碍,诱发心梗或脑梗。当天气闷热、空气湿度大时,室内可以开启空调,但温度不要过低,与室外的温差以5-8摄氏度为宜;另外,每隔几个小时要通风换气一次,以调节室内的温度和湿度。

勤动腿

可在早晨或傍晚气温不太高时,进行慢跑、打太极拳、练八段锦等运动,伸展筋骨,呼吸些新鲜空气,能够有效增强心肺功能,改善新陈代谢,缓解紧张情绪。但是,锻炼一定要避开最炎热的时间段,也不要做剧烈运动。做到适可而止,量力而行。

关注血糖变化

低血糖是糖尿病心脑血管预后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会增加心肌梗死患者的死亡率。人体的血糖变化与季节关系非常密切,夏季更易发生低血糖。由于夏季白天较长,睡眠较少、活动较多,人体热量消耗增加,血糖消耗增多;天气热,人们多食欲不振,糖类的摄入量减少,也易诱发低血糖。糖尿病人在夏季千万不可把血糖降得过低,否则很容易诱发心脑血管疾病。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