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战斗打响才发现情报有误,指挥员处变不惊,竟连胜11阵、立下大功

 江山携手 2020-05-15
大家好,我们的小霞运动新发现又来了,今天起我们一起来分享历史知识,也许你可以得到意想不到的收获哦。
在抗美援朝战争期间,一个志愿军连队曾遇上一个非常少见的情况:战斗正式打响之后,却发现原来的情报有误。面对这个始料未及的局面,指挥员处变不惊,竟一口气连克13个山头、连胜13阵,圆满完成了阻击任务,指挥员也因此荣立一等功。
那是在1951年5月中旬,抗美援朝战争进入第五次战役第二阶段,志愿军和人民军采取联合行动,对退守北汉江和昭阳江南岸的“联合国军”发起了猛攻。志愿军第27军81师242团8连接到的任务是攻打鸡鸣山。
8连连长名叫于喜田,1919年2月出生于山东栖霞县,1945年入伍。在此前的第一阶段战役中,他率全连攻打795.4高地,将守敌全部歼灭,打得非常出色。
这次接到营长下达的新任务,他马上赶回连部,与班排干部共同商讨作战方案。
鸡鸣山与敌人主阵地之间的距离约为20里,山背后有一条公路,可通往扬口重镇。越过这条公路,就是“联合国军”的主阵地。此处地理位置非常险要,易守难攻,可以说,只要拿下这座山,志愿军就能够直插敌方阵地。因此,这次战斗虽然只出动志愿军一个连来攻打,但它对于整个战局的发展都将产生非常重要的影响。正因为如此,于喜田才深深感到这一仗不好打,但必须打好。
于喜田经过与班排干部共同讨论, 制定了一个详尽的作战计划:于喜田亲自率领3排当晚向第一个山头发起快速进攻,拿下之后就把全连战斗人员分成两组,一组仍由于喜田带3排攻占第二个山头,另一组则由副连长黄仁德率1排突袭671高地。2排为预备队。  
入夜后,天上下起了小雨,全连从驻地出发,冒雨向鸡鸣山行进。道路既湿滑又崎岖,山峰又特别陡峭,行军非常不便。即便如此,全连指战员都备足了弹药,每组均配备一挺重机枪、四挺轻机枪,为的就是狠狠打击敌人,一举攻占鸡鸣山。
全连指战员手脚并用,艰难攀爬,经过奋力攀登,终于到达了第一个山头。守在山头上的敌军还没反应过来,就已经纷纷中弹,其余人四散而逃。于喜田顺利拿下第一个目标,旋即率3排战士向下一个山头进发。
不过,有一个情况还是于喜田没有预料到——当他打下第二个山头,向四周眺望时,却发现前方竟还有三座山。这不禁让他大惑不解:“莫非我们攻错了地方?”
好在此时副连长黄仁德及时赶到,告诉他:“之前侦察到的情况不准确,我们刚刚才搞清楚,这个山头离鸡鸣山的主峰距离还挺远。”
听到这句话,于喜田的眉头拧成了一个疙瘩。在这样的情况下,局面已经非常被动了,现在已不太可能再向营部报告,请求另派部队前来增援,因为时间已经根本来不及了。那么,面对这么棘手的情况,到底该怎么办呢?
于喜田处变不惊,当机立断:改变作战部署,继续前进,碰到敌军就狠狠地打!全连的目标仍然直指鸡鸣山主峰,一定要为主力部队扫清障碍、打开进攻通道!
下山之后,8连就按照新的作战计划,一路向前突进,遇山就攻,遇敌就打。面对这支气势如虹的部队,敌人根本招架不住,纷纷朝鸡鸣山方向溃逃。8连则在后面紧随追击,一口气竟拿下5座山头。此时志愿军指战员才发现,鸡鸣山四周山头环绕,与最初得到的情况果然有很大出入。
但打到这个份上,8连指战员已经没有任何退路了。在于喜田的带领下,全连将士势如破竹,连续攻克多个山头,终于在黎明时分来到了鸡鸣山主峰之下。于喜田作了一番战前动员,随即把全连战士分成两组,从东西两面向上夹攻。经过将近一个小时的激战,鸡鸣山主峰终于被志愿军将士拿下。
对于这个战略要地,敌军当然不甘心让志愿军轻易夺走,他们被打退后,经过一段时间休整,便集中炮火、重轻枪等重武器,对鸡鸣山发起了大举反击。双方一直激战至黄昏,伤亡都不小。
夜幕降临时,8连将士忽然发现敌方阵地没了动静,原来他们已经开始撤退了。这时候于喜田接到上级发来的指示:由于8连的连续攻击,牵制了敌军相当一部分兵力,使得我主力部队已顺利攻至敌军主阵地,并且截断了敌军多达4个师的行进路线。现在命令8连迅速撤离鸡鸣山,跟随大部队前进。
此次8连在于喜田带领下,连续战斗长达一天一夜,共计攻克敌军据守的11个座山头,将敌军先后9次反冲击全部打退,毙伤敌军共1000多名。
虽然战前情报有误,让8连指战员始料未及,但全连在于喜田的率领下临危不乱、处变不惊,英勇不屈,成功完成了牵扯敌方兵力的艰巨任务,为主力部队的最终胜利立下了大功。为此全连受到志愿军司令部的通报表彰,并授予于喜田一级战斗英雄的光荣称号,记一等功。
喜欢的小朋友一定要多多说说自己的意见,我们一起来讨论,分享自己的观点,说的不对的也要指出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