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湖北枣阳:三国蜀汉将领—胡济

 襄阳孙金福 2020-05-15

胡济,字伟度,生卒年不详,荆州义阳郡(治今湖北省枣阳市)人,三国时期蜀汉官员、将领。曾任蜀汉丞相诸葛亮手下主簿,数有良谏。后历任昭武中郎将,前将军,出督汉中,又转任镇西大将军,官至右骠骑将军,为蜀汉后期的重要将领。

     公元234年(建兴十二年),诸葛亮逝世,胡济被任命为中典军,并受封成阳亭侯。胡济与蜀汉重臣董允、费祎有一定交情,曾一起出游宴乐。后升为中监军、前将军等职。

  


   公元248年(延熙十一年),蜀汉镇北大将军、汉中都督王平逝世。蜀汉朝廷以胡济继王平为汉中都督,授予节符,遥领兖州刺史。此后又升任为镇西大将军。    公元256年(延熙十九年)春,蜀汉大将军姜维北伐曹魏,与时任镇西大将军的胡济约好在上邽会合,但胡济并没有领军赴约,使姜维最终在段谷被魏将邓艾大败。后胡济升任右骠骑将军。    

    公元258年(景耀元年),大将军姜维提出新的汉中防御策略,改变过去在各围戍内留重兵抵抗、御敌汉中之外的做法,设想放敌军入阳平关,汉军退守汉、乐二城,重兵把守重要关口,并置游军专门攻打敌军的薄弱环节,以拉长敌人补给线并疲惫敌军,逼敌撤退,在敌军退还时一起出击,以全歼来犯之敌。胡济于是与监军王含、护军蒋斌加入到姜维汉中诸围的部属,分驻于汉寿、乐城与汉城。此后关于胡济的记载不详。

  


胡济在小说《三国演义》中出场于第91116回,形象较历史上有所出入,为蜀汉一员战将。诸葛亮出师北伐,胡济以行参军、昭武中郎将的身份跟随北伐。大将军姜维起兵第六次北伐中原,以胡济为后部。蜀汉黄皓乱政时,姜维为了避祸屯田沓中,令胡济退守汉寿城。后曹魏大举进攻蜀汉,魏将钟会攻陷汉中,胡济抵敌不住,撤回成都求援。    

诸葛亮对胡济的评价:“昔初交州平,屡闻得失,后交元直,勤见启诲,前参事于幼宰,每言则尽,后从事于伟度,数有谏止;虽姿性鄙暗,不能悉纳,然与此四子终始好合,亦足以明其不疑于直言也。”胡济生世在《三国志》卷33394044,《华阳国志.卷七》和《诸葛亮集.卷一》中有载录。

老河口:孙金福编辑整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