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如何用思维导图提高工作效率

 逸香阁居士丽人 2020-05-15

日常工作中,我们经常会出现没有头绪、整天瞎忙、效率低下的情况。领导交待的任务,经常被其它事情打岔,做起事情来也是一会儿一个想法,各种繁琐的事情和想法耽误了很多的时间,恨不得自己有三头六臂。

今天给你介绍一个非常好用的工具:思维导图。

思维导图的作用很多,可以用于生活、工作、学习、写作等等,这里就教你,如何用思维导图,提高自己的工作效率。

什么是思维导图?

思维导图,英文是The Mind Map,创始人东尼·博赞(Tony Buzan)。思维导图又称脑图、心智地图、脑力激荡图、灵感触发图、概念地图、树状图、树枝图或思维地图,是一种利用图像式思考的辅助工具。是用一个中央关键词或想法,以辐射线形连接所有的代表字词、想法、任务或其它关联项目的图解方式。举个例子:

看了这幅图,你对思维导图是不是有一点概念了呢?

思维导图的作用

其实很多人并不会使用思维导图,也不知道有什么用。对于工作来说,它可以帮助你把每天、每周甚至每月的工作整理得井井有条。可以用于工作安排,每周的工作总结和计划,甚至是会议记录等等。很多人习惯用Word,Excel来做计划和总结,总是一条条去写,操作起来复杂、效率低。

就拿会议记录来说,我们都习惯于用Word去把会议上的发言一字一句的记下来,当然有的公司确实需要这样,但是当你记录完以后,你会发现,如果没有事先准备的发言稿,那么你这篇会议记录完全是乱的,后期还要你花大量的时间去整理。而有了思维导图,就完全不一样了。

前几天,我和我的领导对分公司的一个总经理做了一次访谈,我领导用Word对访谈内容进行记录,而我只是先拟了一个草稿。访谈结束后,他花了大量的时间去对内容进行整理,而我很快给他交了一个思维导图,内容还更加一目了然。我把我的思维导图草稿截图分享一下。

这个只是我的一个草稿,整理之后的正稿,这里就不发了。当我用这个方式去记录,不仅思路更清晰,而且也更方便记忆,就算日后要专门以此写一篇人物访谈,用这个思维导图,我也能轻松的写出来。

“进入你大脑的每一条信息-每一种感觉、记忆或是思想(包括每一个词汇、数字、代码、食物、香味、线条、色彩、图像、节拍、音符和纹路)都可以作为一个中心球体表现出来,从这个中心球体可以放射出几十、几百、几千、几百万只钩子。每只钩子代表一个联想,每个联想都有其自身无限多的连接及联系。你已经使用到的这些联系,可以被认为是你的记忆,你的数据库,或是你的图书馆。当你阅读这些词汇的时候,你可能始终会坚信不疑,即包含在思维之中并阅读着这些东西的就是一个数据处理系统,它比这个世界上所有最先进的计算机分析、储存能力加起来还要出色。”——东尼·博赞《思维导图》

思维导图在工作中的应用

在工作中,计划、总结、会议安排等等,都是可以利用思维导图来进行的。比如每天的工作安排,今天要做哪些事,这个事需要哪些人的配合,需要什么工具,统统都可以用一张思维导图清晰的画出来。又比如每周的工作总结和下周计划:

如果这些事情,你用Word,或者PPT去做的话,要做多久?光是想都要花费很多时间,再加上你还要把这些内容重复的去整理,工作量是很大的。思维导图是一个软件,不用你去画线条,不用你再去编辑复杂的文字、排版、整理。让你节省时间,思路清晰,更加一目了然。

思维导图怎么用

其实思维导图是一个非常好用的软件,已经帮你解决了凌乱的思维,你需要做的仅仅是把每一个项目的关键词做分类。

比如你今天要组织一场培训,那是不是有培训前、培训中、培训后,再细分人员是哪些,要准备的东西是哪些,每件事的责任人是谁?当你使用思维导图,你会发现,原来你需要写好几页的内容,思维导图只需要一张图就全部搞定。是不是让你的效率提高了呢?

思维导图的好处

重塑你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如果你习惯了思维导图,慢慢你会发现,你的逻辑思维能力改变了。比如工作中的某一个问题,你能很快发现这个问题的根源和解决办法。习惯思维导图后,当你要表达一件事情,你会发现你的表达逻辑更清晰,目标更明确,语言更简练。以前我在写工作汇报或总结时,习惯于用Excel、Word、PPT,当我的领导让我用思维导图后,我简直太惊喜了,原来需要一下午才能写完的周总结和计划,竟然十多分钟就完成。也是从那以后,我发现思维导图的好处,所以,现在什么事都喜欢用思维导图,工作安排、计划、会议记录,简直太方便了。

最后,提高工作效率的工具有很多,但是当你习惯了思维导图,你的工作效率和能力可以大大提高,升职加薪离你也就不远了。

关注我,十八年职场经验,助您排忧解难!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