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新耀州:走进耀州民俗博物馆

  清泉 2020-05-16
紧锣密鼓的建设了四年,耀州民俗博物馆终于建成了。这个位于小丘镇红岩村东南部偌大的农耕博览园成了千年农耕文明留在人们心中的美好记忆,成了人们思念家乡的一颗心,成了人们一缕悠悠的乡愁……
  走进农耕文化展示区,我们被眼前的农耕物件所惊呆,犁、耙、耱、碾、锨、锄、镢、刨、钐镰、车、蒱篮、簸箕、筛子、连枷、尖叉、风车、木叉、麦钩、推耙、纺车、织布机、斗……
  这些被农人摩挲过的农具给人无限想象空间:农人挥舞着鞭子驱赶黄牛在田野耕地,农妇在后边抛洒着肥料或点着籽种,小孩在田地里玩耍;烈日炎炎,麦子泛黄,农人健壮的胳膊把钐麦杆子抡个半月型,带穗的麦杆抛在后边长长的一溜;马路上,牛车拉着庄稼奔向村庄;麦场上牛拉碌碡,翻场起场,集麦秸,尖叉推着一座小山。夏日的黄昏,场畔边,核桃树下,妈妈摇着纺车,父亲耕地回来了,取下了肩上的木犁和牛背上的根头,坐在石凳上抽着旱烟,冬日里,在石磨上碾米碾辣子,那推着磨杆的姐姐哥哥和地上啄食的鸟儿……
  再往后走,这里是烧制陶瓷的烧窑,铁匠铺,木匠铺,令人震惊的是油榨大梁,几抱粗,数丈长。旁边堆放着大石块助压,榨出清亮亮的菜油,先前的老油房又似乎又出现在眼前……
  院中间,绿柏掩映下有石马槽,拴马桩,石礅,石狮等,现代人很少见过。石槽上面雕刻的花木禽兽,栩栩如生;风格各异,这不能不为古老的石匠手艺拍手叫绝。
  在展示场所转悠,这瞧瞧,那看看,这里是木制器具,那里又是二胡唢呐;这儿又有油印机和刻板,那儿又有文房四宝;这些藏品涉及广泛,是关中农耕文化的写照。
  杨维耀是这个民俗馆的创建者,一个企业的董事长,耀州区政协委员。他为了不让古老的农耕文明消失,便收集了这些器具。从最初一件两件,到后来的几十件上百件,再到几千件,终于建成了耀州农耕民俗博物馆,杨维耀胸怀宽广,还有许多规划正在逐步落实。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