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粮仓记忆|“粮印”——农耕文明的传统器物

 颍州西湖会老堂 2023-02-20 发布于安徽

农村麦收打场老照片

我市著名书法家黎国琛先生50年代遗留在行流镇粮仓墙面上的墨迹

  “粮印”,顾名思义就是一种特制印板,用来封盖粮仓原粮、粮堆五谷,以在粮食上留下防范盗取的清晰印记。

  粮印,源远流长,它是伴随着农耕文化应运而生的产物。在古代,大到朝廷的国家粮仓,各级官府的粮仓,小到粮坊米店和商号的粮库粮仓,在贮藏或临时堆放的粮食上面,加盖粮印用以防偷盗,并作为验信的凭证已成为一种常态。

  不同字体、材质和形状的粮印

  粮印的规制大小不一,通常长约30厘米,宽约10余厘米,厚约2厘米。材质多是就地取材,有用黄檀、枣木、桃木、梨木、榆木、松木、杉木等乡土木材;也有的粮坊大户为显示富有和气派,使用紫檀、黄花梨、老红木等珍贵木材制作的粮印。粮印正面用篆、隶、楷、行等不同字体刻有不同风格的文字;印文有雕刻家族姓氏的,还有雕刻吉祥文字的,如“丰、旺、富、裕、福、德、仁”等,也有雕刻成各种吉祥图案、花草纹饰的,有阴刻的也有阳刻的。为便于把握操作、悬挂和携带,粮印的背面往往加装有一个中间有穿孔的印钮。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农村实行人民公社时期,农村基层生产组织生产队为基层农业预算单位,粮食分配成为生产队预算和分配的最主要内容。民以食为天,粮食对社员群众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在粮食分配上的首要议题,就是确保每个社员家庭获得相应的基本口粮。

生产队的土圆仓和房式仓

     每个生产队均建有集体粮仓,选举产生大家所信任的人担任仓库保管员,并普遍使用传统的粮印,作为对粮食进行严格管护的一个重要措施。各生产队粮印所刻的文字通常是不一样的,相互之间的粮印也不能互相借用。  

  文革期间,粮印上的文字留下了时代的痕迹,有刻“公平”、“公正”、“民主”的,也有刻“斗私”、“无私”的,还有“呈祥”、“丰收”、“太平”的等词语。我市临泉县牛城乡民俗博物馆、阜南县新村镇天棚集民俗博物馆,都收藏有一枚刻着“公平”二字的粮印。笔者在颍东区正午乡大任村陈庄进行农村调查时,一位曾经当过生产队长的陈姓村民讲,当时生产队的储粮粮印也是“公平”两字。

  “公平”粮印之多,虽然让人感到千篇一律,却寄寓了广大社员群众的朴素感情,及对生产队干部的殷切寄托,希望他们不要辜负了百姓的信任,坚持走群众路线,在分粮、储粮等重大问题上出以公心,主持公道,坚持公平公正。 

 阜南县新村镇天棚民俗馆收藏刻有“公平”二字的粮印

  每年的午收、秋收等收获季节,场面上碾打、晾晒的粮食,午间或傍晚就要将粮食归笼堆垒起来,由生产队长、保管员、会计等人员在粮食堆上压盖粮印,这时粮堆表面便呈现出密密匝匝、若隐若现的立体或阴或的阳的文字。第二天当粮食要再次摊开晾晒前,盖印的三个人必须同时到场,仔细检验压盖的印模是否完整,以此来确保粮食数量的安全。粮食入仓后,为防范偷盗、监守自盗或私自挪用,仍要加盖粮印,一旦粮仓的粮食表面被盖满了粮印,未经多人验印,谁也没有权力动用一粒粮食。

  而对于红芋干、花生之类个头稍大的仓储物资,无法用粮印封存,这时掌管粮印的人往往会另辟蹊径,用石灰粉或柴禾灰洒在这些仓储物资上暗做记号,让人们只能眼巴巴地看着,也不敢轻易伸手。采取这种监管措施是当时农村惯用的做法,同时在群众雪亮的眼睛的注视下,也能起到较好的监督威慑作用,很少出现公家的粮食被个人侵占的事情,而农民也因此更加关心集体,处处维护集体的利益。

我市著名农民画家张鹏侣在遗留在行流镇粮仓内的壁画

  一枚小小的木质粮印,作为农耕文明的传统器物,留下了延续迄今的历史文化痕迹,反映了劳动人民的聪明智慧。我国改革开放后,随着落实分地到户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传统意义上的农村生产队解体,粮印也悄然退出了风光几千年的历史舞台。而今,经历过那个时代的中老年人多已将其逐渐淡忘,而后来出生的年轻人享受着改革开放带来的红利和幸福生活,对其更是一无所知。

  一枚小小的木制粮印,它不仅见证了农耕文明的进程和时代的变迁,也映照了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农村经济社会的大背景。当下,粮印已走进博物馆成为珍贵的民俗藏品。目睹粮印,既引发着人们对过去岁月的难忘记忆,也激励着人们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为创造更加美好的未来而努力奋斗。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