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毕加索与他的七位恋人

 泊木沐 2020-05-16

92年的人生当中,毕加索创作了无数的作品,经历了数个明显的风格转变,每次转变,都是一次自我突破,也带给世人新的艺术视野,当然,不同时期的作品在市场上也有不同的表现。我们不妨从毕加索几段主要感情开始,了解感情生活如何影响了他的创作风格,而不同时期的作品在市场上,又有什么样的定位与表现。

一、粉红时期与斐萳迪·奥立维

1904年,毕加索搬进巴黎蒙马特一幢名为“洗衣船”(Le Bateau-Lavoir)的老屋,并在此认识了斐萳迪·奥立维(Fernande Olivier,1881–1966)。奥立维成为毕加索的模特儿与情人,在爱情的滋润下,年轻的毕加索逐渐走出好友骤逝的伤痛,画风也从以贫穷、边缘人物为描绘对象而充满阴郁与孤独的蓝色时期,进入到轻柔浪漫的“粉红时期”(Rose Period),调色盘上多了暖色调的粉、橘与褐色,虽然还带有淡淡的哀伤,但更多的是人与人甚至人与动物之间温暖的情谊。1911年毕加索认识伊娃之后,与奥立维的浓情随之转淡。

粉红时期历时1905至1906两年,这时期的作品在艺术市场表现亮眼,其中最著名的当属创作于1905年的《拿烟斗的男孩》(Garçon à la pipe),这件作品在2004年5月纽约苏富比春拍中,以1亿417万美元的成交价成为当时最贵的艺术拍品。

左:毕加索与奥立维;下:粉红时期《拿烟斗的男孩》

二、隐身于立体主义的伊娃·葛矣尔

毕加索1911年在史坦因兄妹(Leo and Gertrude Stein)的住处遇见人称“伊娃”(Eva)的玛洁·昂伯特(MarcelleHumbert,又称EvaGouel,1885–1915),对她一见钟情。他们一起度过1912到1915年间的甜蜜生活,直到伊娃因肺结核病逝。此时毕加索和布拉克(Georges Braque)已经共同发展出影响美术进程甚巨的立体主义。毕加索的立体主义作品大多在美术馆收藏之列,市场上流通的作品不多,相对而言,并没有太多创高价的机会,但不表示这时期的重要性或艺术性逊于其它时期。

左:伊娃摄于1912年;下:《小提琴“亲爱的伊娃”》,1912。毕加索在画作上写下“Jolie Eva”的字样,表达对伊娃的爱意。德国斯图加特国家艺廊(Staatsgalerie)收藏

三、古典之美奥尔嘉·蔻克洛娃

1915年伊娃的过世让毕加索非常哀痛。来年,毕加索在罗马结识俄罗斯芭蕾舞伶奥尔嘉·蔻克洛娃(Olga Khokhlova,1891–1955),两人在1918年结婚,1921年他们的儿子保罗(Paolo)出生。毕加索在这段时间从立体主义的形式切割,转向艺术史上古典风格的研究,这时期毕加索笔下的人物深具量感,画面讲究平衡与稳定,题材上也经常纳入古典神话或寓意,到了1920年代,还融入了超现实主义的元素,有学者称之为他的“新古典主义”时期(Neoclassicism)。

毕加索新古典主义时期的画作在市面上流通极少,特别是油画作品,几乎都收藏于美术馆中。完整的油画作品,目前在拍卖会上约有500万美元以上的实力,但实在是数年难得一见,想拥有这样的作品,经济能力的考虑之外,机缘倒是更为难得。

左:毕加索与蔻克洛娃摄于1918;下:毕加索《扮丑角的保罗》

四、欢愉的爱情玛丽-泰瑞莎·华特

当1927年毕加索在巴黎街上向玛丽-泰瑞莎·华特(Marie-Thérèse Walter,1909–1977)搭讪时,这位金发少女年仅17岁。华特很快地成为毕加索的秘密情人,生活在毕加索为她准备的秘密住所。遇见华特,让毕加索得到爱情的滋润和庇护,由婚姻的痛苦中解脱,并且让快乐涌进他的创作中。

而约莫此时,毕加索再次渴望突破形式的桎梏,逐渐将人体从任何与自然的关联中释放出来,于是他挥别新古典主义,再次进入变形的领域。但不同于立体主义时期的棱角分明,此时期的作品有温柔的弧线与温暖和谐的色彩,特别是以华特为主角的作品,满是柔情蜜意,可说是毕加索艺术生涯中,最为感性的画作。

其中1932的作品更是魅力十足,只要出现在市场上,往往都创下高价。目前高踞全世界拍卖价格榜首的《裸体、绿叶和半身像》(Nude, Green Leaves and Bust),即是1932年的作品,2010年5月在纽约佳士得以1亿648万美元易主。在毕加索上拍的前十高价作品中,创作于同一年、以华特为主角的作品还有《梦》(Le Rêve,目前为美国赌场与房地产大亨韦恩(Steve Wynn)的收藏)、《黑色扶手椅上的裸体》(Nu au fauteuil noir)与《休憩》(Le repos)。此系列的佳作,市场价格都有数千万美元的水平。

左:华特摄于1932年;下:《裸体、绿叶和半身像》(1932).

五、怪诞与冲突多拉·玛尔

相较于华特的青春健美与温顺安详,多拉·玛尔(Dora Maar,1907–1997)聪慧而情绪起伏大,是另一种类型的女子。遇见玛尔之后,毕加索的变形手法更趋于怪诞,而欧洲接连的战事,包括1939年爆发的二次大战,也冲击着艺术家的心灵。此时期毕加索的作品有着尖锐的情绪张力,暴烈而激动,例如《格尔尼卡》就充满了惊心的暴力与恐惧。1937到1944年间,毕加索创作了许多玛尔的肖像,相对于华特的甜美形象,玛尔在毕加索画笔下最著名的典型是“哭泣的女人”,例如现藏于伦敦泰德美术馆的《哭泣的女人》(La Femme qui pleure)—情绪紧绷、不安,斗大的泪滴从滑落脸庞。当1943年芳丝华·吉洛(Françoise Gilot,1921–)出现在毕加索的感情世界之后,玛尔因无法忍受而精神崩溃。

毕加索这个时期的作品在市场上较为常见,而以玛尔为主角的画作可说是经典之一,其中最高价的是2006年5月由纽约苏富比拍出的《椅子上的多拉·玛尔》(Dora Maar au chat),当时的成交价为9520万美元,名列毕加索上拍作品中第四高价。除了这件特别精彩的画作,一般而言,市场上以玛尔为主角的作品,价格最高也在1000多万美元左右。

左:玛尔,由毕加索摄于1936年;下:2006年5月纽约苏富比拍出的《椅子上的多拉·玛尔》

六、退隐生活与儿童芳丝华·吉洛

1943年,62岁的毕加索与21岁的吉洛相遇于德军占领中的巴黎。吉洛出身富有家庭,认识毕加索时正在修习文学和法律,但不放弃绘画的她,立志成为画家。吉洛与毕加索不久坠入爱河,并育有儿子克劳德(Claude)与女儿帕洛玛(Paloma)。

战后毕加索带着吉洛与一双儿女搬到南法一个古老的制陶中心瓦洛希(Vallauris),名为“LaGalloise”的庄园,逐渐从巴黎隐退,创作上进入沉潜期,并且花很多时间做陶。1952年,吉洛与毕加索的感情逐渐转淡,来年趋于恶化,吉洛离开了毕加索,她是唯一主动选择离开毕加索的女人。

毕加索这时期的创作基本上延续怪诞变型风格,但相较之下没有那么暴烈,也由于克劳德与帕洛玛的诞生,出现了不少以儿童与玩具为构思的作品,纯真而温馨。就市场而言,这段时间的作品并不像与华特或玛尔相恋时的创作般形成一个明显的主题系列,简单的小画价格多在数十万美元之间,较为精彩完整的油画创作,拍卖行情可达300至400万美元。

左:毕加索、吉洛与他们的儿子克劳德,摄于1952年前后;下:毕加索《玩卡车的小孩》,130×96.5

七、晚年伴侣杰奎琳·洛克

毕加索在1952年遇见同样喜爱陶艺的杰奎琳·洛克(Jacqueline Roque,1926–1986),1953年进一步深交,妻子蔻克洛娃过世之后,毕加索和洛克于1961年结婚。洛克陪伴毕加索直到他1973年过世,并在之后管理其遗产,包括他留下的作品。1986年,洛克因不堪孤寂而自杀。虽然洛克从来不当他的模特儿,毕加索依然可以从他的脑海中捕捉洛克的形象,他为洛克画了许多画像,更多是画自己与洛克之间浓烈的激情─老男人与黑发女子激烈地拥吻,两人常常是裸身的。毕加索也创作许多描绘画家与模特儿的画作,斗牛,特别是斗牛士,也是此时期的重要主题。

近来由于早期作品愈来愈难以寻觅,晚期作品的价格有上升的趋势,精彩的大作,拍卖价可达千万美元。近年快速崛起的中国藏家,也纷纷锁定毕加索的大作,毕加索的收藏热,已经吹向亚洲。而借着这次众多毕加索作品于历史博物馆的展出,我们不妨细细品味这位现代艺术大师的艺术精神、了解各个时期的风格转折。毕竟,无论外在的名声或售价如何,认识艺术本质,还是要从认识艺术品本身开始。

左:毕加索与洛克,1957年摄于家中;下:毕加索,《拥抱》,146×114 cm。(©Success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